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老子虽未对人的本质作系统深入的探讨,但<老子>一书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人及其理想人格作了划分和描述,隐含着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在这个社会中,圣人是兼具内省与外王双重品格在形而上之道的指导下行无为之治的最高统治者;士是把形而上的圣人之道转换为形而下之德作用于具体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推动者;而居于社会主体的百姓则复归于淳朴、自适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离骚>中"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中的"凤皇"闻一多先生认为就是玄鸟.但从古代字书的出,凤皇与玄鸟并非一物二名,二者是有明显的不同的.而且细考有关传说及其演变,也并未出现凤皇与玄鸟的融合.所以本文认为只能理解为受诗人之诒. 相似文献
3.
谭宝刚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35(2)
关于<老子>郭店简本与今本、帛书本的关系,学界观点主要有"来源说"与"摘抄说"."摘抄说"的论据和论点都难以成立;"来源说"虽结论允当,但其立论依据有失偏颇.将<老子>郭店简本与今本、帛书本有关内容相比较,从简本之符号标示位置,以及简本、今本、帛书本中某些章句的划分等方面可以看出,简本<老子>虽然未必是今本、帛书本的祖本,但必然是今本、帛书本形成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历史性和创造性,阐发了文学社会效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文学史是读者接受作品并时作品进行再创造的历史.本文通过时<呼啸山庄>的接受过程研究,旨在阐明该理论在具体的文学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红色经典是存活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特殊群体,能成为经典首先源于其被染色,即红色的坚强附着.红色经典存在艺术质量与其它经典同样高超的杰作,但红色的获得和坚守却先在地定格其地位,也放大其经典的魅力,更生成别样的艺术张力.因此,是颜色政治学的存在造成了文学史上颜色化的文学经典.对瞿秋白与<子夜>接受史的互动考察,意义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男女相思主题和伤春悲秋主题直接源于<诗><骚>.与<诗><骚>不同的是<十九首>中的男女相思表现出突破功名喧嚣,向往真实生活的愿望.<十九首>里的伤春悲秋更是在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社会思潮下与生死、思乡有机融合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7.
刘海静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1(1)
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具有重要的文化学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佐证了文化的适应性本质和群体性特征;二是强调了文化的功能与社会历史方位;三是分析了西方文化的现代转型;四是开启了文化模式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容苑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4)
以司马贞为代表的注家在注解《史记》时,对专诸行刺吴王僚之前公子光所说的"母老子弱"一语和以服虔、杜预为代表的《左传》注家产生了理解上的分歧。服虔、杜预认为,这是专诸向公子光托付家事的话。而司马贞认为,这句话是专诸针对吴王僚说的,谓其左右空虚,势薄力弱,正是行刺的大好时机。司马贞并依此对服虔、杜预对《左传》的注解进行了批驳。比较分析《史记》和《左传》中的记述可知,司马贞、服虔和杜预的注解都是正确的,而司马贞对服虔、杜预的批驳却是错误的。其矛盾的产生,原因在于司马迁继承《左传》记述专诸行刺吴王僚一事时对原文理 相似文献
9.
戚欣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9)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最着名的短篇小说,本文尝试从接受美学角度中的读者的期待视野、召唤结构、意义的不确定几个方面分析其独特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0.
许日春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0(3)
在游龙戏凤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话本小说<客窗闲话>与杂剧<梅龙镇>和电影<龙凤店>,是非常重要的三部作品,这三部作品虽然围绕皇帝微服出游展开想象,但是在内容上还是有差异的,这就导致了主题相应地发生变化.<客窗闲话>突出原道说教意义,强调"戒色";<梅龙镇>描写充满神性的皇帝的情欲追求;<龙凤店>则展示了人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视角,重新考察和阐释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演进与贡献,认为唐传奇融汇以往各种文体的特长并使之辞章化,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而跻身于文章之林,终于使中国小说在中唐走向了自觉;它本身在思想和艺术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与唐诗一起成为唐代文学的标志;它不仅为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树立了各种新的范式,而且为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确立了以想象、虚构追求艺术真实的正确方向和原则,在后世曾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建锋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5(1)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乡土化即是加大地域乡土作家的份量,以其亲近性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地域性因素,以其差异性深化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从地域文化角度剖析作家作品,拓宽研读文学的视野.而立体化即是强调博物馆意识、大文学史意识,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由单一讲述变为讲述与图像、音像、实物、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多样形式.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之小说史构建,以小说与稗史的考辨为基础,揭示了中国古代小说不同于西方小说的独特的进化历程.这种建立在对小说与稗史考辨基础之上的小说史观,符合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实际,揭示了中国古代小说不同于西方现代小说的独特审美趣味.重新审视<中国小说史略>之小说史构建,对于今天我们构建民族小说理论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泰华文学是泰国的华侨华人用汉语进行的文学创作.虽然泰国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和我国的华侨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所变化,但泰华作家坚持以汉语创作的姿态,却鲜明地表现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身份的建构.因此,泰华作家在不同时期与祖籍国的联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精神还乡,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身身份的文化表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学习的历史,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学习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 史上,有六次比较集中的学习活动.一是党的创立时期.集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促成了党的诞生,并保障党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延安时期.努力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学习的制度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三是新中国成立前后.虚心学习执政本领,在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上有了新发展.四是改革开放初期.强调重新学习,学习的途径更加宽阔.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学习活动更为规范.六是在新的世纪.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关于学习的理论走向成熟.党的历次学习活动都极大地推进了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坚持优良学风,使学习形成制度、养成习惯,领导干部做好表率,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黄霖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1)
本文认为文学学史就是总结认知文学、研究文学变迁的历史.当前从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学史,对于张扬中国传统文学精神、加强当代的学术建设、促进文学繁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国古代认知文学的最核心的基因与传统是文学原人论,而不是原道论.研究文学最具统率力的方法是以治经之法治文,具体表现为依经立义、文的关注、实证返原、因时适变、经世致用等,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弊端.当前中国文学学史的书写可有多种方式,各有侧重,但都当有一定的学术追求,而不是写成一本日用账簿. 相似文献
17.
李昕升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39(12)
对我国茶史作一简述,分析了不同时期茶叶生产与使用的特点和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茶业发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8.
设计史论在中国的出现是伴随着设计艺术学的形成而逐渐明晰起来的,目前,中国现代设计史论的研究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萌发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西方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被介绍到这个拥有古老文明,同时渴望现代文明的东方大地上来.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设计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设计强国,与西方的设计水准相比还具有相当的差距.在设计教育中,设计史论的建构还处在拓疆扩土的阶段,远远还没有到精耕细作、硕果累累的程度.高等院校设计教育蓬勃快速的发展,还仅仅停留在受现代设计意识启蒙和感召下的热情与迷恋上,其中也不乏盲从与被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中国抗战文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9~20日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80余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大会从抗战文学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抗战文史的区域性研究、抗战文学比较和译介及传播、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理论等几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蒙星宇 《Canadian Metallurgical Quarterly》2011,29(1)
文章研究美国华文网络文学蕴含的文学新精神:"游戏精神".结合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美国华文网络文学和中国文学的两种调侃,即流放的审视与流浪的游戏,以及两种娱乐:玩家精神与商家意识的同与异.论述美国华文网络文学融通东西文化精神,结合精英意识与大众写作,发掘出经典理想、商业追求之外的文学内驱力,即游戏精神的魅力与价值,为商业浪潮席卷之下的中国文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