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9,(7)
为研究陕南中低煤级煤的孔隙结构特征,采用低温液氮实验测定6个煤样(Ro,max为0.66%~1.58%)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孔径分布等参数,对吸附回线进行分类,并讨论煤变质程度与煤中微孔孔隙发育特征的关系,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和小孔;BET比表面积与微孔孔容正相关,且随煤变质程度增大而减小;L1型和L2型孔隙系统主要为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但L2型孔隙系统存在部分墨水瓶孔和少量开放性孔;L3型孔隙系统由2部分组成,在较小孔径范围(<4nm)以一端封闭的不透气性孔为主,在较大孔径范围(> 4nm)以两端开口的开放性孔和墨水瓶孔为主;吸附回线存在滞后环的分形维数较不存在滞后环的分形维数要高,微孔孔隙表面粗糙度较高、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早期受冻环境下复合抗冻剂、受冻时间以及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水化进程、水化产物以及孔结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受冻时间越长,对早期强度发展的影响越大,强度越低,微观结构越不利于性能的发展;复合抗冻剂对水泥水化进程、孔结构分布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水化硅酸钙凝胶增多,Ca(OH)_2的量减少,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降低,多害孔减少,无害孔增多;矿物掺合料在有激发剂存在时可对水化进程和孔结构分布进行改善,减少具有局部脆弱缺陷结构的Ca(OH)_2出现,促进团聚状凝胶的形成,并细化孔径,减少多害孔,提高早期抗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研究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基于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及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TG)等测试手段,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细观损伤规律及微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加载过程中,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试件上部分断面的CT平均数变化较小,下部分变化较大、损伤严重.试件的破坏过程分为压密、扩容、裂纹扩展及破坏4个阶段,损伤过程表现出塑性特征,这源于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低强度、低弹模的力学性能.乳化沥青与黏土不参与水泥水化,破乳后的沥青包裹水泥颗粒,减缓了水泥早期水化速度;后期水化迅速,结构逐渐致密,部分沥青与Ca(OH)2,C3S,C2S及钙矾石等水化产物相互镶嵌.  相似文献   

4.
通过压汞试验,测试了普通模板与透水模板工艺成型混凝土的孔结构,用体积分形维数揭示了试样距表面不同深度处各自孔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试验获取的材料孔隙率P和相应孔径r的函数关系——lg(1-P)~lg(r/R)曲线均有拐点,显示试样存在大孔和微孔2个无标度区域,可获取不同的体积分形维数;透水模板试样微孔段体积分形维数提高显著、阈值孔径减小且孔结构改善效果由表层到内层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固态碱组分碱矿渣水泥抗硫酸盐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固态碱组分碱矿渣水泥在硫酸盐侵蚀条件下的耐久性能。结果表明,固态碱组分碱矿渣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远高于硅酸盐水泥,其原因在于其水泥石具有较小的孔隙率和合理的孔径分布,并且水泥的水化产物中不含抗硫酸盐性能差的Ca(OH)2和高碱性水化硅酸钙。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热重分析(TGA)及其微分(DTG)定量测定β-C_2S各龄期水化试样中的结合水量,并区分出不同状态的结合水,由此揭示出β-C_2S水化产物包括:300℃以下脱水的水化硅酸钙(C-S-H)凝胶;300~420℃左右脱水的类似C_2SH(A)的水化硅酸钙;450℃左右脱水的Ca(OH)_2;还有一个850℃左右脱水的水化硅酸钙相。将TGA与前文所述的QXRD方法相结合,就能定量地求出各龄期β-C_2S的水化程度,Ca(OH)_2含量、水化硅酸钙总量与平均组成、以及β-C_2S的水化速度。实例测定表明:B_2O_3稳定的β-C_2S水化速度高于Ca_3(PO_4)_2稳定的β-C_2S。后者在60天之内水化速度几乎相同,类似于一级化学反应控制的过程,水化硅酸钙平均组成为C_(1.75-1.80)SH_(2.20-2.35);前者的水化还受到扩散控制,水化硅酸钙平均组成为C_(1.70-1.75)SH_(2.2-2.4)。β-C_2S的结晶度、密度及晶粒尺寸的差别是造成QXRD定量分析回归方程及水化活性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比了多种水泥基材料在碳酸水加速侵蚀前后的抗压强度、材料内部的物相迁移和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碳酸水侵蚀后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发展受到限制,Ca(OH)2和CaCO3含量同时降低,孔径粗化且有害孔的比例增大;以水化硅酸钙凝胶和Ca(OH)2为主要水化产物的胶凝体系最容易受到碳酸水的侵蚀,且Ca(OH)2含量越高,水泥基材料抗碳酸水侵蚀的能力越弱;以钙矾石为主要水化产物的胶凝体系抗碳酸水侵蚀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为定量化表征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太原组海陆过渡相页岩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对5件页岩进行了低温液氮吸附等实验测试,应用FHH模型计算了分形维数并讨论了其影响因素。依据孔径大小可以将分形维数划分为2个阶段(孔径≥4nm和孔征<4mm),结果表明:页岩样品孔隙呈现出较强的分形特征。1)孔径≥4nm时的孔隙分形维数D2高于孔径<4nm时的孔隙分形维数D1;大孔径孔隙类型与形态多样,孔隙复杂程度更高。2)分形维数D1随微孔、介孔比例及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增加而呈现出增大趋势,随BET比表面积、平均孔径、脆性矿物质量分数、宏孔比例、TOC增加呈现减小趋势,随镜质体反射率(Ro)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D2随BET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宏孔比例、黏土矿物及脆性矿物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出增大趋势,随微孔、介孔比例增加呈现出减小趋势,与TOC相关性差,随Ro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碳化对碱矿渣水泥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碱-矿渣水泥水化产物中不存在Ca(OH2)且碳化比较严重的现象,选择水玻璃作为碱组分,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可变真空扫描电子电镜(SEM)研究了碱-矿渣水泥浆体的碳化产物和微观形貌,结合氮吸附方法分析了碳化对碱-矿渣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碱-矿渣水泥浆体碳化导致的孔隙溶液Ca2+浓度降低由水化硅酸钙(C-S-H)凝胶脱钙补偿,碳化生成的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存在;碳化后,C-S-H凝胶的钙硅比降低,浆体的比表面积增大,平均孔径降低,而累积孔体积的变化与水玻璃的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炉矿渣微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渣微粉是将炼铁高炉排除的水淬矿渣(根据用户要求可填加石膏和少量助磨剂)经超细粉磨而得到的一种粉末状产品(高炉矿渣必须符合GB/T203—1994《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规定标准)。高炉矿渣微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具有超高活性,其中活性的SiO2、Al2O3与水泥中C3S和C2S水化产生的反应进一步形成水化硅酸钙产物,填充于水泥混凝土的空隙中,大幅度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致密度;同时将强度较低的Ca(OH)2晶体转化成了水化硅酸钙凝胶,提高了水泥和混凝土的强度,显著改善了水泥和混凝土的一系列性能。高炉矿渣微粉比表面积一…  相似文献   

11.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2.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3.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张霞 《山西建筑》2012,38(2):123-125
通过了解运城市区的气候特征、地表水含量及排水现状,总结出市区排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市区排水工程规划思路,以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市区排水系统,实现市区洪水、雨水、污水的安全有序排放。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理想塑性、脆性拉裂两种破坏后性状对应桩体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进行了分析比较,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可以更好地反映桩体弯曲破坏后抗弯及抗剪承载力的降低。对于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表明,路堤荷载、桩体材料弹性模量不同时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失稳时桩体的破坏模式并不相同,当桩体弹性模量、路堤荷载较大时,桩体发生受拉弯曲破坏,需考虑桩体的脆性拉裂破坏后性状以描述桩体抗弯、抗剪承载力的降低以及不同位置桩的连续破坏。  相似文献   

20.
镇江市大市口广场设计构思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梅娟 《中国园林》2002,18(3):31-32
通过对镇江市大市口广场总体设计布局及功能分区设计构思的分析,强调城市广场功能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娱乐、休闲及活动,以人的需求为准则,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