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在北京举行的Optinet China 2009(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宣布,推出业界首个下一代PON(10GEPON、10GGPON和WDMPON)全系列解决方案。该方案顺应未来接入网络的发展趋势,秉承“一次构建,平滑演进”的设计理念,采用先进的分布式业务处理技术,融合了接入和汇聚功能,  相似文献   

2.
《电信网技术》2009,(6):62-62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的Optinet China2009(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宣布。推出业界首个下一代PON全系列解决方案。该方案顺应未来接入网络的发展趋势.秉承“一次构建,平滑演进”的设计理念,采用先进的分布式业务处理技术,融合了接人和汇聚功能,为新业务的生成和QoS保证提供了智能引擎,显示了华为在PON领域的领先实力。  相似文献   

3.
下一代PON接入技术的领先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多媒体、互动等为主要特征的宽带业务高带宽、综合化等新需求的驱动下,以及宽带网络光纤化的趋势下,PON技术已成为目前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探讨最炙热的技术领域。经过早期APON/BPON时代的探索,PON技术逐渐发展成近几年处于同一代技术的GPON和EPON两大标准阵营,  相似文献   

4.
《通信世界》2008,(37):I0002-I0002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欧洲宽带论坛(Broadband World Forum Europe 2008)上发布了业界首款大容量1.28T核心层智能波分产品OptiX OSN 8800、全业务接入边缘波分产品OptiX OSN 1800和10Gbit/s GPON样机,并宣布扩展其中IPTIME (IP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for Multi-play Experience)解决方案为固定和移动融合统一承载方案。  相似文献   

5.
6.
光速接入未来——3G时代的全业务PON接入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信网技术》2009,(5):67-69
面对2009年中国3G的快速发展,如何借此契机,推动全业务接入的进一步开展,构建3G时代的全业务网络,从而在电信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成为国内运营商日益关注的焦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光速接入未来》一文介绍了华为3G时代的FTTx PON全光接入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各业务场景的不同需求,真正实现了“融合与创新”的全光接入网络。作为国内运营商的紧密合作伙伴,华为在FTTx领域已积累了深厚的网络及设备经验,并且凭借其在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端到端的整网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全球应用经验共享,华为将携手运营商一道推动3G时代的全光宽带网络“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电信网技术》2006,(12):42-45
未来的通信网络对设备的带宽、容量、QoS保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是挑战。设备厂商从网络的容量、覆盖、部署、业务和演进几方面综合考虑,帮助运营商来增加已签约用户的ARPU值并吸引更多的低端用户入网,实现网络价值的最大化。未来的通信网络将更加注重客户需求与技术发展,围绕客户来提升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和增加运营收入,网络也将具有高性能、全网快速灵活部署和进入全IP时代等重要特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所撰《迎接移动通信宽带化时代》一文介绍了华为高性能端到端HSPA解决方案、EnerGGSM解决方案、EV-DO Rev.A解决方案和WiMAX 16e移动宽带解决方案,向我们展示了华为应用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2亿多移动用户的成功经验。本文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未来移动通信向宽带化迈进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信网技术》2008,(11):47-4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日前在“200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宣布,同时支持10G GPON和10G EPON,成为业界第一家同时支持10G GPON和10G EPON技术的设备厂商。新技术的推出可充分满足未来超宽带业务发展的需求,推动下一代光接入技术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PON网络演进及烽火解决方案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网络融合是接入网发展的终极目标,无源PON技术具有高带宽、全业务、易维护等多方面的优势,促使其成为网络融合进程中的主流技术,在三网融合趋势下被众多的运营商选择。本文拟从PON网络发展现状,PON技术演进方向,运营商网络需求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PON网络的发展趋势,最后就烽火FTTx特色解决方案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通信》2009,(12):53-5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目前宣布,在2009年亚洲通信展(CommunicAsia)上业界首家发布面向分组的MSTP演进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现有MSTP平台开发,兼容现网,面向未来3G/LTE承载,实现TDM向分组传送的平滑演进,有效保护运营商投资。  相似文献   

11.
梁忠辉 《电信技术》2010,(12):79-81
1接入网市场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集团用户的需求由传统的数据传输发展到目前数据、语音、视频综合接入。视频等新业务快速应用对接入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另外运营商担当了集团客户接入网的建设工作,因此需要从可运营、可维护、可管理的角度来思考接入网的建设模式。接入网尤其是大客户专网市场有以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讯世界》2009,(3):44-45
烽火通信EPON系统是三网合一的光纤接入系统,属于新一代综合接入系统,是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一种电信级宽窄带一体化接入设备。它有效的将数据网、电话网和电视网三者的接入融为一体,采用多业务传送技术,提供统一的网络和业务管理。以一个统一的综合接入平台接入、汇聚和传送多种业务到各种宽窄带网络中。  相似文献   

13.
邓春胜 《电信技术》2011,(12):80-81
1PON市场现状 ITU-T和IEEE两大标准组织已经完成xGPON1(10G bit/sGPON,以下10Gbit/s简称10G)和10G EPON的标准制定工作,为GPON、EPON的下一步演进提供了方向。运营商在规模部署10G PON之前必须对光纤接入网的中长期发展进行全面考虑,以确保光纤接入网的持续平滑演进。  相似文献   

14.
演进     
2000年以来,“光进铜退”、FTTx成为网络建设重点,2001年EPON和GPON出现孰优孰劣的纠结,2004年EPON率先有了试验点。而到2009年时,EPON、GPON均支持1:64分光比,运营商将两者作为主要接入技术,并计划尽快解决共平台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信网技术》2011,(10):25-25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日前正式发布业界首个多制式SON解决方案——SingleSON,致力于实现多制式、多层网络的自动化管理控制,并提升运维效率,保障终端用户体验,支持面向未来的平滑演进。 SingleSON解决方案从效率、体验和演进3个方面帮助运营商解决多制式、多层次网络的运维问题。它可以在网络的整...  相似文献   

16.
彭虎 《通信世界》2009,(11):I0024-I0024
目前,建设超带宽的全光PON接入网络,成为各运营商在3G时代ALL—IP网络建设和全业务运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1,(19):27-27
WDM技术可满足未来光纤接入网高带宽、多业务、低成本、平滑演进的需要,目前已得到运营商和系统厂商的认同。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宽带网络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运营商宽带建设中,光纤接入网正成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目前全球运营商都在积极推进基于PON技术的光纤接入网建设,在未来的几年内,仅在中国,可以预见将有上亿根光纤进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8.
《电信网技术》2014,(3):67-67
正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在圣克拉拉举办的OpenNetworkingSummit2014大会上,集中发布了其SoftCOM未来网络架构下多个关键SDN(软件定义网络)解决方案和技术成果,包括基于SDN的IP与光协同解决方案,基于SDN的NG-VN(下一代虚拟网络)解决方案,首个电信级SDN流量算法引擎(FlowEngine),及已在数据中心进行应用的POF协议技术等,展现了华为在SDN网络演进中的全面领导地位。在SoftCOM愿景框架下,华为积极参与国际SDN/NFV标准化工作,致力于推动SDN/NFV技术在电信网络各个层  相似文献   

19.
《电信网技术》2011,(5):91-91
近日,中兴通讯在"亚洲宽带论坛"前一天发布了"下一代家庭网络解决方案",首次在业界提出将传统家庭网关的业务端和接入端分离的理念。基于这种理念,同时采用Inside  相似文献   

20.
1移动回传网络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接入到移动网中,随着终端接入速率的加快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流量迅速增加。根据CiscoVNI的预测,移动互联网流量在2012-2015年间将增长600%,2015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将达到75EB,相当于190亿张DVD的容量,其中视频流量在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占比在2011已经是50%,预计2015年将达到66.4%(如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