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自由基清除剂与亚低温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和单独亚低温治疗,记录2组患者病情的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均好转,实验组患者的好转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对照组低。结论中药制剂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和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变化。方法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舒血宁、脑复康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2次/d,疗程为14d,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和28天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判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第7天、第14和21天的ESS有效率较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老年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1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31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和28天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判断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第7天、第14和21天的ESS有效率较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老年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选择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2组均给予拜阿司匹林、复方甘露醇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应用脉络宁,分别比较2组7d和14d的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组临床有效率为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1%(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7.
8.
《化工之友》2008,(2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丹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 100mL生理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连用2周;同时监测肝、肾功能及全身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5d。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5d,两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5)。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和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降纤酶治疗,疗程5d。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使用银杏达莫、奥扎格雷钠、小剂量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及输液治疗,脑水肿时给予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化工之友》2008,27(15):96-9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摘,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依拉达奉30mg 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共14d,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8天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scc)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22±7.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0±8.02)分。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率(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能减轻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ZHENG Qing-dan 《化工之友》2008,(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6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117例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医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以90d为试验终点时间。治疗组总有效率74.11%(83/112例),优于对照组的60.36%(67/111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2.
Kiyoshi Kikuchi Salunya Tancharoen Nobuyuki Takeshige Munetake Yoshitomi Motohiro Morioka Yoshinaka Murai Eiichiro Tanak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3,14(7):13909-13930
Edaravone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as a potent free radical scavenger,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treat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Japan since 2001. Free radic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 variety of diseases, such a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stroke. Therefore, free radicals may be targets fo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these diseases. Edaravone shows protective effects on ischemic insults and inflammation in the heart, vessel, and brain in experimental studies. As well as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edaravone has anti-apoptotic, anti-necrotic, and anti-cytokine effec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stroke. Edaravone has preventive effects on myocardial injury following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daravone may represent a new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fo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the setting of atherosclerosis, heart failure, diabetes, or hypertension, because these diseases result from oxidative stress and/or cytokine-induced apoptosis. This review evaluates the potential of edaravone for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over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conducted between 1984 and 2013. We propose that edaravone, which scavenges free radicals, may offer a novel option for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additional clinical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verify the efficacy of edaravone. 相似文献
13.
CHEN Jinxiong LIU Linxing ZENG Huanping People's Hospital of WuHua County Guangdong China 《化工之友》2008,(23)
目的观察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防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起病6~48h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和对照组(60例)仅行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4周前后作实验室检查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方面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应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川芎嗪注射液10 mL,1次/天,连续14天,静脉滴注);治疗组:银杏达莫20 mL,1次/天,连续14天,静脉滴注。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患者血浆vWF及血清hs-CRP浓度的变化,测定治疗前、治疗第30天的NIHSS评分,判定两组的疗效。结果:在治疗第14天,川芎嗪注射液组的vWF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14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川芎嗪注射液组hs-CRP浓度下降明显(P〈0.01)。川芎嗪注射液组治疗的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够直接降低血清vWF和hs-CRP的浓度,这可能是其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脑梗死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10d及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分析。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改善进展性卒中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ZHAO Jiquan ZHONG Yingze OU Weiqain WEN Haomao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China 《化工之友》2008,(17)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探讨超急性脑梗死时梗死区主要代谢物变化特点。方法经临床及常规磁共振诊断的31例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h内行病变及周边区1H-MRS检查,回顾性分析MRS资料,观察脑梗死区内及周边脑代谢产化合物产变化。结果梗死中心区、边缘区及对照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肌酸(Creatine,Cr)无显著性差异,中心及边缘区胆碱(Choline,Cho)相对升高,Cho/Cr增高,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29例梗死中心出现倒置乳酸(Lactine,Lac)峰,8例边缘区出现Lac峰,两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脑梗死中1H-MRS能无创性的反应梗死区脑代谢产物的改变,Lac出现是反应脑梗死的敏感指标,病灶边缘的波谱变化提示存在缺血半暗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脑水肿的治疗方案。方法对312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疗效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病程的恶化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与甘油果糖联用;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立其丁;小剂量应用甘露醇,滴速不能过快,疗程不能过长。以上方法能有效防治甘露醇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急性肾功衰竭,提高大面积脑梗死的总有效率,降低恶化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88例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各项指标。结果本研究中,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患者例数和总有效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清除自由基,使脑梗死区域缺血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功能得以恢复,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在脑梗死临床治疗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1例发病在6h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联合动脉溶栓组(组Ⅰ)共46例;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组Ⅱ)35例。联合组先静脉滴注尿激酶1万U/kg,再选择病变动脉给尿激酶0.5万U/kg;动脉组单纯病变动脉灌注尿激酶1万U/kg。术前及术后24h、3d、30d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缺损功能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溶栓24h、3d后ESS评分组Ⅰ为83±24,88±26;组Ⅱ为77±29,81±24;溶栓后3d、30dBI指数评分组Ⅰ为71.5±25.9,82.5±27;组Ⅱ为61.5±22.3,72.0±31.6,治疗后有效率:组Ⅰ为86.7%,组Ⅱ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分别有3例和2例患者溶栓后CT显示颅内出血征象,无明显差异。结论起病6h内,动静脉联合溶栓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溶栓疗效,安全性与动脉溶栓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