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计算机     
<正> 1946年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诞生以来,1956年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即产生,1965年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试验成功,1970年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宣告投产。八十年代以来,有关国家在研制第五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正> 一、引言 电子计算机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在四十年里,电子计算机已经历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这样经久不衰地飞跃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  相似文献   

3.
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4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诞生;50年代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产生;60年代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试验成功;70年代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宣告投产;80年代以来,有关国家在研制第五代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人工智...  相似文献   

4.
通常按元件将计算机划分为代,电子管为第一代、晶体管为第二代、集成电路为第三代、大规模集成电路为第3.5代、超LSI为第四代、第五代计算机是指90年代将出现的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将采用什么样的元件现在还很难肯定,但人们已  相似文献   

5.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是与其选用怎样的元器件构成数字逻辑电路紧密相关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的三个发展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各类计算机已研制成功,现在正从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向完善的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方向发展。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功能和机器的可靠性,而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本身,无非是在几毫米或十几  相似文献   

6.
明星片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正式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并一直服役到1955年。它共使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达30吨,占地下70平方米,每小时耗电140kW,每秒钟能计算5000次加法。这50多年来,人们根据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的变化,把它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研制成功到五十年代后期这一阶段一般称为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5年-1965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5年-1975年),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 一、苏联计算机现状和发展动向 Ⅰ.ESI系列 苏联的第一个集成电路计算机是Nairi-3,属于第二代到第三代过渡的机器。第三代计算机最有名的是苏联和东欧五国共同研制的统一系列计算机,即ESI系列,也叫Ryad Ⅰ系列。  相似文献   

8.
创刊贺词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杂志创刊,我代表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和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表示热烈的祝贺。自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以来,还没有任何科学技术象计算机那样以极高的速度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在应用上以极大的广度向各个方面渗透。同时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生那么深远的影响。由于发展迅速,差不多每十年就要换代。按硬件的观点,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到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至八十年代已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目前正计划发展九十年代的第五代计算机系  相似文献   

9.
<正> 一、LSI技术促进计算机事业发展 计算机所采用的元器件对于计算机分代具有重大意义。计算机第一代使用的是继电器、电子管(速度为10ms~500ns);第二代是变参数元件、晶体管(速度为500~10ns);而第三代则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始使用IC(Inter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目  相似文献   

10.
1975年 Amdahl 公司推出了470v/6计算机,该机首次使用了每片100门的 ECL 门阵列电路于主机的逻辑设计并获得了成功。随后,世界上的主要计算机厂家相继推出门阵列机器,取代以往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的三代或三代末升算机。以1979年 IBM4300系列问世为标志,世界进入了第四代机称雄的时代。此后大约经过了五、六年的延迟,我国计算机界便面临着四代机的严重挑战。我们在三十年里所积累起来的设计、制造和调试计算机的经验和手段,多数已经过时。在三十年里我们并没有积累为设计、制造和测试第四代计算机产品所必须的设计自动化工具(即 DA)系统,我们面临着攀登第四代技术这样一个巨大的台阶。本文试图从介绍第四代工程技术开始,进而讨论四代机的设计阶级划分以及各个阶段所需的 DA 工具。同时,试图描述这个工具系统的概貌,并探讨如何逐步建立这样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前言 DJS 180系列计算机是我们所当前研制成功的第三代向第四代过渡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系列。它的逻辑结构、系统配置、型谱系列、功能特性跟美国DEC公司的PDP11系列计算机基本相同。在技术设计上,它的软件不但可以做到和PDP11系列计算机完全兼容,而且它的19″标准机柜完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IEC装架尺寸系列标准。因此,软盘插箱、CPu插箱等硬件的上架、组装,同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自问世以来,先后经历了三个时代,目前已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并正在向第五代前进。计算机的组装技术,作为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之一,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并趋向于复杂与高难度,与集成电路一起,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计算机是一种大型电子设备。因此其组装技术也属于电子组装技术的范畴。过去习惯称其为“结构”,常常与“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混淆。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其领域已远远超出机械设计的范畴,因此还是称“组装”为宜。电子组装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还没有一个恰当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过去已研制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计算机,现在是三代半计算机,将要出现的是第四代计算机。但是,从计算机市场角度来看,今后要考虑的“计算机的代”,将不是像过去从电子管到晶体管那样的纯技术性的换代,而  相似文献   

14.
宜课 《电脑校园》2003,(12):21-21
第二十回另类电脑异彩纷呈 创新世纪浪遏飞舟电子计算机从问世以来,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的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基本原理上,当代计算机一直遵循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而其主要的技术实现手段,除第一代电子管机器外,则是硅芯片制造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采用二进制和程序存储式的冯·诺依曼体系和硅芯片技术都分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或障碍。计算机将如何继续向前发展,成了摆在计算机科技人员面前的大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界一批“先知先觉”的人士,一直致力于研制原理和技术上…  相似文献   

15.
由于当今的用户很需要计算机来处理大量政府、工业、大学等部门的行政、管理事务而不得不使计算机采用第四代程序语言.然而一些厂家号称的所谓第四代语言却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第四代语言的性质. 从现在开始在近几年内第五代语言将会被广泛采用,这些语言一般被认为是PROLOG,LISP和其他的人工智能语言. 作者的观点趋向于用统一的标准来定义前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语言,这个标准就是语言的数据结构,用它来作为区分语言的代的标准. 本文将回顾第四代语言产生发展的源由和过程,并且清楚地定义第四代语言主要的特性,然后对第五代语言的特性也给予简洁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正> 自世界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在美国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进展异常迅速,如今已发展到第四代,第五代也已进入开发的最后阶段。但就计机“智力水平而言,第五代计算机充其量也只相当于一个幼儿,而第六代计算机则是具有与人脑相似功能的智能计算机。可以这样说,计算机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的更替,最主要的变化是速度提高、耗电减少、体积缩小,但仍然需要在程序控制下工作,以数据处理的方式处理信息,与人类大脑的信息处理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第六代计算机则将具有直观判断和不完整信息处理的能力,它工作时无需编制任何程序,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而且计算机软件开发是一个十分重要又十分高级的过程,是一份需要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需要专业人才的辅助配合,同时也需要安全技术作为最重要的保障,因为安全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已经经历了四代的发展历程,从电子计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时代,再从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这一路的发展表现出了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同时这也为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自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以来,微电子学技术便以迅猛异常的速度向前发展。小规模中规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不到10年,而大规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也不到10年,现在已发展到巨型规模集成电路。目前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已日臻完善,集成电路芯片的应用也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中,因而对当代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了不可估计的作用,特别是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集成度不断提高,因而给电子系统带来了功能多、可靠性高、速度快、功耗低、寿命长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这样就极大地推进了整个电子技术的革新和普及,并使它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以及家用电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跃发展,集成电路系统的芯片设计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线路系统工程师和广大科技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为了推广集成电路技术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概貌、芯片中的基本电路形式和设计方法、适当给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和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已摆在本刊面前,为此我们组织并开辟这个专题讲座。本讲座共分十讲。第一讲微电子技术概况;第二讲NMOS 集成电路基础;第三讲NMOS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结构特性;第四讲NMOS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第五讲CMOS 集成电路基本单元电路;第六讲CMOS 集成电路的主要设计问题;第七讲VLSI 芯片设计技术;第八讲VLSI 计算机辅助设计;第九讲NMOS 芯片设计实例“零中频QPSK”解调器”;第十讲超高速砷化镓集成电路综述。本讲座第一~第四讲和第七~第十讲由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刘以暠付研究员撰写,第五、六讲由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总工程师张建人教授撰写。由于时间仓促,有部分稿件内容早已成形,所以讲座内容可能不够全面或有些缺陷,这只能在今后有机会时以单篇形式给予介绍,以弥补其不足。欢迎广大读者对本讲座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七十年代未期,世界上开始出现了第四代语言。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有上百种的第四代语言在应用。再加上形形色色的加速开发的工具,那就更多了,形成了缤彩纷呈的局面。第四代语言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方面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缓解了长时间持续的软件危机,为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20.
第四代计算机是指用VLSI和LSI器件作逻辑电路的计算机。太极2220系列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一种系列机。它与DEC公司的MicroVAX—Ⅱ型计算机兼容,属于微型化的超级小型机。在结构上组装密度高、体积小、外形美观,结构设计是太极2220系列计算机研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从设计思想、结构特点谈起,介绍太级2220系列计算机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案及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