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海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了解万安盆地基底地质结构和地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盆地的成因机制和地质构造演化史,探讨了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并初步确定了盆地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2.
南海万安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充分了解万安盆地基底地质结构和地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盆地的成因机制和地质构造演化史,探讨了盆地的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并初步确定了盆地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及地层沉积特征分析,揭示了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烃源岩和储层主要存在于裂后热沉降阶段发育的白垩系地层中,圈闭发育于白垩系末至新近纪前陆盆地阶段。烃源岩条件较好,两个生排烃灶区位于盆地西南和西北部,西北部灶区油气生成和运移时间早;从盆地西部到东部,储层发育的层位由老到新;生储盖组合有利。圈闭类型以4种背斜构造为主。根据油气地质条件和圈闭类型差异,盆地划分为西、中、东3个油气构造带,分别具有不同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地质与成藏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该盆地50余年油气勘探开发主要成果及其主要地质资料,研究其石油地质特征,总结其成藏和油气富集规律。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是早白垩世开始发育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包括裂谷期和漂移期两个演化阶段,盆地形成发育与冈瓦纳大陆裂解和南大西洋、赤道大西洋张开有关。始新世以来长期海退形成了现今的尼日尔三角洲,自下而上发育阿卡塔组、阿格巴达组和贝宁组3个岩性地层单元。三角洲前积推进过程中,在大陆边缘重力作用下,自北向南形成了尼日尔三角洲伸展构造区、底辟构造区和逆冲推覆构造区。深水区的大型底辟逆冲构造圈闭和陆地-浅海伸展构造区的深层大型断块圈闭、断鼻构造圈闭、构造翼部大型的岩性圈闭是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今后寻找大油气田的主要地区。图4表1参43  相似文献   

5.
通过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以及成藏条件分析认为,万安盆地主要发育渐新统、下中新统和中中新统3套烃源岩;主要发育了渐新统-中新统砂岩、中-上中新统碳酸盐岩台地灰岩或礁灰岩两类储集层,储层物性好,储盖组合发育;发育了背斜圈闭、断块圈闭、潜山圈闭和非构造圈闭等四种圈闭类型,成藏条件好。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评价认为中新统砂岩、上-中中新统碳酸盐岩两大成藏组合为万安盆地有利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对南黄海盆地南五凹新生代构造演化和沉积充填特征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南五凹烃源岩、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和运聚条件,结果表明:南五凹新生界具有"坳-断-坳"三层结构;阜宁组半深—深湖相泥岩在南部陡断带、中部反转带和北部缓坡带均有发育,具有面积广、厚度大的特点;阜宁组沉积期经历了广湖咸化过程,咸化湖泊烃源岩不仅规模大,而且生烃活化能低,生烃时间相对早,延长了排烃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凹陷的资源潜力;戴南组扇三角洲与滨浅湖相沉积在纵向上形成了3套有利的储盖组合;边界断层及凹陷内部的次级断层长期发育,是有效的油源通道;南部陡断带和中部反转构造带上发育多个规模较大的断背斜或断鼻型圈闭,是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区和勘探潜力方向。本文研究结果对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非Rio Muni盆地经过50余年的油气勘探,在深水区取得显著的勘探成果。该盆地属于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含盐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分为裂谷期、过渡期和漂移期。盆地内发育3套烃源岩,阿尔布—上阿普第阶海相泥岩和微晶灰岩是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上白垩统坎佩尼阶和桑托阶深水浊积砂体是盆地的主力产层。盆地重力滑脱和盐拱作用较发育,油气成藏具有以下特征:盐拱冲断控制着有利勘探区带;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油藏类型和分布;储层优劣控制着油藏的商业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最新掌握的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系统分析了万安盆地地质条件、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获得了对其油气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的新认识。万安盆地总体上经历了断拗期和拗陷期2大构造演化阶段,发育近岸湖沼、扇三角洲、滨海三角洲、滨海—浅海、半深海相沉积,物源自西向东;主力烃源岩为渐新统、下中新统的泥岩、页岩、煤及含煤泥岩,分布于中部坳陷和北部坳陷;储层主要有三类,分别为渐新统到上新统砂岩、中—上中新统碳酸盐岩、前古近系基岩;盖层为上新统—第四系和上渐新统—下中新统2套区域性地层;发育西部油气带、中部油气带和南部气带3大有利油气聚集区。万安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盆地地质资源量分别为石油29.38×108 t,天然气34 897×108 m3。  相似文献   

9.
南沙万安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在收集万安盆地近几十年来的油气勘探资料和地反调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地质、沉积特征、油气地质条件与烃源岩演出关系的分析,总结了该盆地在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为在该区进一步从事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发育三套主力烃源岩,包括断陷期湖相和海陆过渡相烃源岩,以及坳陷期海相烃源岩。储层发育"三套两类",即陆相砂岩、海陆过渡相砂岩以及海相砂岩和碳酸盐岩。断陷期湖相泥岩为较好局部盖层,中新世以来广泛沉积的海相泥岩是良好的区域盖层。圈闭丰富,其类型主要有构造、地层和复合圈闭。南海北部边缘盆地表现出油气共生、阶梯状输导、环洼聚集、断裂控藏的油气成藏特征。分析认为,烃源岩和热场共同控制着南海北部边缘盆地的油气分布;输导体系是油气运移的必经通道,并决定着油气藏层位的分布;此外,环洼分布的构造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  相似文献   

11.
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天然气勘探的突破,使得该区域已成为勘探的热点,但关于其天然气成藏规律还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为此,对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以期确定该盆地高温超压环境下游离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发现:①莺歌海盆地烃源岩质量高、烃源灶范围大、生烃期时窗长、排烃期延迟;②高温超压环境有利于储层保持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③盆地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流体系统,发育多套盖层,有利于天然气富集和保存;④中深层底辟带半封闭式高温超压流体系统中,水溶气在不同级差压力下运移、释放、聚集并成藏,同时还找到了盆地中多个水溶相天然气出溶成藏的证据。该研究成果为莺歌海盆地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提供了指向。  相似文献   

12.
波斯湾盆地新生界主要有5套油气成藏组合,其中阿斯马里组—加奇萨兰组成藏组合是最重要的油气成藏组合之一。通过对该成藏组合古地理演化、烃源岩、储集层、盖层、成藏过程和模式的分析认为,沉积于低能闭塞环境的中白垩统卡兹杜米组烃源岩,在上新世早期达到排烃高峰,生成的油气通过相关的裂缝系统垂向运移到渐新统-下中新统阿斯马里组石灰岩裂隙型储集层中;中新统加奇萨兰组为渐新统-下中新统阿斯马里组提供有效的区域盖层;油气在侧向挤压形成的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优质的烃源岩、储集物性良好的储集层、沟通烃源岩与储集层的裂缝、有效的区域和局部盖层、油气生成期与构造活动、裂缝及圈闭形成期的良好匹配等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南海万安盆地油气充载系统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安盆地位于我国南沙海域西南部,是一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盆地沉积层为上始新统一第四系,其最大厚度达1200m,勘探成果证实该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在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研究和油气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盆地含油气系统,并应用盆地模拟成果研究了盆地充载系统的特征及其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万安盆地位于我国南沙海域西南部 ,是一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盆地沉积层为上始新统—第四系 ,其最大厚度达 12 0 0 0 m。勘探成果证实该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在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研究和油气源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了盆地含油气系统 ,并应用盆地模拟成果研究了盆地充载系统的特征及其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地区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麻黄山地区油气开发的深入,油气分布的非均质性日益明显。通过对各区带典型井区油水分布规律的研究,采用录井、岩心及测井资料等,发现研究区油气分布、成藏组合、成藏体系在不同区带(西缘冲断带、中央凹陷带和东部凸起带)、不同层位有明显差异。油区"油源"充足,成藏条件在纵横向的配置良好,圈闭距油源的远近、运移通道、圈闭有效程度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显著,成藏主要受构造影响。西缘冲断带发育断块油藏和断背斜(鼻)油藏,油藏面积小、油柱高度大;中央凹陷带主要为致密低渗岩性油藏,油藏面积大、油柱高度小;东部凸起带,主要为背斜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6.
台西盆地地层沉积特征与成烃-成藏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西盆地是主体跨台湾岛与福建陆域之间的台湾海峡地区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在盆地东部及台湾岛已有相当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及海陆对比分析,开展了盆地地层分布、沉积特征及油气成烃成藏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发育,经历了白垩纪-始新世裂陷湖相、渐新世抬升剥蚀及中新世至今沉积、沉降3个阶段;发育下白垩统、古新统及始新统烃源岩,主要发育湖相、三角洲、水下扇和河道砂体等多种类型储集体;具有形成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与较好的油气资源勘探发现潜力。  相似文献   

17.
南塔吉克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塔吉克盆地的地层、沉积、构造和石油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该盆地的烃源岩为古近系、白垩系和侏罗系的滨浅海相与湖相泥岩、页岩和灰岩,有多套含油气层系,主要含油储集层为古近系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砂岩,主要含气储集层为白垩系与上侏罗统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砂岩,上侏罗统膏盐岩为气藏的区域性盖层,白垩系和古近系的泥膏岩和泥灰岩为区域性和局部油气盖层,油气主要运移期和聚集期发生在晚白垩世与早上新世,油气圈闭和油气田(藏)主要有构造型、构造-地层复合型和地层型等3种。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常规气理念,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1+2)亚段碳酸盐岩储层为例,采用露头、岩心、铸体薄片、孔隙度、渗透率、同位素和试气成果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重新认识和评价其含气潜力。结果表明,储层以泥粉晶—粗粉晶白云岩为主,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的储层占80%以上,孔隙类型主要为裂缝—溶孔、裂缝—晶间孔,非均质性强,属于致密碳酸盐岩储层。气藏具有低丰度大面积分布、异常低压、无边底水、无自然产能、产水少等特点,属于碳酸盐岩致密气藏。天然气分布主要受控于大范围稳定分布的特殊的镶嵌式源储组合和平缓的单斜构造背景,勘探潜力较大,是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的一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19.
乍得Bongor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乍得H区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高风险勘探区块,Bongor盆地是H区块内一个完整的沉积盆地,是受中非剪切带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强反转裂谷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晚白垩世强烈抬升反转和新生代统一成盆三大演化阶段。现今的盆地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斜坡、中央坳陷、南部隆起和南部坳陷4个次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凹陷,其中南断北超的中部凹陷为盆地最主要的构造单元。反转和走滑构造是盆地最显著的构造特征。Bongor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以下白垩统为主;油气成藏受断裂和走滑反转构造控制;反转构造带与有利岩相带结合控制了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20.
巴丹吉林盆地包含多个中生代凹陷,在其西北部麻木乌苏凹陷中首批钻探的两口井,均在前中生界基岩顶部钻遇良好油气显示,反映该区具有形成基岩油气藏的可能。分析认为,油气源来自侏罗系,不整合面和断层为主要运移通道,基岩具有相对较好的储集性,存在系列断块潜山型圈闭,油气分布显示出差异聚集的特点。因此,基岩油气藏是该区勘探的重要类型之一,扩大了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