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栩 《通信世界》2009,(17):I0039-I0039
目前,业务网络核心呈现大颗粒趋势,作为核心网大颗粒承载的关键技术之一,面向未来的WDM网络真正的挑战不仅在于处理电信运营商的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而且还需提供真正的灵活的光网络管理。在新业务的驱使下目趋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新的WDM技术来支持灵活的、任意方向的光路调度,因此在光网络中提供易于使用的网络调度、服务供应、执行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操作管理维护(OAM)将变得十分重要。为了充分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最大化产品竞争优势,上海贝尔的零接触光层技术(Zero-Touch Photonics)在支持一整套自动化和监控系统功能上,除了提供竞争优势,更主要的是为电信运营商随时随地在其网络中提供带宽。  相似文献   

2.
OTN(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OTN通过G.872、G.709、G.798等一系列ITU-T的建议所规范的新一代“数字传送体系”和“光传送体系”。OTN将解决传统WDM网络无波长/子波长业务调度能力、组网能力弱、保护能力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为满足GE/2.5 Gbit/s/10 Gbit/s等大颗粒数据业务的传送需求,并降低网络建设成本,IP Over WDM成为近期各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技术之一.IP Over WDM又名光因特网,它是由WDM系统和路由交换组成的数据通信网络,其核心是充分利用WDM技术引入的巨大传送带宽和高速路由器交换机的强大交换能力,在IP层与光层之间合理地实现流量工程、保护恢复、QoS和网络管理等优化配置,构筑一种简单高效的网络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前,光传送网的带宽不再是光网络发展的主要矛盾,设备的稳定性、多业务性,组网的灵活性,网络的智能性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未来WDM系统将主要围绕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展开,而OXC和OADM主要用于实现灵活、可靠的波长路由配置以及有效的网络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WDM与IP业务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WDM光网络的结构以及联网技术的演进过程,对如何实现IP直接over WDM,发挥WDM光传送网的巨大带宽优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MPLS与GMPLS是解决当前IP层与光层的融合以及跨层管理问题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传送网体系结构中,SDH和WDM是分属于不同逻辑“层”的系统,它们之间是客户层/服务层之间的关系。WDM系统管理的传输资源是波长光通道(带宽、信号格式不确定),SDH系统管理的传输资源是VC-4(12)通道。WDM网络提供的光通道可以直接支持各种业务网。从WDM技术角度看,SDH和其他业务网一样只是它的客户信号,所以SDH和其他业务网的网管系统都应独立于其承载层──WDM网管系统,WDM网络管理系统应与SDH彻底分开。1WDM与SDH网管系统的关系SDH和WDM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建立在光纤这一物理媒质上,利用光纤作为传输手段的…  相似文献   

7.
WDM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是本世纪末光纤通信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WDM技术利用单模光纤的宽带低损耗特性,采用多个波长作为信息载波信道,各信道在一根光纤内同时传输。与单信道系统相比,密集波分复用(DWDM)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系统的通信容量,充分利用了光纤的带宽,而且具有扩容的灵活性和路由选择的灵活性等诸多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对WDM技术都进行了重点研究,新技术和新设备层出不穷,相应的光网络组网形式也随之不断改变。  相似文献   

8.
OTN技术标准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概述 OTN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PDH系统到标准化的SDH系统。在OAM和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WDM系统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容量的问题,但是WDM系统同时暴露了光层管理和光层组网能力方面的劣势,即基本只能依靠原有SDH系统的一些字节等实现。是否能够通过光层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全光通信网络一直是光通信界梦想的终极传送网络,  相似文献   

9.
目前WDM光网络普通用户大量的一般业务请求数目及波长通道带宽的不断增加极大的增加了网络中电层和光层设备的处理负担,增加了网络成本。对低速电信号复用到高速光通道进行优化,减少网络电层设备的使用,降低网络成本的业务疏导(TrafficGrooming)技术成为目前光网络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WDM光网络中的业务疏导问题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光传送网(OTN)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文玉 《通信世界》2008,(35):16-17
随着高带宽数据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传统基于SDH结合WDM组网模式的缺陷逐渐凸现,构建新型光传送网络的需求日益明显。OTN技术作为一种源于继承SDH和WDM优势的光电结合组网技术,是目前满足面向新型传送业务驱动的最佳光网络传送技术,而OTN技术如何应用自然也成为目前业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网络是一个资讯爆炸的网络.随着数据服务量的激增,这种发展在带来巨大成效的同时也给现实中的传送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给传统传送网络提出了明确的革新和发展的要求。实际需求迫使传统网络向下一代能支持多信道、高容量、可配置、智能型的网络演进。在这种演进过程中,点到点的WDM系统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具备了WDM能力之后,光传送网络第一次拥有了在光层直接交叉组网的能力。而现代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各种新技术纷至沓来,这些新技术使得我们在设计和能力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主要分析WDM光电解耦的原理,介绍广东广电网络进行异构电层统一光层测试及统一电层异构光层测试成功的基础上,在省骨干网传输平台进行基于光电解耦的异构化组网,目前运行良好,证明基于WDM光电解耦的异构化组网方式可行。  相似文献   

13.
WDM全光网络是目前光纤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把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常用的分层结构分析方法引入对WDM光网络的研究之中,提出了WDM光传送网的分层网络结构模型,并对主要的光通道层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网络电信》2009,(5):74-75
目前,业务网络核心呈现大颗粒,作为核心网大颗粒承载的关键技术之一。面向未来的WDM网络真正的挑战不仅在于处理电信运营商的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而且还需提供真正的灵活的光网络管理。在新业务的驱使下日趋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新的WDM技求来支持灵活的、任意方向的光路调度。因此在光网络中提供易于使用的网络调度、服务供应、执行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操作管理维护(OAM)将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光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干线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干线网络的建设现状来看,WDM系统基本以点对点架构为主,还不能称为网络。随着IP业务的迅猛发展,运营商对WDM从单纯地追求点到点的高传输带宽转向了能够实现多颗粒级别的灵活汇聚、调度和管理。建设一个安全、高效、灵活的大容量光网络成为必然,而选择何种技术成为当前网络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输网发展过程出现的基于光通信技术的SDH(同步数字系列)、WDM(波分复用网络)和OTN(光传送网),文章对比研究它们的帧结构、功能分层以及整体传输系统,指出SDH基于其完善的帧结构在管理维护上的优势,WDM(波分复用网络)具有大容量的特点,但是只有OTN在整体结构上集成电层、光层的两者优势,容量大并且管理功能强,是基于光通信技术的传输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WDM全光网络是目前光纤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把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常用的分层结构分析方法引入对WDM光网络的研究之中,提出了WDM光传送网的分层网络结构模型,并对主要的光通道层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谷涛 《信息通信》2012,(4):238-239
WDM技术已经在光通信网络普及应用,以DWDM为代表的WDM技术已占据了各大网络干线和本地网骨干层网络.DWDM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光纤网络的通信容量,系统容量达到1.6T的波分复用系统已经稳定应用于通信网络.但传统DWDM技术基于光域的信号复用和处理,注定了它在组网能力和业务调度上的先天缺陷.3G网络的发展,宽带数据业务蓬勃发展,OTN作为海量业务带宽的新型传输技术以其可管理易调度的特点,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代传送网技术的首选.本文站在光通信网络工程的角度,简要分析了DWDM和OTN技术的异同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网络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通信》2008,10(9):95
日前,英飞朗推出全面实现交换功能的密集波分(WDM)系统Infinera DTN。该系统基于具有革命意义的光子集成(PIC)技术,能对整个光层实现全数字业务接入,为组网提供最大程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光传输网络的广泛应用,WDM设备承载业务的特点越来越朝着多类型、大容量的方向发展,由此所引发的网络生存性需求就倍加引起重视,加之与传统的电层保护技术相比较,WDM设备的光层保护技术具备快速、高效、透明的特点,目前针对WDM光网络建立完善的光层保护机制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