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非织造布超声波粘合技术众所周知,非织造有的粘合技术主要包括针刺法、热轧法和化学粘合法。针刺法是利用针刺机上的刺针在蓬松无强力的纤网上往复穿刺作用而将纤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紧密度和强力的非织造布。它是靠针刺作用使纤网中纤维与纤维之间发生的缠结和摩擦力而加固...  相似文献   

3.
非织造布性能测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非织造布产品如何才能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广大非织造布用户对产品有什么要求?如何才能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增加销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非织造布制造商和经销商重点研究的问题.非织造布的应用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其次才是价格.常常有这种情况,用户对产品的价格、装船期、包装和其他款项都比较满意,但后来对产品说明书中的某些条款和测试数据产生疑意,从而中断了合同.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买擦布的用户会用样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介绍了非织造布在工业三个主要用途:过滤材料、土工材料和防水材料方面的开发应用,并对这三种用途的材料结构和性能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国际上非织造布梳理机的发展情况及我国的差距,提出了发展我国新型高产梳理机的看法和设想,并介绍了胶南纺织机械厂研制、开发的生产非织造布用高产梳理机。  相似文献   

7.
方平 《非织造布》1995,(4):42-45
本文概述了国际、国内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论述了匪织造布在各产业用途中的产品特点、性能、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最后,针对产业用非织造布的发展提出了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介绍了土工布平面渗透特性,模拟土工布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平面渗透试验,并依数据对土工布平面渗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王华强 《纺织导报》2012,(7):156+158-159
絮胎、毡呢及无纺织物,在原料选择、加工方法、外观形态及用途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和相异性。本文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探讨了它们的海关归类编码。  相似文献   

12.
陈庆军 《非织造布》2006,14(2):23-26
介绍了应用于非织造布印花的技术及工艺,对非织造布印花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杨长辉 《非织造布》2006,14(2):38-42
介绍了起绒针刺非织造布的应用及其生产技术,并对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研制的SVN-Ⅱ-250绒毛针刺机的技术优势进行了介绍,说明了研制具有优良性能的起绒针刺非织造布设备是满足不断发展的非织造布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缝编法非织造布的生产技术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生产缝编法非织造布的代表机型的生产技术要点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介绍了其产品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可冲散湿巾是一种丢入抽水马桶不会堵塞抽水马桶桶身及整个室内、室外和城市下水道系统,且在环境中可实现自然降解的一种消费产品。其首先应设计成小尺寸,此外还需使用可生物降解纤维生产出既有一定湿强又具有可分散性的专用非织造布。本文介绍了当前这一领域,特别是欧美地区满足可冲散性湿巾加工的非织造布技术现状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非织造布技术及设备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发展双组分及复合非织造布技术及设备具有良好的前号。  相似文献   

17.
湿法成形非织造产品现今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这种工艺需要将原材料打碎成纤维,浸没于水中,然后在斜网部成形.本文介绍了Andritz Kiisters(安德里兹寇司德)公司neXformer wetlaid湿法成形机技术.安德里兹寇司德湿法成形生产线技术提供绝大部分应用领域的完整生产线方案,从浆料制备到neXformer湿法成形机到烘干、后整理和卷绕等.  相似文献   

18.
熔喷法非织造布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博 《非织造布》2006,14(5):9-11
介绍了熔喷法非织造布设备、原料等方面的近期发展情况,说明了只有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才能使熔喷法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松香非织造布的开发及研制过程,对松香非织造布性能进行测试,说明了松香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介绍了细旦非织造布的4种生产方法,即纺粘、熔喷、闪蒸纺和静电纺,从技术特征、产品性能与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当今国外细旦非织造布技术进步的趋势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提高国内非织造布行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