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1,(42):20-20
在光纤产品同质化日益加重的背景下,进一步增加新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可有效提升线缆企业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在产业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已经有较大突破,然而对于国内线缆产业而言,前期发展中在光纤光缆的核心技术上一直受到海外企业的技术封锁,技术发展步履维艰。国内的线缆企业多以加工制造光纤、光缆成品起家,而在光纤预制棒等上游技术上进展缓慢,面对光纤光缆价格  相似文献   

2.
6月23日是星期六,北京天气不错,人们走出家门,或到郊外溶入自然,或到超市购物,或在公园散心,都在尽情享受着周末的轻松。而在中国大饭店的多功能厅,来自信息产业部有关司局的领导、电信运营商和国内11家著名的光纤光缆生产企业的老总们放弃了周末休息,聚集在这里,讨论光纤光缆行业的发展大计。会议由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和《通信世界》杂志社共同主办。随着我国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这种形势下,光纤光缆作为电信网络建设的基本产品,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季节。业内人士可能印象很深,从1999年到今年5月,国内光纤光缆市场一直处于非常火爆的状态,所有的光缆企业都有一种面对市场的巨大需求而力不从心的感觉,好象市场成了一个喂不饱的无底洞。而作为光缆原材料的光纤,更是供不应求。既能生产光棒、也能生产光纤、更能生产光缆的企业,在这个火热的市场,潇洒的签单、潇洒的赚钱,着实让那些等着光棒的光纤企业、等着光纤的光缆企业眼红了一把。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有高潮就有低谷。从今年5月起,由于受美国经济减弱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光纤的需求不再强劲。国内的光纤光缆企业如何面对这种变化,规范整个产业市场,值得探讨。在这次...  相似文献   

3.
南方 《通信世界》2002,(35):14-14
在光纤光缆企业陷入价格战中不能自拔之时,一份“红头文件”有望给行业带来转机。上月中旬,在经过国家经贸委的批复同意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面向全国省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及有关电线电缆企业发出通知,对该会的前身—国家机械工业局于2000年发布的部分通信电缆产品行业平均成本作出大幅调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新发布的行业平均成本是目前光缆市场价格的两倍,因为现在的光缆价格已严重低于成本价。当某一行业出现无休无止的价格战时,理智的企业大都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方式谋求停战。以行业协会的名义进行干预是国内不少企业寄予厚望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与理性的一个坐标,所以我们有理由对之持乐观态度。同时,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是,行业价格自律在各行各业中不乏失败的先例,如何让光缆行业平均成本“功德圆满”,真正促成光缆业的良性发展,管理者与经营者都面临着不确定因素与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有关专家近日指出,以目前中国国内各大光纤光缆生产企业扩张的势头,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将会在明年开始出现供大于求局面,相关企业从宏观上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已刻不容缓。据测算,到明年,中国的光纤光缆生产能力将达到2000万芯公里。而实际上,去年全国光纤光缆的总需求量为800万芯公里左右,今年预计在1100万芯公里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长飞总裁徐锡州、烽火通信总裁吕卫平等业内权威人士指出,到2005年,国内市场光纤光缆将会严重过剩。届时,光纤的价格可能由现在的每公里35美元降至18美元。我国光纤光缆市场将供大于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传输》2007,(6):16-17
2001年,中国光通信市场从高峰跌落低谷。当时日、美拥有光缆产业的前端——光纤及光棒,虽然国内光缆企业众多,但上游光纤产业未能形成气候,国内大多光缆制造厂商“等米下锅”,中国光纤市场供不应求现象严重,光纤价格不断升高,远远高于其市场价值,这给当时中国通信建设带来巨大额外成本的同时又制约着中国通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2002~2003年,由于国外企业无序扩大产能及国际光通信市场的调整,国外光纤企业将大量剩余光纤向中国倾销,导致中国光通信市场加速滑落。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国内外光纤光缆行业的市场现状,介绍了我国光纤光缆“十五”发展目标以及国内市场需求,进而指出光纤光缆产业在我国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以来,全球光通信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行业疲软、效益低下。当一些企业纷纷陷入光纤、光缆的价格大战而无力自拔时,却有一家叫四川汇源的民营企业,在我国相对贫困的西部异军突起。在短短十年间,它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光缆小厂发展成为汇源集团,不仅  相似文献   

8.
过若干年后,当世界处于光纤数据通信的“变革之中的时候,人们回忆起往事时会说:“这些成就全是开始于1987年的”。1987年,是光纤局部网络迅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光缆制造厂家的产品出现过剩,引起光缆价格的急剧下跌,从而导致了光纤局部网络在经济上更富有竞争性。此外,光缆制造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光纤光缆产业已发展成为世界光纤光缆产业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更有蓬勃兴起的局面。然而,随着光纤市场的变化,光纤光缆产业也将出现新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在对光纤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以供行业内外有志之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1,(35):34-34
从今年光纤光缆的成本来看,整个行业都有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而光纤预制棒的量产更让线缆企业在成本方面占据优势。2011年线缆市场增长显著《通信世界周刊》:目前国内的光纤光缆市场情况如何,光纤光缆的价格及质量要求有哪些变动?雷建设:目前国内的光纤光缆的市场需求量在8000万芯公里以上,占全球需求总量的50%左右,今  相似文献   

11.
郑宏 《通信世界》2004,(4):16-16
当前,光纤光缆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令业界忧心忡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生产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新闻媒体广泛参与,多方联动,期望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产业环境。虽然以光纤光缆为主题的研讨会开了一次又一次,行业协会和媒体关于杜绝光纤光缆恶性竞争的呼声此起彼伏,光纤光缆生产企业的联合声明豪气万丈,政府主管部门对有效监管市场的决心越来越大,甚至做出了反倾销的调查,但是光纤光缆行业存在的问题依然很严重,一些新的光纤光缆项目继续上马,国外厂商把生产基地迁人我国,反倾销调查面临新的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国内光纤行业三次反倾销为背景,阐述了我国光纤行业光纤预制棒核心技术提升的重要性。基于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的现状,分析了光纤光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点,指出了国内与国外企业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论述了在历史机遇下我国预制棒制造工艺与设备研究需要提速升级,并给出了面对行业技术竞争的措施。最后对我国的光纤预制棒产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久违了的“供不应求”近年来,光纤光缆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供大于求,与此相伴的是光纤光缆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迅速下降,生产企业利润微薄,大量企业面临生存考验。在市场的严冬里,一些企业陆续停产、转产或者贱卖,而更多的企业在低迷的市场中坚持,等待冰雪融化之后春天的到来。久违的春天似乎真的来了。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内光纤光缆市场需求增长,一些光缆企业开始陆续拿到订单,而目前光纤光缆市场已经表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的机器昼夜连轴转,到现在为止,公司不仅没有库存,而且还有几十万芯公里的订单没有交货”,中…  相似文献   

14.
韦乐平 《通信世界》2007,(25B):23-24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的发展历史,是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冲破国外的技术封锁,一步一步发展壮大的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得到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中国运营企业的充分信任和支持,企业不断的产品技术创新,使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处于领先水平,不仅产品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且品种多样,可完全满足我国光通信市场的需求,在中国移动通信产业20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光纤光缆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通信世界》2007,(25):28
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20年中,我国光纤光缆行业也是波澜起伏,既孕育机遇,又充满挑战.一方面,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临近以及北京奥运、西部大开发的牵引、村通工程的深入开展和FTTH市场的逐步启动,公网运营商对光纤光缆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专网用户在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带动下,光纤光缆用量增速在一定时期内甚至会大于公网,给光纤光缆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6.
《通信世界》2007,(24):27
中天科技作为中国光缆企业走向世界的代表,在国际市场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但在发展中,中天越发感觉到光纤光缆行业与相关的通信设备行业相比在一些政策上处于劣势,这不仅影响产业发展,也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7.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既有起步阶段的引进吸收、合作开发,又有国内研究机构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既有行业高速发展的喜悦,也有2001年以来整个行业低迷的痛苦。30年的艰苦奋斗,30年的创新发展,走过而立之年的中国光纤光缆产业总体上显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为未来光纤光缆产业的升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9月15日~17日,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线电缆分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电缆光缆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光电线缆分会、富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富通集团协办的"第三届中国通信光电线缆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光纤光缆三十年大会"在浙江富阳隆重举行,会议同期还举办了"2007中国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及FTTH发展研讨会"、"《中国光纤光缆30年》首发式暨辉煌业绩报告会",表彰了10家"最具影响力企业"和30位"中国光纤光缆30年风云人物"。大会不仅得到了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我国通信线缆行业相关企业的广泛响应。针对我国光纤光缆产业30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当前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对促进产业发展应当努力的方向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第三届中国通信光电线缆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光纤光缆三十年大会"既是中国光纤光缆产业的一次庆功盛典,又是一个推动产业升级,谋求光纤光缆产业更高发展目标的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8.
黄芬 《通信世界》2002,(30):52-53
2002年的中国光纤市场跌入低谷,需求仅有约800~900万公里,按200元/公里的光纤价格计算,中国光纤和光缆市场只有约50亿(光纤20亿、光缆30亿)的产业规模,而中国仅光纤生产企业就有11家,而且这个数目可能还会增加,上规模的光缆企业有50多家,这么多企业分食区区50亿的产业,惨烈竞争自然不可避免。而且经过近1年的市场竞争,虽然中国的光纤光缆市场早已伤痕累累,光纤光缆企业已是苦不堪言,但国际光纤巨头们依然不想放过这块“诱人的蛋糕”,正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这个“火力”集中的战场,可以预见,2003年的中国光纤光缆市场依然是水深火热。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传输》2007,(5):30-33
前言:当前光缆行业状况 在国内光纤光缆产业中,“供大于求并严重过剩”是2002年至今长期存在的现象。据统计,2002年国内光缆产能4500万芯公里,需求为1000万芯公里;供大于求3.5倍;2005年需求攀升至1400万芯公里,产能为4100万芯公里左右,供大于求2倍。尽管供需差异在缩小,但从2002年至2005年光缆价格却一路下滑。以GYTA-24B1为例,2002年~2005年,平均价格由340元/芯公里降到220元/芯公里,下降幅度35%,整个产业呈现微利甚至亏损局面,大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20.
纵观国内外比纤光缆行业形势,中国的光纤光缆在市场规模和生产规模上已居世界前列,光纤接入网的建设和3G的大发展都促使光纤光缆企业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国际竞争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为保持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光纤光缆企业就必须从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生产开拓,提高国际化战略和精细化管珲等策略去实现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保持企业的永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