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自产伴生气的海上油田开发项目,在前期阶段主电站方案优选时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结合油藏指标,根据设计需求电负荷和热负荷,通过合理优化配置,兼顾操作管理,选用技术成熟可靠的发电机组;充分利用自产伴生气,最大限度地减少燃料油消耗,节约操作成本,降低投资,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收益。以渤海油田某项目为例,采用混合电站模式,优化各常用燃气机型与燃油机组的配置,首次对现场功率为7 MW以上的三燃料往复式发电机组混合供电方案进行应用研究,以增强燃料适应性,同时提出了自产伴生气的海上油田主电站选型的新思路,为渤海油田后续类似项目优化机型配置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根据渤海某稠油油田开发的特点,对注汽锅炉选型的关键因素(如:燃料选择,配置型式、规模,取水方式和余热利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表明:在海上稠油油田开发中,为减少运营费用,锅炉燃料应首选平台自产伴生气,然后是自产原油。注汽锅炉宜采用多台并联布置的立式锅炉,取水多采用海水淡化方式,并根据注汽锅炉特点进行烟气和锅炉水的余热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
原油发电机组因主用燃料通常为油田自产原油,从而广泛应用于伴生气产量低的油田开发。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炼化处理且不同产地原油物性差异较大,原油发电机组的燃料油处理系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满足机组进机指标要求。该文以中海油典型海域原油物性为例,基于规范及不同厂商燃油重质原油的能力,对原油的主要理化特性对机组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为今后原油发电机组燃油处理系统的选择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透平(即燃气轮机),因其具有占用空间小,功率大,能直接使用伴生气作为燃料等优点,已成为海上油田大型发电机组的主要动力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了为解决GE航空改型PGT25+透平机组因原有透平控制逻辑存在的与海上设施运行模式不匹配的问题,对透平的控制逻辑进行的优化修改,还对柴油系统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对进气系统过滤器进行了升级,提高了透平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南海A油田低闪点原油作为海洋平台主电站燃料的安全问题,分析了国内外主要检验机构的标准规范,研究了不同品牌发电机主机燃用低闪点原油的技术难点,从而提出了内管高压输送低闪点原油、外管隔离挥发气体的双层管原油传输技术方法,建立了从发电机原动机到传输管线、机舱再到机舱外开敞空间的三层立体保护结构:核心层抑制低闪点原油挥发,隔离泄漏源;中间层实时安全监控;外层实现自动关断和应急防火保护。该设计成果成功应用,攻克了低闪点原油作为海洋原油平台主电站燃料直接燃烧的难题,降低了海上油田开发运营成本,在海上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国产低压往复式天然气发电机组在我国海上油田的应用经验与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从低压往复式天然气发电机组与柴油或原油机组并车运行、负荷分配和国产低压往复式天然气发电机组运行经验分析等角度剖析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析、调整设定参数和优化维护保养操作程序,确保了天然气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达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与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降低了油田开发成本,提高了所开发油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秦皇岛32-6油田海上平台设备启动,中国海油第一个岸电项目宣告成功!9月23日,秦皇岛32-6油田的名字将被永远写在中国海上油田开发的历史上。1000多个日夜,中国海油人终于迎来了这一刻——岸电入海!海上油田用电方式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我们是最期待的""我们这边是对岸电最期待的。"谈起岸电,秦皇岛32-6/渤中作业公司副总经理林杨这样说。2018年,中海油岸电项目正式启动。何为岸电?以往海上平台主要通过自建发电机组发电,以油田产出的原油、天然气或者柴油为燃料;岸电则是将陆地电网的电力通过海底电缆输送至海上平台,为海上平台供电。林杨所在的秦皇岛32-6油田,  相似文献   

8.
以南海X-2海上油气田项目为例,分析了原油燃料对海洋平台主电站的影响因素,指出低闪点原油会影响主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同时是第三方的强制要求。提出利用小型炼油装置提高低闪点原油的闪点,并对提高原油闪点的处理流程以及操作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该生产系统的压力、温度、设备负荷以及尺寸等参数。对油田油样进行了初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处理流程可行。对设备的工业应用进行了调研。研究结论表明,利用小型炼油装置将原油提高到要求的闪点是可行的,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外购原油方案,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和能源消耗,在海上油气田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上C油田群开发生产电力供应为自发电系统,随着后期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原电力系统容量已经不能满足油田的生产需求.结合该油田群开发中电力系统调整实例,介绍了其采用的调整方案,包括在FPSO上增加透平发电机组、将电滑环由推压式改为夹盘式、在平台上增加透平电站、进行新老设施电力联网.改造结果表明:此方案提高了电滑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海上某油田透平发电机燃料气由油田伴生气经过燃料气处理撬处理后提供,受限于海上油田场地紧凑,燃料气品质不能达到透平发电机要求,出现燃料气压力波动大、透平燃气喷嘴积碳严重等现象,继而导致海上油田电网稳定性下降、燃气喷嘴清洗频率较高等不良影响。通过备用天然气冷却器优化利用、燃料气气源优化等工艺流程优化,提升燃气品质,解决了上述问题,保证了电网的稳定性,降低了透平喷嘴清洗频率。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旅大27-2、32-2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主电站并车调试方案,首次在海上平台不断电、不停产情况下完成了天然气发电机组与原油发电机组的并车调试试验,探索出发电机组海上不断电并车调试试验的新思路,也使得海上平台电站主机选择低成本的天然气机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分析原油发电机组布置原则,梳理原油发电机组及其辅助系统设备布置要求,并结合海上固定平台和FPSO两种依托设施的特点,研究了大容量原油发电机组的几种常见布置方案,包括海上固定平台上层甲板布置方案、下层甲板布置方案和FPSO上部组块布置方案,绘制了布置图,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和限制因素,从而为工程设计及海上油田开发原油发电机组优化布置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海洋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海工配套行业近年来也取得了进步。但是,作为平台关键设备的主柴油发电机组,国产机型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的工程应用迟迟未能获得突破。该文基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发的SJ3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研究了该平台配置国产柴油发电机组的可行性,提出了各品牌机型的布置方案,为实现主柴油发电机组的国产化应用提供重要依据,对平台总体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浩  肖宇  刘金龙 《海洋石油》2021,41(4):97-100
渤海某油田燃料气处理系统为透平发电机组提供燃料气,为了提高供气稳定性,通过优化流程运行参数,提高海管运行压力,调整流程控制模式,升级应急处置程序,成功实现了在不影响富余气外输的前提下,利用天然气海管为主机燃料气扩容增储的目的,延长了应急工况下透平发电机组燃气模式运行时间,降低了透平发电机组的燃油费用和油田发生非计划性关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上油田的开发,一些伴生气产量少、原油黏度高的油田相继发现,双燃料原油发动机作为平台主电站逐渐开始应用.着重对影响双燃料原油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双燃料原油发动机电站的选择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上油田的开发,一些伴生气产量少、原油黏度高的油田相继发现,双燃料原油发动机作为平台主电站逐渐开始应用。着重对影响双燃料原油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今后双燃料原油发动机电站的选择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些缺少伴生气的油田,利用自产原油作为原油发电机燃料是最经济的选择。但自产原油闪点较低,将对电机安全运行形成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第三方对原油电站使用燃料油闪点的要求,提出了使用负压闪蒸分离法提高原油闪点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提高原油闪点,与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案工艺流程简单,所需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埕北油田电力组网中发电机组类型多样,特性差异大,网络结构复杂。针对电站存在的主发电机组为纯燃气式、平台黑网时无燃料气提供初始动力,以及主燃气发电机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利用旧的双燃料机组的燃油模式,将双燃料机组、应急发电机、主燃气发电机等并网并制定各机组入网和退网程序,形成了专用的黑启动控制流程,制定了完善的电力组网及其EMS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不同类型机组间负荷平滑转移、复杂网络流程控制等问题。埕北油田复杂电力组网的投入运行,为海上平台复杂电力组网的构建与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海上油气田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海轻质油田原油闪点较低,低闪点原油直接用作燃料影响主电站正常运行和安全,不满足第三方的要求。常压蒸馏和负压闪蒸技术是两种提升原油闪点的可行方案,本文以南海EP和HZ油田为例,对两种处理流程以及操作参数进行模拟计算。详细对比分析常压蒸馏和负压闪蒸两种方案,并结合海上石油生产设施的实际情况,提出适用于不同性质原油的闪点提升技术方案。为经济的开发南海低闪点油田,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分析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旅大27-2/32-2油田位于渤海东部海域,高峰时原油产量达到73×104t/a,属于海上稠油边际油田,研究表明,采用常规的海上油田开发工程模式该油田没有经济效益。针对旅大27-2/32-2油田的具体情况,经过多方案比选研究,确定使用一种新型生产储油平台进行开发,能够节省大量的工程投资。这种储油平台采用的原油储罐形式在我国海上油田中首次自主设计,通过研究,确定了储罐的容积、数量和尺寸,以及与原油储罐工艺设计密切相关的设计压力和温度、操作工况和工艺流程等问题。同时,吸取了油轮储油舱的设计理念,确保其生产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