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产生的背景、半主动悬架执行机构—可调阻尼减振器的发展现状和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并指出性能价格比和可靠性是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防爆轮胎     
王元荪 《轮胎工业》2007,27(8):498-498
由唐亚鸣申请的专利(专利号CN1718456,公开日期2006-01-11)“防爆轮胎”,提供了一种爆胎紧急充气技术。该防爆轮胎由外胎、常用内胎、备用内胎、钢圈、气体发生器(或储气腔)、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组成。由于增加了备用内胎及其充气控制装置,在爆胎的瞬间备用内胎能够迅速充气,缓解了爆胎后车辆的不稳定性。该防爆轮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加质量小的特点。防爆轮胎$杭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王元荪  相似文献   

3.
正申请公布号:CN 112429008A申请公布日:2021年3月2日申请人:江苏大学发明人:周海超、陈青云、梅烨等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轮胎垂向力估算系统及其估算方法。该系统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胎压传感器、轮胎接地角度估算模块和轮胎垂向力估算模块。轮胎接地角度估算模块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轮速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估算轮胎接地角度值;  相似文献   

4.
赵敏 《轮胎工业》2011,(10):602-602
由江苏大学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101710027A,公开日期2010-05-19)"车辆轮胎非线性动态特性监测系统和方法",涉及的用于车辆轮胎非线性动态特性监测系统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轮胎气压传感器、轮胎温度传感器、轮胎转速传感器、车速传感器、通讯模块、信  相似文献   

5.
随着车辆行业的不断发展,充气橡胶轮胎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率越来越高。为了降低爆胎的发生率,世界各大轮胎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安全性能优异的非充气安全轮胎,本文针对这些非充气安全轮胎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为国内非充气安全轮胎的研发及轮胎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赵敏 《轮胎工业》2012,(4):205-205
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 101722930A,公开日期2010—06—09)“一种汽车轮胎防盗系统”,涉及的汽车轮胎防盗系统包括至少1个固定在底盘悬架上的行程开关、车身控制模块和报警系统。其中行程开关可以检测连接轮胎的摆臂相对底盘悬架的运动情况,行程开关正常状态下是断开的,当摆臂相对底盘悬架的距离超过设定尺寸时行程开关发送电信号到车身控制模块,车身控制模块驱动报警系统报警,从而有效防止车轮被盗。  相似文献   

7.
《橡胶科技》2022,(11):568-569
申请公布号:CN 115031999A申请公布日:2022年9月9日申请人:天津久荣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发明人:陈崇乾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轮胎失效检测系统,包括转鼓、轮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机械滤波器装置、振动信号采集模块和信号分析检测系统。转鼓安装在耐久试验机的传动轴上,轮胎安装在耐久试验机的轮轴上,且轮胎的表面贴紧抵触在转鼓的外表面,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耐久试验机的轮轴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车辆悬架系统模糊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磁流变液和磁流变阻尼器的研究基础上 ,以磁流变阻尼器作为半主动控制元件组成模糊半主动悬架系统。运用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等方法对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模糊半主动悬架进行了研究。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 ,设计的模糊半主动控制算法可对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悬架实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马晓 《轮胎工业》2014,34(3):191-191
正由吉林大学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103353402A,公开日期2013-10-16)"多工况轮胎力学特性测试车及测试方法",涉及的多工况轮胎力学特性测试车包括4个分别通过转向支架连接在车底盘上的电动轮运动单元,设置在车底盘上的控制台、电池、非接触速度传感器、惯量测试单元,通过调整滑台设置在车底盘上的重块。每个电动轮运动单元包括轮毂电动机、转向伺服电动机、车轮转向角传感器、轮胎六分力传感器、装置被测试轮胎的轮胎连接盘和车轮支架。车轮转向角传感器、轮胎六分力传感器、非接触速度传感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现代轮胎经销商》(www.moderntiredealer.com)2018年6月25日报道:AteqTPMS工具有限公司发布了一项专利技术Sync-ID,设计用于标准化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传感器信息传递到车辆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方式。公司称该创新技术使用了独特的、原配胎辅助车载诊断系统(OBD)回转程序,可用于所有装  相似文献   

11.
轮胎对汽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轮胎老化、过度磨损、胎压异常、轮胎外伤等原因造成的爆胎事故却屡屡发生,轻则车辆报废,重则危害驾乘人员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高速公路42%的交通事故是爆胎造成的,160公里以上时速发生爆胎的死亡率近100%。爆胎成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12.
这种多内胎式免爆轮胎,由外胎和数个内胎组成,各内胎按顺序排列在外胎内,并均有各自的气门芯,形成独立的气囊,各个气门均与一个总的环形气门相连。车辆在行驶时,如遇有尖物刺伤轮胎时,或轮胎内气压过高,只能使某一个(或几个)内胎漏气或爆胎,而其它内胎迅速补充漏气内胎的空间位置,继续承担压力,保持车辆平衡,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免去补胎的麻烦,也不会发生爆胎而引发的事故,确保交通安全。多内胎式免爆轮胎  相似文献   

13.
马晓 《轮胎工业》2013,33(4):219-219
由刘成保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202573665U,公开日期2012—12—05)“外置轮胎爆胎防事故装置”,涉及的外置轮胎爆胎防事故装置包括支撑圆盘和橡胶圈,支撑圆盘与轮毂一侧面固定,橡胶圈定位于支撑圆盘外环面。当轮胎爆胎时,支撑圆盘支撑橡胶圈,使其替代轮胎,以保证车辆继续正常行驶,避免因爆胎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提高了行驶安全性。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的特点,安装时不必破坏轮胎本身结构,适合装配于各种车辆轮胎。  相似文献   

14.
李静萍 《轮胎工业》2017,37(3):141-141
<正>由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公开号CN 106004223A,公开日期2016-10-12)"无气轮胎及汽车",涉及的无气轮胎包括橡胶胎面和轮辐。轮辐包括轮辐外圈、轮辐中圈、轮辐内圈、外辐条和内辐条。橡胶胎面套装在轮辐外圈上,轮辐外圈通过外辐条与轮辐中圈固定连接,轮辐中圈通过内辐条与轮辐内圈固定连接;轮辐外圈与外辐条之间铺设有防积水层。本发明能够防止车辆高速行驶时爆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  相似文献   

15.
<正>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压力监测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利用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轮齿(tooth)数据识别轮胎上附着的轮胎压力监测(TPM)传感器的位置的方法。本发明利用了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轮齿数据根据轮胎状态而具有各车轮不同变化量,从轮胎压力监测传感器的旋转感知传感器测量的车轮的位置角度信息推定车轮的轮齿数据,比较推定值与实际测量值,认定为轮胎  相似文献   

16.
正申请公布号:CN 113296552A申请公布日:2021年8月24日申请人:江苏大学发明人:孙晓强、胡伟伟、吴鹏程等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考虑轮胎纵滑力学特性的汽车纵向速度跟踪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确获取轮胎非线性纵滑力学特性试验数据,完成轮胎纵滑力学特性分段仿射辨识;(2)构建包括轮胎纵滑力学特性分段仿射辨识模型在内的汽车纵向动力学系统正向数学模型;(3)设计汽车纵向速度分层式跟踪控制策略,上位控制器输出为汽车期望纵向加速度,  相似文献   

17.
正申请公布号:CN 112182477A申请公布日:2021年1月5日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梁冠群、危银涛、杜永昌等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轮胎侧向力辨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轮胎行驶过程中的侧向加速度;将侧向加速度和轮胎的垂直载荷输入至轮胎侧向力辨识模型,得到轮胎的侧向力;  相似文献   

18.
英国排在前三名的轮胎经销商表示,他们已经考虑在替换市场推广TPMS。TPMS(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轮胎气压监测系统)利用安装在轮胎里的压力传感器(发射器)测量轮胎内压,并对各轮胎气压进行显示及监视。当轮胎气压太低或有渗漏时,系统会自动报警,从而避免爆胎事故。  相似文献   

19.
炎炎夏日之下,一辆汽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忽然一声巨响,车辆失去控制冲向路边——这是爆胎了。这种危险隋景不是虚构的,而是在现实中时有发生的。拒不完全统计,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而其中爆胎一项就占其中的70%。  相似文献   

20.
研究车辆稳态回转对轮胎热-力耦合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操纵稳定性测试前采用稳态回转暖胎时,定回转半径、不定车身侧向加速度工况下较定车身侧向加速度、不定回转半径工况下的轮胎整体温升梯度和幅值波动大;车辆稳态回转时,轮胎温度变化对车身侧向加速度波动非常敏感,左转向车辆车身侧向加速度增大与右侧轮胎分配负荷呈正相关变化,在复合侧偏侧倾作用下,能够加剧轮胎温升;暖胎引起轮胎温度的变化改变轮胎侧偏和纵滑等力学特性响应,造成非线性滑移区滞回幅值不稳定,易导致车辆操纵稳定性测试数据的重复性变差,进而对车辆动力学仿真验证和模型调整带来困难。本研究结果可为整车测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