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续军 《金属世界》1996,(2):32-32
<正> 1862年 德国的A·克虏伯在埃森建立了一座贝塞麦转炉,投入生产。 同年,英国人贝德松(G.Bedson)发明了一种连续的轧机列,并取得专利。这种轧机列有16台双辊式轧机。将正截面为6.85cm~2、重量达45kg的熟铁棒送到连续式加热炉中预热,然后轧制成6.35mm的线材。每小时能生产20t。 1863年 英国人索比(H.C.Sorby)把岩相学的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抛光和腐刻等技术移植到钢铁  相似文献   

2.
<正> 1800年,英国人斯坦诺普发明最早的全铁制印刷机,即斯坦诺普印刷机。 同年,军事工业开始使用金属锑制造榴散弹。 1801年,英国化学家哈契特(C.Hatchett)在分析矿石时发现一种新元素,因矿石来源于哥伦比亚(Columbia),故将新元素命名为Columbium(钶)。1844年,德国化学家罗斯(H.Rose)宣称发现一种性质与金属钽(tantalum)很相似的“新”元素,因钽是以希腊神话人物Tantalus命名的,所以就以Tantalus女儿Niobe(尼奥柏)的名字给新元素定名为niobium(铌),1866年确定钶和铌是同一个元素。1951年国际化学联合  相似文献   

3.
<正> 1886年德国人本茨(C.Benz)利用汽车发动机制成第一台机动三轮摩托,向世界宣布了汽车工业的诞生。同年,美国的C·M·霍尔也发明了熔盐电解制取金属的方法,为铝的工业生产敝开了大门。这是两个毫  相似文献   

4.
续军 《金属世界》1996,(1):27-27
<正> 1850年 英国人派克斯(A.Pankes)发明派克斯法,即粗铅的火法精炼中提取金银的一种方法。 同年,在多佛和加来之间敷设了第一条海底电报线。 19世纪中叶 人们在铁路和矿山机械上发现了疲劳现象。德国人沃勒首先利用旋转弯曲试验得到了钢铁的比较系统的疲劳试验结果。 19世纪中叶 第一台可逆式板材轧机在英国投产,并轧出船用铁板。 1851年 澳大利亚墨尔本地区发现大型砂金矿床,淘金者蜂拥而  相似文献   

5.
日本神户制钢与美国钢铁公司(USS)将在美国建设一家钢厂,主要用于生产汽车用钢板,是一种低油耗汽车用轻型钢板,耗资约400亿日元(4.8亿美元)。由神户制钢和美国钢铁公司各持股50%的Pro-Tec涂层公司建设这家钢厂。该厂将于2011年开始建设,预计2013年投产。钢厂设计年产量为50  相似文献   

6.
续军 《金属世界》1996,(3):27-27
<正> 1876年 主持福州船政局的两江总督沈葆桢在台湾基隆创办中国第一个用机器开采的新式煤矿。1878年投产,日产300t。 同年,美国吉布斯提出表达平衡体系中组分数、相数和自由度关系的吉布斯相律。 1877年 J.霍尔策第一次在法国的乌纽克斯生产出作为商品的铬钢,他建议用铬钢来制造装甲钢板和炮弹。  相似文献   

7.
1975年由东洋制罐、东洋钢板、综合研究所等三个单位对该所提出的液压张力矫直机进行实用化研究。1978年在东洋钢板下松厂设置了实用的第一号试验矫直机,同年8月进行了试运转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正> 1886年德国人本茨(C.Benz)利用汽车发动机制成第一台机动三轮摩托,向世界宣布了汽车工业的诞生。同年,美国的C.M.霍尔发明了熔盐电解制取金属的方法,为铝的工业生产敞开了大门。这是两个毫无关联的事件,可谁知100年后铝的生产竟和汽车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汽车轻量化 1988年,日本调查9个汽车生产厂家生产的22种汽车得出的结果是,平均每辆汽车的用铝量为66.65kg,每辆汽车的节油量约为1300L。  相似文献   

9.
李承轩  容平 《贵金属》1991,12(2):41-46
1.前言 Pt—13Rh/Pt是国际通用的8种标准型热电偶之一,于1922年投入使用。其热电势值和灵敏度最高,性能与Pt—10Rh/Pt热偶相似。自1922年以来,科技工作者对其广泛研究。1968年由美国4家工厂、英国3家工厂提供偶丝,由美国标准局(NBS)、英国物理研究所(NPL)和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共同研制它的新分度表。197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NBS、NPL和NRC共同研制的新分度表推荐为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镀锌钢板的耐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优良,它是当前金属镀层钢板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产品之一。 1936年波兰人森吉米尔设计的森吉米尔连续热镀锌机组在美国投产以来,钢板热镀锌工艺由单张镀锌发展到成卷连续镀锌,使热镀锌钢板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全世界镀锌钢板的产量已超过2000万吨/年。。随着热镀锌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机组速度不断提高,可达到350米/分,为冷轧-镀锌联合生产提供了可能性,美国于1978年建立了第一套冷轧-镀锌联合生产机组。近年新建的带钢热镀锌机组年生产能力超过七十年代  相似文献   

11.
依据英国BS7448断裂韧性试验标准,研究了超大板厚碳钢焊接接头的低温断裂韧性(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 .针对厚为95 mm和60 mm的钢板分别开发了埋弧焊(SAW)和药芯保护焊(FCAW)2种焊接工艺,并研究了低温服役条件下(0℃)2种焊接工艺焊接接头各区(包括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断裂韧性. 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样均满足最小特征CTOD值0.15 mm的要求.本研究结果可为厚95 mm的D36钢板埋弧焊和厚60 mm的D36钢板药芯保护焊焊接接头免除焊后热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23.什么叫宽厚钢板轧机?宽厚钢板轧机是指轧辊辊身长3m 以上的厚板轧机,也有称装甲钢板轧机的。因轧辊、牌坊、主电动机、以及使用原料都是轧机中最大的,故素有“轧机之王”的称呼。世界上第一台3m 以上宽厚钢板轧机是美国考特司维尔城留肯司钢公司于1906年建成投产的。70年代初,世界上共有120套左右。由于日本、美国、西德、意大利、英国及法国等国家厚板生产的不景气,许多宽厚钢板轧  相似文献   

13.
续军 《金属世界》1996,(4):28-23
<正> 1889年 法国工程师G.埃菲尔在巴黎建造埃菲尔铁塔。塔高300m,所用结构材料是法国用西门子—马丁炼钢法生产的钢材。 同年,匹兹堡的埃德加·汤姆森钢铁厂开始使用混铁炉。在铁水被倒入炼钢转炉中以前,经混铁炉混匀。这一设想最初是由英国的W.戴格顿提出来的,并于1873年获得了专利。混铁炉不仅能确保为炼钢转炉提供均匀的铁水而且还能提供一种除去杂质的机会。 1889年~1890年 曼尼斯曼兄弟建造了周期式(Pilger)轧机:先把钢坯用斜轧穿孔成为荒管,然后,在Pilger轧机上延伸制造成无缝钢管。此法称为曼尼斯曼法。 1889年~1924年 美国化学家、矿物学家克拉克及其同事完成了地球各洲大量岩石和矿物样品的化学  相似文献   

14.
<正> 1817年,德国人施特罗迈厄(F.Stronieyer)从碳酸锌中发现了一种新金属,并将它命名为cadmium(镉),因为镉是煅烧碳酸锌(希腊文写作cadmia)得到的。稍晚一些,1818年另二位德国人迈斯地耐尔(W.Maissner)和卡尔斯顿(K.Kerston)也独立地发现了镉。在此之前,德国医生卢洛夫(K.Roloff)首先发现市场上出售的氧化锌在煅烧后生成未知的化合物。 同年,瑞典贝采利乌斯在一家硫酸厂的硫酸沉淀物中发现一种未知  相似文献   

15.
《电焊机》2010,40(2)
2010年1月12~15日,艾美特焊接自动化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组织并联合美国林肯电气和英国META公司召开了"AMET精确控制埋弧焊接技术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韩国、印度及新加坡的焊接专家,中国核电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输变电、交通运输、钢结构等行业的领导、焊接技术权成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在欧美,从事制造供大批大量加工自动线的厂商有80多家,其中美国35家、西德25家 (不包括美国的分公司)、英国9家、意大利7家、法国4家以及其它几家。在最近的5~7年里,美国每年制造600~700条自动线(根据美国公布的材料,自动线中包括综合自动线和多工位组合机床单机)。在西德、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分别每年制造近300条自动线。1968年美国机械制造业中使用了2500条自动线,而到1973年则为10931条,其中包括5846台多工位组合机床(中央立柱式、回转工作台式和鼓轮式)。在新建和扩建的工厂中,自动线的投资占设备总投资的30%左右。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工艺国际会议(PRICM-2)于1995年6月18~22日在韩国庆州市现代宾馆召开,会议由韩国金属材料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美国矿山金属材料学会和日本金属学会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韩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英国、俄罗斯、新西兰、伊朗、德国和瑞典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400多人.会上发表论文439篇,其中宣读论文317篇,张贴122篇,会前还出版了会议文集.  相似文献   

18.
前言 国际锻冶师会议IFM (International Forgemasters Meeting) 是英国Sheffield锻冶师协会于1957年提出并组织召开的,此后就规定每三年或四年由参与国轮流主办.历届会议的地点、时间为:意大利(1961,1970,1991),法国(1963,1975),德国(1965,1981),英国(1967,1985),美国(1972,1994),日本 (1977),韩国(1997).本次为第14届,于2000年9月3日~8日在德国Wiesbaden举行,由德国钢铁协会(Verein Deutscher Eisenhuttenleute)承办,共有15个(含合作者)国家参加.大会报告5篇,会议学术报告76篇,共81篇.其中按第一作者算,德国35篇,日本12篇,美国、俄罗斯各5篇,韩国4篇,英、法、瑞典、澳大利亚各3篇,中国、意大利、捷克各2篇,波兰、印度各1篇.  相似文献   

19.
《铸造》2005,54(5):531-531
2005年3月29日至31日,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铸造工业高层论坛”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丹麦和瑞典等8个国家的21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代表172人(其中列席代表55人,特邀代表9人);国外代表44人(其中特邀代表3人)。  相似文献   

20.
<正> 2003年7月27日至8月1日,第八届国际先进材料超塑性会议(ICSAM—2003,8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uperplasticity in Advanced Materials 2003)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St.CatherineCollege)召开。与会代表共有126人,其中英国46人,日本36人,美国14人,德国4人,法国2人,西班牙7人,爱尔兰1人,俄罗斯3人,荷兰2人,以色列1人,瑞士2人,印度3人,墨西哥2人,中国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