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冷却水温度低于设计湿球温度时,获得低温冷却水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工程说明冷水机组与冷却塔组合工作方式满足了工艺要求,且具有某些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轻烧氧化镁(LBM)作为一种补偿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温降收缩的膨胀剂,其膨胀性能与氧化镁水化密切相关。水工混凝土冬季施工常常要用到早强剂,甲酸钙(CF)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早强剂。关于早强剂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很多,但是缺乏关于早强剂对掺膨胀剂水工混凝土膨胀性能影响的研究。通过测定凝结时间、水化热、线性膨胀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结合XRD和SEM微观表征,系统地研究了CF对LBM水泥基材料水化及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中,掺CF抑制LBM的水化,延缓了其凝结。然而在水泥基材料中,CF加速了LBM的水化,提升了其膨胀性能。XRD和SEM分析显示,掺入CF促进Ca(OH)2和C-S-H凝胶生成,从而加速了MgO的水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水泥-锂渣浆体的水化程度, 采用高温煅烧法测试各龄期的化学结合水, 结果发现:水泥-锂渣浆体的化学结合水量随龄期的延长而增加, 水化3 d和7 d时能达到水化90 d时的60%和80%。高温养护、碱激发、高温和碱激发均能提高锂渣复合水泥基材料早期的化学结合水量, 最高可达3~4倍, 提高的幅度依次为碱激发和高温养护>碱激发>高温养护>标准养护。高温和复合环境养护也能提高水泥的水化程度, 1~28 d内, 锂渣掺量在40%以内时, 水泥水化程度相对指数(ψ值)均大于1;掺量为60%时, ψ值均小于1。综上, 高温养护、碱激发、高温和碱激发均能提高锂渣和水泥的水化程度, 高温和碱激发复合作用时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碱以不同碱金属离子存在形式和结合不同阴离子存在形式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特性的影响,并基于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微结构及组成,分析对比了碱与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根据碱存在形式的不同,碱对水泥基材料水化特性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而碱在改变水泥水化产物结构和组成的同时,水化产物也有选择性地对碱进行吸收固化,进而使水泥基材料表现出不同宏观性能。分析结果同时说明将水泥基材料中的碱含量以当量碱含量考虑存在一定不足,为精细化控制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碱存在形式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水泥水化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时变演化规律,基于周期性边界条件,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水泥水化数值分析模型。引入中心水泥颗粒的未水化水泥层、水化产物层和空气层的受干扰程度3个参数量化表征了水化过程中水泥颗粒之间的干扰效应,考虑水泥矿物组分、水灰比、粒径分布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分析了水泥水化度、孔隙率、水化产物随龄期的发展变化规律。结合Papadakis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水泥水化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方法。采用标准碳化试验方法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研究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本文提出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对研究混凝土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早强组分已不能满足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其长龄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堪忧,且现有早强剂的低温(尤其是5℃)早强性能有限,低温下作用机理及其对混凝土耐久性影响的研究比较缺乏.以无机盐CB,LB,三异丙醇胺和纳米SiO2四组分制备无碱、无氯、不含SO42-的低温早强剂,并研究5℃低温下早强剂的性能、适应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将水泥在CO_2环境中进行搅拌、成型和养护,对水泥水化、水化放热温升和硬化水泥浆体强度进行了测试,通过强度测试分析,研究了全程CO_2养护对水泥水化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CO_2环境中进行搅拌和水化,可促进水泥在初始水化期的水化,使水化过程第一放热峰峰值温度提高,第二放热峰峰值温度略有下降。与标准养护条件相比,在CO_2环境中全程养护导致其28 d抗压强度有所下降,下降幅度高达20%。 相似文献
8.
9.
朱鹏飞;余熠;石研然;蒋林华;储洪强;徐菲;徐宁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4,41(1):183-189
为了研究葡萄糖酸钠对大掺量石灰石粉水泥浆体水化行为的影响,采用等温量热测试、X射线衍射测试、热重测试研究了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进程、水化产物种类与含量的变化;并采用相边界成核与生长模型探究了葡萄糖酸钠作用下大掺量石灰石粉水泥水化产物成核与生长机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能够延缓大掺量石灰石粉水泥的水化,减少水化产物的生成,从而降低其水化程度;另外,葡萄糖酸钠能够降低水化产物早期成核与生长的速率,减小水化产物早期在相边界成核与生长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早强剂对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的影响,采用现场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分析.文中对添加早强剂和不添加早强剂水泥搅拌桩的最终成桩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采用四搅四喷(湿喷)工艺进行施工时,淤泥区域成桩连续性较一般,早强剂对成桩连续性影响较小;通过桩芯强度对比可知,水泥搅拌桩(湿喷+早强剂)早期强度(28 d)较低. 相似文献
11.
锂盐渣作为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掺合料 ,首次成功地应用于四川金华电航桥工程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有效地解决了特细砂地区水工混凝土施工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 ,为采用特细砂浇筑水工混凝土积累了经验。锂盐渣混凝土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较高的抗冲耐磨性能、良好的抗渗性能、早期微膨胀性能等 ,可广泛应用于水电工程、公路、停车场、城市街道、飞机场跑道、水池、高层建筑物地下室等 ,其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盛术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8(3):63-65
由于青藏高原冻土区一些河水中的矿物盐含量较高,普通配合比已经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掺用外加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该文以青海省柴达尔至木里地方铁路DT6标段为例,简述了低温早强抗冻融耐腐蚀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的选择和试验过程,并通过钢筋锈蚀、氯离子含量、硫酸钠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以及减水率、含气量和抗压强度比等试验,选定了适合高寒地区施工的高效低温耐腐蚀外加剂。实践表明,在特殊地域或具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时,掺加合适的外加剂,施工效果良好。外加剂的掺入,提高了混凝土抗冻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满足了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铁矿渣粉和石灰石粉混合料、Ⅱ级粉煤灰、磨细火山灰作为掺合料均具有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微集料效应和形态效应,都具有良好的活性,但在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能等方面有所不同。通过对掺三种掺合料的水泥胶砂、混凝土性能进行全方位的比较,粉煤灰水化热低、后期强度高、减水作用好;TL混合料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发热量大;磨细火山灰水化速率快,强度低。社会经济、环保层面上,TL混合料、粉煤灰均为工业副品,利用工业副品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保意义。磨细火山灰是利用天然火山灰岩磨制而成,属于天然建筑材料,利用它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5.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是由其内外的温差和温度变形而产生的,故在施工阶段控制温差和温度变化是防止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主要手段。其主要措施有: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严格控制浇筑温度;加强中期和初期通水;表面养护和保温等。统计资料表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温度裂缝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磷渣掺和料对水泥水化热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磷渣对混凝土水化热和绝热温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磷渣对水化热的影响机理。认为在水工大体积混凝土中采用磷渣掺和料是减少水化热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有效措施,提出了推广磷渣掺和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与磷矿渣对水泥水化热及胶砂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单掺粉煤灰和复掺磷矿渣与粉煤灰(PF料)对水泥水化热及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水化热随粉煤灰和PF料掺量的增大而降低;与纯水泥相比,掺粉煤灰或PF料的水泥7 d水化热降低百分率均低于掺合料(粉煤灰、PF料)替代水泥的百分率;复掺PF料的胶砂抗压强度比单掺粉煤灰高,且PF料对延迟放热峰值出现时间比粉煤灰好。 相似文献
18.
国外混凝土早期强度及各强度参数间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外有关混凝土早期强度研究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着重介绍国外研究者在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规律、混凝土强度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动力荷载条件下的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的超早期强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恶劣施工环境或养护条件对聚氨酯密封胶工作特性的影响。利用室内试验,通过人为控制温度,对低温环境、冻融过程、低温固化以及使用界面剂等明渠混凝土衬砌伸缩缝止水材料施工工况进行了模拟试验。考察分析了止水材料的破坏形式、黏结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密封胶遭遇冻融过程,或在低温环境下养护固化,其工作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在低温潮湿环境下固化和冻融对聚氨酯密封胶与基材的黏结强度影响显著,工程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对于不利(恶劣)的特殊施工环境,使用界面剂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