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荧光增白剂的分散状态及其对PP白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透射电子显微、相差显微和粒度分布分析,对荧光增白剂OB和OB1的形态及在PP中的微观状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对PP增白样板白度的测定,找到荧光增白剂分散状态与试样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OB和OB1在添加量为0.02%~0.03%时,其在PP中大部分是以粒径小于5μm的凝聚体形式存在的。此时荧光增白剂对PP有最佳的增白效果,可将试样白度提高5~7。添加量低于0.02%时增白效果不明显。添加量高于0.03%时,由于荧光增白剂与PP相容性的关系,凝聚体开始形成大尺寸团聚体,此时增白效果下降,甚至降低试样白度。荧光增白剂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的测试也被用来辅助上述研究。研究表明:尽管两种荧光增白剂OB和OB1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相差较大,但它们的分散状态及对其白度的影响是类似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高纯度纳米硅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常用纳米颗粒粒径检测方法(激光粒度仪法、比表面积法、X射线衍射法)的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激光粒度仪法相比,BET法与X射线衍射法的测量结果都偏小。  相似文献   

3.
纳米碳酸钙的粒径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电子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氮气吸附BET法,压汞法和激光散射法,对纳米碳酸钙的颗粒大小做了表征。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法、X射线衍射法和氮气吸附BET法可用于测定纳米碳酸钙的一次粒径,其结果准确;激光散射法可有效表征纳米碳酸钙的二次粒径;表面处理剂用量对纳米碳酸钙BET比表面积测试结果有一定影响;压汞法测试纳米碳酸钙比表面积,结果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经荧光增白剂处理过的纸张,其上面的荧光增白剂在一定条件下会有迁移现象。该文对纸张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测定进行研究,为纸张中荧光增白剂的迁移性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一些参考。具体方法是桢拟纸厂浆内添加荧光增白剂BBU和抄纸过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纸张中荧光增白剂BBU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两种不同测定方法,UV法和HPLC法所得的结果差别不大。这两种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等特点,可用于批量分析纸张中荧光增白剂BBU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激光衍射法研究高分散沉淀白炭黑的粒径分布。文中对测试原理、样品制备和测试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对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超声振幅、超声时间和停放时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以及粒径大小对胶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衍射法能快速、准确和客观地反映高分散沉淀白炭黑的分散能力和评价材料的品质。在制造绿色轮胎和轮胎半制品过程中,起着调整工艺、优化配方和提高轮胎成品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标准洗衣液中添加不同种类和用量的荧光增白剂,根据GB/T 13174-2008进行国标去污力和循环洗涤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若测试光源中包含紫外光,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标准洗衣液的去污力和循环洗涤性能测试结果明显好于标准洗衣液,且荧光增白剂添加量增大,去污值和白度保持值增大;若测试光源中不包含紫外光,两者的去污力和循环洗涤性能测试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可见,荧光增白剂没有去污作用和抗污垢再沉积作用,但会显著提高国标去污力和循环洗涤性能的测试值。若要更加合理评价产品去污力,有必要按照GB/T 13174-2008进行洗涤,采用色度仪在不包含紫外光(滤除400 nm以下光源)的光源下测试,或者在含紫外光的正常光源下测试,但使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标准洗衣液作为参比。同时,GB/T 13174-2008未对白度计型号作出统一规定,使用不同规格的白度计测量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洗涤剂产品时,将有不同的去污力和循环洗涤性能测试结果,建议尽快完善该标准。  相似文献   

7.
影响荧光增白剂在塑料中增白效果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磊乔辉  吴立峰 《塑料》2006,35(4):80-84
通过测色仪对注塑色板白度测试表征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效果,研究了荧光增白剂在PP、ABS、LDPE中增白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荧光增白剂在各塑料基体中添加量超过一定值时会析出团聚,降低了增白效果,这个过程通过相差显微观察和试样反射光谱曲线加以证实;对比了R型和A型两种TiO2对荧光增白剂增白效果的影响,得出R型TiO2较A型TiO2降低了增白效果,试样白度提升率在ABS和PP中分别降低了45·6%和26·4%;将荧光增白剂的母粒形式与粉体形式的增白效果进行对比,得出母粒添加法试样的白度比粉体添加法试样高5~10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已知荧光量子产率的硫酸奎宁为标准物质,建立了一种检测荧光增白剂相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方法。用该法检测了不同品种、不同品质、不同配伍组成的荧光增白剂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并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水溶性荧光增白剂中C.I.荧光增白剂351的荧光量子产率最高,接近1,高于DSD酸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而DSD酸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中又以C.I.荧光增白剂71的相对荧光量子产率为最高;荧光增白剂的增白强度、外观色光、应用效果等品质都与荧光增白剂的荧光量子产率有关,实验表明荧光增白剂的荧光量子产率越高,其各项性能越优越;荧光量子产率还可以用以评价配伍产品的加和增效的效果,而不必借助繁琐的应用实验来确定;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重现性好,是一种快速的了解荧光增白剂性能与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介绍荧光增白剂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近几年DSD酸-三嗪型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包括改变取代基、开发复配产品、两性荧光增白剂的研究、研制稳定易储存液态型产品、改进基础原料与中间体、应用膜技术纯化荧光增白剂以及不对称型荧光增白剂的研究等,并叙述了此类荧光增白剂的发展趋势,指出具有良好应用性能的产品国产化和产业化,高档专用、复配、两性、不对称型产品的开发,剂型及后处理工艺的研究等可能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此文选用不同色谱纯度的荧光增白剂C.I.220(APC),分别采用染纸和染布两种方法来评价其增白性能.采用分光测色仪、色差计和白度仪中的相应白度指标对被增白的纸张和棉布进行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分光测色仪是评价荧光增白剂增白性能的适宜仪器,对纸张来说应用白度指标来衡量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性能更适宜,对于棉布来说应用白度和增白强度来衡量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性能均适宜,对于APC来说,染纸法更适宜于评价其产品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C.I.荧光增白剂351(荧光增白剂CBS)为例,通过实验讨论了影响荧光增白剂消光系数检测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对各因素的控制方法。通过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分析,确认了荧光增白剂CBS消光系数检测的最佳吸光度范围为1.1以内;通过对环境和滞留时间的考察发现,检测环境应充分避光且检测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完成;通过标准偏差分析,建议标准HG/T3726—2010中检测消光系数的称样量由0.1g更改为0.2g;通过考察溶液温度变化与消光系数的关系发现,检测溶液每升高1℃消光系数降低1.2;建议检测用仪器设备应严格进行定期检查以控制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超声辅助提取-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纸塑食品包装材料中3种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28(CBS)、荧光增白剂85(VBL)、荧光增白剂220(BBU)的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3种荧光增白剂的提取条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常规检测要求。根据离子对试剂的作用原理,将四丁基溴化铵水溶液反向离子对作流动相配合使用,使研究对象中的3种荧光增白剂出峰时间大大延迟,并得以有效分离,提高了检测效率。以校园周边超市出售的奶茶、方便面、奶糖、牛奶等纸塑食品包装材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CBS、VBL、BBU等3种荧光增白剂进行测定,结果 10种样品中均检出BBU,未检出CBS,7种样品中检出VBL。  相似文献   

13.
荧光增白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白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色谱法又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比较,展望了未来荧光增白剂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双三嗪二苯乙烯型液体荧光增白剂制备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二磺酸型液体荧光增白剂及四磺酸型液体荧光增白剂的制备工艺及产品的性能。对添加化学助溶剂,采用结晶、沉淀、洗涤、过滤等方法除去盐类及其它杂质,以改善荧光增白剂产品的水溶性、稳定性进行了评述。同时,介绍了膜技术在荧光增白剂分离及精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激光衍射法测试高分散性白炭黑的粒径分布,并根据ISO 5794-3:2011进行高分散性白炭黑应用性能试验,考察高分散性白炭黑粒径分布与其在胶料中分散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激光衍射法测得的高分散性白炭黑粒径分布与高分散性白炭黑在胶料中分散性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高分散性白炭黑的D50(颗粒的中位粒径)和R18(直径大于18μm的颗粒占比)越小,高分散性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好。  相似文献   

16.
激光衍射散射式洲粒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技术,它具有可测粒径范围广.洲量过程快速,结果准确等特点。本文介绍了激光衍射散射式洲粒法的实验技术,并且对实验条件的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以纸质食品外包装中荧光增白剂为检测对象,对其样品前处理工艺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浸取溶剂种类、用量、提取温度及样品面积等对荧光增白剂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HPLC法对提取的荧光增白剂组分进行对比分析。在样品量一定的情况下,得到了溶剂种类、用量、温度及样品碎片面积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涤纶增白的方法及对应的国内商品荧光增白剂。当前用原液增白法生产的涤纶产品其国内市场份额还很低,染整增白法依然是涤纶增白的主流。增白剂新产品及其工艺开发和涤纶增白工艺研究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使用荧光增白剂CBS-X和萘酰亚胺作为荧光增白剂对尼龙-11(PA-11)进行增白,并使用WSD-3C型全自动白度计测试其白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荧光增白剂有明显的加和增效作用.当其在11-氨基十一酸中的总含量为0.01%,且混合比例为1:1时,产生的增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造纸用荧光增白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4,4’-二(2-磺酸苯乙烯基)联苯类、吡唑啉类、唑系及香豆素型衍生物等几类主要的荧光增白剂品种。其中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是占主导地位的产品,在国内市场该类增白剂中的VBL产品占荧光增白剂总量的60%以上。前处理、荧光增白剂的用量、介质pH值等是影响增白效果的主要因素。文章还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上荧光增白剂产品存在的众多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