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抽油机电机无功补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根据油区用电负荷的分类,分析了抽油机负荷、抽油机电机运行及中原油田油区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措施,通过实施,达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2.
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无功补偿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提高油区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文中根据油区用电负荷的分类 ,分析了抽油机负荷的特点、抽油机电机运行的特性及中原油田油区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喜云  张超 《电气时代》2001,(5):29-29,32
1.概述 目前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采用的是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35/0.4kV)和低压配电装置设在计量站,再由计量站经低压电缆辐射配电至抽油机电动机。为提高油区低压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系统的功率损耗,一般在计量站变压器的低压侧都安装了自动无功补偿装置,且补偿容量按功率因数进行调节,并利用交流接触器进行分级投切电容。而油区的用电负荷主要是抽油机。根据实际测试及理论分析,抽油机负荷是一种依抽油机的冲程为周期连续变化的周期性负荷,也就是说在  相似文献   

4.
一、抽油机负荷的特点 在油田的后期原油生产中,机械采油是生产原油的主要手段,同时机械采油的电力消耗也是主要的能耗之一。就中原油田而言,目前油区抽油机负荷约占生产用电负荷的70%以上。而这类负荷是一种依抽油机的冲程为周期性连续变化的负荷,即在一个周期内,每时每刻负荷的大小是不同的。通常拖动抽油机转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电网除供给一定的有功功率外,还要供给一定量的无功功率,这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中原油田油区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由于油区负荷的特殊性 ,补偿装置不宜采用按功率因数的高低进行投切电容 ,而应以无功电流进行投切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最佳补偿状态。通过现场应用 ,效果较好 ,达到了节能降耗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中原油田油区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由于油区负荷的特殊性,补偿装置不宜采用按功率因数的高低进行投切电容,而应以无功电流进行投切,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最佳补偿状态.通过现场应用,效果较好,达到了节能降耗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郝新领 《大众用电》2004,20(6):37-38
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绝大部分采用的是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35/0.4kV)和低压配电装置设在计量站,再由计量站经低压电缆辐射配电至抽油电机等。随着油田的开发,35kV直配线路的负荷不断增大、供电半径不断加大、分支线路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绝大部分采用的是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35/0.4kV)和低压配电装置设在计量站,再由计量站经低压电缆辐射配电至抽油机电动机。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35kV直配线路的负荷不断增大、长度不断加长、分支线路不断增多,造成线路的结构愈来愈复杂,再加上窃电现象严重,因此线路故障频繁。  相似文献   

9.
0 概 述 目前,河南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采用的是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35/0.4kV)和低压配电装置设在计量站内,再由计量站经低压电缆辐射配电至抽油电动机。为提高油区低压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系统的功率损耗,一般在计  相似文献   

10.
抽油机负载特性及其功率因数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油田现场实地测量数据的详细分析得到了游梁式抽油机异步电动机的负载特性、功率因数等曲线 ,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说明。最后结合中原油田进行无功补偿的实例 ,给出了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技术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游梁抽油机的负载特性,介绍了开关磁阻电机(SRM)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于抽油机电机的特点和优势,并分析探讨了SRM的控制结构及应用于抽油机系统的控制策略。基于模拟抽油机负荷特性建立的SRM试验平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RM应用于抽油机有很高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SRM本身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控制灵活、调速性能好、运行效率高、温升低等优点,将其应用于抽油机系统有其独特的先天优势,能提高整个抽油机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应用于新疆油田采油厂现场的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2.
抽油机是油田生产中的主要设备,一般抽油机的电动机功率都超过实际负载功率,即留有较大余量,在运行中处于大功率带小负载的情况。电动机在抽油机上行时处于有功工作状态,下行时处于发电状态,平均有功功率较低,造成很大浪费。主要对抽油机用新型智能节电器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抽油机的负荷特点,分析了10种常见的节能方案,为用户在选择油田抽油机时,可按生产的需要、经济实力大小、工艺参数变化、技术力量状况等进行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14.
抽油机在工作时,每台电机的实际负载都是不相同的,如何根据工作过程中抽油机的实际负载来调整电机的实际输入电压对提高抽油机的效率有着明显的提升。本文采用了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对电机实际输入电压进行预测,讨论了神经网络预测算法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对神经网络预测算法获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神经网络预测算法能够对电机最佳工作电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火电厂全厂负荷优化分配及其控制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全厂负荷经济分配的基础上,引入变负荷成本的概念,提出了解决AGC频繁变负荷情况下全厂负荷优化分配及控制的策略,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全厂负荷优化控制系统能根据电网负荷指令调节全厂负荷,及时满足电网要求,保证机组运行在允许的负荷范围内和安全的工况下,合理地调配各台机组的负荷调节任务,降低机组的负荷调节频度,提高机组的稳定性,延长主、辅机组设备的寿命,经济分配各台机组的负荷,降低全厂的供电煤耗。  相似文献   

16.
赵国栋 《青海电力》2010,29(4):37-39
火电厂凝汽式机组循环水系统优化运行是提高机组经济运行的重要途径。由于机组循环泵大部分是定速运行,机组运行最佳真空确定后,无法实现最佳的循环水量调节。但可根据机组负荷、循环水温情况,通过对循环水泵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循环水量尽可能接近最佳循环水量,从而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文章通过对桥二厂1~4号机组循环水系统设备及运行方式、计算对比,确定出循环水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最佳起泵调节点,为运行人员操作提供了循环水系统优化运行方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内电力市场现状,建立了火电机组负荷分配优化的模型.对比分析了机组负荷分配优化不同算法的优缺点,具有全局寻优能力的混沌算法最适合火电机组负荷分配优化的求解,并开发了机组负荷分配优化系统软件,对降低火电厂总煤耗,提高供电品质,实现火电厂机组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修改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成本分布通用矩阵模型,建立了抽凝机组成本分布通用矩阵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热电成本分摊。对某300 MW单抽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其他几种分摊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以往的热电分摊方法相比,本方法采用的矩阵形式简单方便,以系统工程的观点来追踪能量生产过程以及成本形成过程,能够反映热电厂真实的热、电成本。另外,还定量分析了某300 MW双抽机组在不同抽汽工况下的热、电成本。结果表明,该机组在有抽汽的工况下的发电燃料成本比纯凝汽工况下的成本低大约0.03~0.04元/kW·h左右。随着工业抽汽量或采暖抽汽量的增加,该机组的发电、供热及工业抽汽的燃料成本均降低。  相似文献   

19.
双轴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要实现良好的负荷响应速度和较好的调峰能力需要设计和投入整套机组负荷协调控制,完成对燃机和汽机所承担负荷的合理分配,完成对余热锅炉主汽压力的监视和控制,实现机组AGC和一次调频功能。针对上述需求,提出采用以基本比例为基础,引入PID算法进行辅助修正的负荷分配方案,完成对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的协调控制。AGC功能基于负荷分配回路,实现网调对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的直接控制。针对燃机负荷响应快速的特点,设计由燃机单一承担联合机组的一次调频任务。郑常庄电厂机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控制功能要求,满足整套联合循环机组快速升降负荷的需要。本控制策略逻辑清晰,可控性强,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适用于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抽油机变频器开发防晃电停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能有效预防变频器因晃电时电压降低而停机的晃电监测装置和变频器再启动控制系统,晃电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抽油机电气柜电源进线电压,发生晃电时重新启动变频器,使抽油机保持连续性运行,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劳动量。该方案可用于多种类型抽油机变频器的防晃电控制,也可以通过检测装置的继电器控制抽油机工频状态下启动,该系统硬件设计灵活,可扩展性强,实现高标准化设计,方便推广,有效地解决了抽油机在晃电发生时的停机问题,提高了抽油机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