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与建筑     
1956年以后.日本就有了两个金阁寺.一个是文学的.一个是建筑的。文学的一个是三岛由纪夫小说《金阁寺》,根据原来独一无二的古金阁寺被一和尚烧毁的真实故事写就的。建筑的一个是在原址上重建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新金阁寺。  相似文献   

2.
室内没计是一种创作,从某种角度上说与作家写小说、画家作画有相同之处。但是,室内设计的创作受到不少限制,诸如已有建筑空间条件、业主的要求以及使用的各种材料、设备的技术情况等的限制,这又与作家和画家的创作极不相同了。室内设计师都应经过严格的训练,既能理解原建筑设计者的意图,使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脉相承;又能在各种条件限制下满足使用、美化要求,对建筑空间进行再创造。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室内设计师是很不容易的事。 一名设计师总会希望在设计时,能  相似文献   

3.
他是世界首肯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的创立人。在他眼里,一幢建筑是否环保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否做到功能多样化。他毫不掩饰对国家大剧院、三号航站楼等知名建筑的批评态度。他不能理解许多中国新建筑总是以西方建筑为参考模本。他直言,中国的建筑师们似乎忘了中国拥有5000年的建筑历史,“许多建筑与自然结合得很好,为什么他们不多去找找这方面的案例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与诗歌的关系,抑或推而广之,建筑与文学的关系可谓渊源流长。这种关系通常是表现为四种形态:其一是古代建筑艺术为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二乃大量的传统建筑凭藉楹联、匾额等文学形式的点染而得到意境的升华;三为历史上不少建筑名胜,往往由于文学名篇的描绘而得以增辉扬名;其四,自近代建筑师成为一独立职业之后,一批饶有文学情_的建筑家亦兼作“票友”,或吟诗以自娱,或写散文、小说陶情寄志,尽管这些习作未必能自成一家,但优秀建筑师因富有文学素养而促使其建筑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则是毋庸置疑的。为此…  相似文献   

5.
漫话天花板     
提起刘心武,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知道刘心武精于小说、随笔和红学的人不少,但知道他是个建筑评论家的人却是不多。事实上刘心武写建筑评论已有多年,在建筑界可谓名声赫赫,他把自己的见解和许多市民的诉求变成生动的理性文本,在百姓和建筑家之间架起了桥梁。《漫话天花板》一文就是如此,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欣赏。[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该项目建在著名的康尼岛散步道(Coney Island Boardwalk)旁,毗邻康尼岛游乐公园,坐落在纽约水族大世界内。原来的水族馆具备多种展出空间,出展的历史已超过50年,其内容的丰富多样足以和一个小型世界博览会相媲美。该项目表达了它自己的设计宗旨--既要作为附加建筑,也要也为这个综合建筑的另一个焦点。新水族馆增加了另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作为许多空间序列中的不和谐因素的同时,强调整体的空间体验。而且场地规划的目标是让新水族馆与周围的建筑建立完美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转化”——英文译为“Transformation”。 记得七八年前,美国西海岸著名建筑师Rotanti来南京访问,他很希望与我合作做一个工程设计。Rotanti的风格是典型的现代建筑形式,建筑空间丰富,灵活可变。他对佛教也颇感兴趣,我就介绍他到苏州西园寺庙做一幢藏经楼。他带回去指导学生做,一年后方案寄给我,但不很理想,毕竟他不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真谛。可创设当地的小住宅,一生方形绿地的转角,建筑是现代的,精美得体。  相似文献   

8.
直岛是一座日本内海中的小岛.建筑选址在岛南端一处狭长海岬的山崖上.可以俯瞰下面的海滩和平静的海面.博物馆建馆的初衷是为了接待乘船直达此地的游人.走过一个码头,游人可以看到阶梯状的广场,其功能类似博物馆的入口.广场下面是博物馆的地下加建部分,而广场地上还可以作为露天演出的舞台.攀上广场的阶梯,映入眼帘的是主博物馆的砾石墙体.因为有一个景色宜人的国家公园围绕着建筑,为了不破坏周围的景致,博物馆的大部分体量均在地下.参观者沿余坡拾阶而上,通过主楼入口,进入画廊,画廊是个两层高,长50m宽8m的地下建筑.酒店、画廊和阶梯状的露台全都面向海洋.平静海面上来往的船只以及夕阳的余辉,所有这些美景都可以因借到内部。一条蜿蜒的道路环绕着博物馆建筑群,路上偶尔会看到广场,在这些地方也可以看到海景。与其他博物馆的户外雕塑作品不同。这个建筑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像一件大地艺术品一样,创造出了新景观。  相似文献   

9.
马琪 《南方建筑》2000,(4):47-49
贝聿名铭是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建筑大师,其建筑设计的原则与技术无与伦比,如美国国家艺廊东厢,卢佛宫扩建工程等这些大家所熟知的建筑。对形式、空间、建材的独到见解与施工技术的精益求精。他对多种视觉艺术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仅与艺术家以各自的作品成功地结合起来,而且又以一个建筑家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使建筑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在众多的当代建筑大师中,建筑具有雕塑性,贝聿铭是非常突出的一位。贝聿铭对建筑空间与形式有着精深的理解,他认为:“空间与形式的关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科学的本质。”在贝聿铭设计的众多建筑中,贝聿铭对空间与…  相似文献   

10.
张翠娇  梁雪 《新建筑》2012,(2):84-88
阿尔瓦罗·西扎是一个注重建筑体验的建筑师,漫步在他设计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内部的漫步路径与建筑的表现形态、周边的景观都有很大关系.通过解析他近年完成的三个作品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了解西扎在建筑设计中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1.
吕强 《城市建筑》2014,(28):50-55
意大利建筑师奈尔维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一书中,这样描述 “几年来,我曾想从两个角度来研究古代和现代的建筑作品:一是按建筑专业工作者对建筑方法的种种问题能够理解、评价和鉴赏的观点;一是以一个非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建筑——只考虑建筑的艺术方面,并以观赏一件艺术品的自由精神来寻求建筑美的感受. “这种双重的研究使我得出结论认为:一个技术上完善的作品,有可能在艺术上效果甚差,但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却没有一个从美学观点上公认的杰作而在技术上却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品.看来,良好的技术对于良好的建筑来说,虽不是充分的,但却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设计》2015,(6):146-149
游艇俱乐部及其周围的三座高层建筑成为海螺岛南部的标志性建筑.整个建筑群像一艘帆船漂在海上,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参照点,他们赋予城市不同的特征.标志性建筑周围衬托着相对简单,安静的其他建筑,在他们中间不乏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秦皇岛海螺岛项目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有吸引力和创造力的地域.这种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建筑线条的与众不同,更体现在通过空间设计而带来高品质的生活感受.  相似文献   

13.
保罗.波多盖希建筑的传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舟 《世界建筑》2000,(12):20-22
保罗.波多盖希是意大利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杰出在于他不仅仅是一个长于初中的开业建筑师,而且是一位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史学家。或许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历史融入他的建筑创作,使历史真正成为建筑创作的源泉,这种创作使他的作品成为意大利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在他的作品中,传统性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陈利伟 《河南建材》2021,(5):141-142
海南黎族船型屋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至今保存完整的一种茅特色茅草建筑.古老传统的黎族船型屋建筑已不能满足当代生活需求,在我国大力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黎族船型屋建筑形态以其独特、独有的建筑形式应用在村寨建设中,不仅保护了传统建筑文化,还将黎族特色文化传递给全世界,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增光添瓦,打造成为国际岛独有的建筑名片.  相似文献   

15.
索沃广场     
索沃广场是阿布扎比AI Maryah岛(旧称索沃岛)总体规划中的首个开发项目,也是该岛开发的核心。该乌主要的城市公共空间位于岛屿的南部,建于一座双层零售中心之上,是索沃广场建筑综合体的景观背景。AI Maryah岛总体规划还包括即将建设的一座五星级酒店、几座酒店式公寓,并在广场附近增建几座综合性商业建筑。为了使这些即将开发的项目融入岛上原有的景观,设计师对公共空间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零售中心的屋顶被设计成一个大型广场,并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  相似文献   

16.
李华 《新建筑》2010,(4):57-57
汪原对2009中国建筑大事记总结的10个关键词,实际上涉及的是10个方面的主题。从第一个“迷茫”提出了学科自制和学科边界的问题,到最后一个,“回归”建筑教育上,在我看来,围绕着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建筑学学科自身的构建,包括它的职业化;第二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概念,对建筑意味着什么,更准确地说,对中国建筑界和中国建筑师意味着什么?与“中国”概念紧密相关的,是经常被视为他者的“西方”。如果说第二个问题是以“本土”为出发点的话,那么第三个问题可以称为“碰撞”——在急切地引入外来的建筑师、建筑作品、建筑思想、建筑理论的同时,又伴随着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焦虑与困惑。这三个问题相互交织,其核心是第一问题,即在当代中国,建筑能构建什么?它自身的定位、知识结构的组织、职业规范及活动的领域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王昀 《华中建筑》2001,19(6):19-20
在希腊的桑托林岛上有一个叫里尔的村落,它位于岛北端面向内海的绝壁上。丰富的建筑色彩,绝妙地建筑体块组合,使整个村落充满着诗意(图1)。  相似文献   

18.
一直到1980年代,使教堂建筑世俗化的努力,使得教堂建筑放弃了自身的主导地位,而和原有的普通建筑结合,建成多功能教区中心,这使许多教堂不再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今天,我们看到一种力求恢复教堂神圣感的反向潮流.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教堂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工程.尽管这是一栋“单纯”的教堂,它的外形一点都不符合这类建筑的特点:它犹如一个玻璃盒,或是一个飞机库,特别是它那巨大的大门.神圣气氛主要在教堂内营造,并通过光线的照射来强化.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屋中屋”的结构.外部是玻璃幕墙,建筑的透明度从大门到圣坛后墙逐渐递减.大门由432块蓝色玻璃格窗组成刻有圣约翰所描绘的耶稣受难文字,采用怀旧的楔形字体书写.内室由木板条围成,并通过回廊分割.木板条交错布局的方式使更强的光线射到圣坛上.  相似文献   

19.
建筑艺术与艺术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听到“建筑呼唤艺术”的说法。告诉我这一说法的人士长期在北京居住、工作,他说不止他一个人持那样的诉求。显然,这与他们对北京城市迅猛增加的新建筑不甚满意有关。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的城市建筑就越来越注意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和谐。北京也不例外。那么,为什么像这位人士以及他的朋友们仍会有这样的呼唤?值得认真地分析一下。认为城市新建筑“缺艺术钙质”,一个原因是这些人士没有仔细考察所有的城市新建筑,他们有点“远远地大略一望”就发出感慨的劲头。以北京为例,近些年其实已出现了一些不仅功能性很好,艺术上也相当成…  相似文献   

20.
薛恩伦 《世界建筑》2001,(11):78-79
后现代建设曾经在20世纪后期流行一时,对后现代建筑的理解始终有分歧,后现代主义在其他学术领域的含义与建筑界也有所不同,进入新世纪有必要对这个不确定的,含混的术语重新进行分析,R.文丘里被认为是后现代建筑的重要理论家,富兰克林纪念馆是他的重要代表作,深入研究这个作品有助于我们从深层次理解后现代建筑的含义,富兰克林纪念馆可以作为后现场建筑或现代建筑的进而程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