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日常检测工作快捷准确性的需求,此文提供了一种再生纤维/氨纶/聚酯纤维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新方法。首先采用20%HCl(90℃,20min)法先溶解再生纤维,然后用80%硫酸溶解氨纶,最终完成再生纤维/氨纶/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此方法与传统的N,N-二甲基甲酰胺(95℃,20min)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不使用有机试剂、对纤维几乎无损失等优点,经过反复对比试验论证,本方法适用于日常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前现有的检测标准对棉氨纶织物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手工拆分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法,但手工拆分法耗时长,效率低,二甲基甲酰胺法对深色织物氨纶定量分析结果偏大。文中采用20.00%盐酸法对棉氨织物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了20.00%盐酸法与二甲基甲酰胺法的准确性,并通过计算20.00%盐酸法对纯氨纶纤维定量分析的修正系数优化20.00%盐酸法,测试优化后20.00%盐酸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20.00%盐酸法对棉氨织物中氨纶定量分析中氨纶的绝对偏差最大为0.39%,完全符合标准中规定定量的置信区间(1.00%以内);20.00%盐酸法有效地避免了手工拆分法和二甲基甲酰胺法的局限性,对棉氨织物实现准确、快速检测,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前言在混纺织物中聚丙烯腈和变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定量分析,常常是用加热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短暂处理,通过有选择的溶解那些纤维而达到的。这类混纺织物为:聚丙烯腈/羊毛(90—95℃10分钟),聚丙烯腈/棉(5分钟煮沸)以及聚丙烯腈/丝、棉、聚酰胺、聚酯、粘胶(100℃1小时)。DMF或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用作聚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定量方法有两种,40℃(2.5 h)甲酸-氯化锌法费时费力,而70℃(20 min)甲酸-氯化锌法对棉的损伤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使用70℃(10 min)甲酸-氯化锌法,测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含量在FZ/T 01053—2007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可满足检测需求;耗时短,结果稳定性良好,检验效率高;对于浅色样品的含量分析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深色样品应采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褪色预处理。  相似文献   

5.
对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染整前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出酶氧练漂-浴法的较佳工艺为:酶3 g/L,双氧水5 g/L,pH=8,80℃练漂5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处理的织物,失重率为1.9%、顶破强力为348.4 N、白度为75.6、毛效为9.1 cm/30 min.既节约了成本,又保持了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白度和润湿性能,且使失重不会太大,织物采用酶氧练漂-浴法处理比碱氧练漂-浴法处理更环保,且对织物的损伤小.  相似文献   

6.
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环己酮、丙酮、四氢呋喃(THF)和乙酸乙酯5种常见的溶解试剂,对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及聚氯乙烯类涂层织物进行处理,分析这几种涂层的溶解性能,并深入说明这几种溶剂对织物基布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DMF对聚氨酯类涂层去除效果最好,环己酮对聚丙烯酸酯类涂层去除效果好,THF对聚氯乙烯类涂层去除效果好。在处理过程中,这几种溶剂对常见的纯棉、涤纶、涤棉混纺及锦纶织物基布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现有腈纶混纺织物化学溶解法试剂毒性大、反应时间长等缺点,研究采用γ 丁内酯作为腈纶与棉、羊毛、黏纤、莱赛尔纤维、涤纶、锦纶等二组分混纺织物的定量化学分析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γ丁内酯对腈纶与棉、羊毛、黏纤、莱赛尔纤维、涤纶、锦纶等二组分混纺织物进行化学定量分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40℃、时间15 min,此时腈纶...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棉混纺织物一浴法染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活性染料染甲壳素/棉混纺织物存在棉上染率低、色浅、混纺织物同色性差的缺点.采用阳离子醚化剂预处理混纺织物对染色织物表观色深K/S值、色度指标L^*、α^*、b^*及耐水洗色牢度的比较,得到了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阳离子化试剂50g/L,氢氧化钠15g/L,60℃处理40min,研究结果表明:甲壳素/棉混纺织物经阳离子化预处理后,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均得到了较好的染色深度和匀染性,并且混纺织物的抗菌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20%盐酸法、75%甲酸法、丙酮法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对醋酯纤维和氨纶的混纺织物进行化学溶解法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0%盐酸在70℃条件下溶解30 min的方法检测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且相比现行标准中的75%甲酸法、丙酮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测试效率高、试剂无毒环保,建议在检测试验中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卫生纺织品的需求,苎麻的防污整理应运而生。实验部分选用维多三防整理剂并以苎麻/棉混纺织物进行相应的对比,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苎麻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维多三防试剂质量浓度65 g/L,溶液pH值3,浴比1∶30,浸渍温度25℃、时间50 min,预烘温度80℃、时间5 min,焙烘温度165℃、时间1 min。苎麻/棉混纺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维多三防试剂质量浓度75 g/L,溶液pH值4,浴比1∶30,浸渍温度25℃、时间50 min,预烘温度80℃、时间5 min,焙烘温度155℃、时间1 min。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甲基乙酰胺法测试了腈纶与聚酯纤维混纺织物中腈纶纤维含量,探讨了二甲基乙酰胺溶解腈纶纤维的最佳工艺,并与二甲基甲酰胺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甲基乙酰胺在60℃下,30 min即可将腈纶纤维完全溶解;二甲基乙酰胺法精确度不低于二甲基甲酰胺法,且要求温度较低,溶解时间短,检测结果较二甲基甲酰胺法偏差较小,最大偏差为-1. 40%,符合含量偏差允许范围,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避免纺织服装市场上不良商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检测机构应及时准确地检测出纺织服装制品的纤维成分及含量。目前没有测试绵羊毛、山羊绒、棉3组分织物中纤维含量明确的相关标准,因此依据物理法(手工拆分法和显微镜投影法)和化学溶解法(次氯酸钠法和硫酸法)设计4种试验方案,分析比较各个试验方法以及各测试方法的优劣。试验表明:手工拆分法优于化学溶解法,但适用范围有限;化学溶解法中次氯酸钠法优于硫酸法;在50℃条件下,硫酸法对毛绒纤维损伤大,不建议采用;显微镜投影法不建议使用溶解棉后的试样;显微镜投影法与次氯酸钠法相结合,试验结果接近配比,且适用于所有绵羊毛、山羊绒、棉混纺或交织的织物。  相似文献   

13.
张伟  林玲  周炜 《中国纤检》2024,(4):24-28
采用甲酸/氯化锌法、N,N-二甲基甲酰胺法、75%硫酸法对醋酯纤维/聚酯纤维混纺面料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国家标准GB/T 2910.3—2009的丙酮法作对比,结果表明:75%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法、N,N-二甲基甲酰胺法均能准确定量分析,且75%硫酸法更加健康、经济和安全,建议在检测试验中考虑以上三种方法,优先考虑75%硫酸法。  相似文献   

14.
现行标准中的二甲基甲酰胺(DMF)法用于腈纶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时,存在对人体有害、对试验环境要求高等缺点,文中采用氯化锌法测试混纺织物中腈纶纤维的含量。探讨了氯化锌溶液溶解腈纶纤维的最佳工艺,并采用氯化锌法测试了腈纶与锦纶、腈纶与黏胶、腈纶与天丝以及腈纶与涤纶常见混纺织物中腈纶纤维含量,并与DMF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氯化锌溶液浓度为7.0 mol/L时,在常温下30 min即可将腈纶纤维完全溶解;氯化锌法精确度不低于DMF法,且氯化锌溶液低毒、环保,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腈纶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醋腈是一种通过化学改性腈纶的新型改性纤维,在腈纶原本性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抗静电性,是一种非常具有运用前景的纤维。目前对于醋腈/桑蚕丝混纺面料的定量尚未有系统、完整的定量方法体系,本文参照定量方法通则,结合两种纤维本身的化学溶解特性,提出99%N,N-二甲基甲酰胺(90℃,60min)、35%HCl(25℃,20min)及1mol/L次氯酸钠(25℃,40min)3种试验方法对此类混纺面料进行定量。试验数据表明,3种试剂对于剩余纤维的修正系数均为1.00,均可以用于此类面料的定量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几种方法使用的试剂、对环境的要求、试验效率,说明于醋腈/桑蚕丝混纺面料的定量中35%HCl(25℃,20min)法是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行标准中测定纤维素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含量的方法有手工拆分法及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等有机溶剂溶解法,其中的手工拆分法效率较低,且溶解有机溶剂时对人员和环境的伤害大。为了寻求一种准确高效、低耗及安全环保的方法,探讨了采用1.0 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在70℃水浴恒温条件下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含量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该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在1.Omol/L次氯酸钠溶液中并在70℃水浴恒温条件下溶解40 min时,氨纶的修正系数为1.02。该试验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计算纤维素纤维与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时的试验数据准确度高、精确性好,可用于定量化学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氨纶两组分混纺织物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棉/氨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采用3%次氯酸钠法作为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对3%次氯酸钠法的测试结果和手工拆分法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3%次氯酸钠法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纤维含量与手工拆分法测试结果的含量绝对偏差在0~0.6%范围内;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时,试验后的氨纶纤维难以收集,造成试验偏差较大。该试验表明:3%次氯酸钠法适用于测试棉/氨纶(针织网状)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不适用于测试棉/氨纶(机织两方向)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8.
《广西轻工业》2016,(11):97-100
根据棉尼龙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用两浴法染色,先染棉后染尼龙,要加防染剂。棉用活性染料在碱性条件下染色,尼龙用酸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棉需皂洗,去除浮色及碱。本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改变其某一条件,如染色时间、助剂用量、染色温度等进行测试,最后得到棉尼龙混纺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棉的染色温度是60℃,染色时间是30min,元明粉30g/L,纯碱12g/L;尼龙的染色温度是95℃,染色时间是30min,平平加O 25g/L,冰醋酸2.5ml/L。  相似文献   

19.
在纺织品纤维定量化学分析中,对含黏合剂的混纺织物提高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减少检测机构的风险。以棉/聚酯纤维混纺织物为例,分别采用手工拆分法、三氯甲烷/三氯乙酸法、硫酸法、近红外光谱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由于黏合剂的存在,采用三氯甲烷/三氯乙酸法和硫酸法的试验结果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较大;而采用手工拆分法和近红外光谱法时,受黏合剂的影响比较小,试验结果更接近于设计值,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0.
顾东雅 《丝绸》2012,(7):10-12,24
对莫代尔/棉混纺针织物进行了酶氧一浴法前处理研究,通过对练漂前后织物的失重率、毛效、白度、顶破强力的测试比较,得到酶氧一浴法前处理最佳工艺为:酶质量浓度1.5 g/L,双氧水质量浓度5 g/L,pH9,练漂温度70℃,练漂时间50 min。采用此工艺对莫代尔/棉混纺针织物进行前处理,织物失重率为1.1%、顶破强力为510.6 N、白度为88.6、毛效为10.3,既能保证混纺针织物的白度和润湿性能,又使得失重和强力损失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