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改性单基发射药装药的内弹道特性,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了能够表征改性单基发射药燃烧特征的双气源项内弹道模型,制备了样品并进行了30mm火炮的内弹道试验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合.通过模型计算,深入讨论了浸渍剂含量及分布、浸渍深度等因素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当浸渍含量分布函数为右抛物线类型时比左抛物线类型最大膛压降低了3MPa,初速提高了10m/s,实现了在较低最大膛压下更高初速的期望;浸渍深度在计算中出现临界值,当浸渍深度大于外层厚度的0.6倍时,能够得到初速增加而最大膛压不增加的内弹道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埋头弹火炮的更优性能,基于2次点火及火药程序燃烧控制技术,建立了埋头弹固体随行装药内弹道零维模型。针对某埋头式榴弹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的初速、膛压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数值分析了加载随行装药后多参数变化对埋头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大膛压不变的条件下,随行装药可提高炮口初速6%; 随行装药量、燃速系数及点火延迟时间三者合理优化匹配,才能实现最佳的内弹道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调节发射药的燃气释放规律,采用溶解法制备了表面微孔结构三基发射药,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发射药样品的微观结构;通过密闭爆发器试验研究了其静态燃烧性能;用材料试验机及冲击试验测定了其力学性能;以155 mm火炮研究了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原药相比,表面微孔结构三基发射药燃烧压力上升快,常温下燃烧结束时间缩短3.2 ms;初始动态活度值高,燃烧渐增性比原药低;在点火燃烧初始阶段表观燃速变大,后期燃速与原药基本一致;表面微孔结构三基发射药的力学性能有较小幅度的降低,其中,常温下降低幅度最大,抗压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分别降低了2.98 MPa和0.35 kJ·m-2;减装药炮口初速提高13.9 m·s-1、全装药炮口初速提高15.0 m·s-1,膛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模块装药的装药设计,深入分析单模块装药的内弹道稳定深层机理,针对单模块装药模块药盒的不同装填位置及药盒破碎后火药颗粒的散布状态对压力波等内弹道特性的影响规律展开研究,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建立模块装药一维气-固两相流内弹道模型,采用MacCormack差分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其内弹道参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对模块药盒初始位置距膛底距离为0,100,200,300,400和500 mm的6种工况下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及分析对比,发现模块药盒不同初始装填位置对内弹道特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模块药盒离开膛底距离增大,膛内最大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弹丸初速也先提高后降低,在药盒初始位置距膛底100 mm时达到最大压力和最高弹丸初速;对模块药盒破碎后药粒在膛内的均匀散布、线性散布和后堆式散布等3种状态下的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表明,药粒的均匀散布与线性散布对内弹道参量影响不大,而药粒的后堆散布会延长整个燃烧过程,同时降低膛压峰值和弹丸出口速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单基药的内弹道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有效提高弹丸初速的途径,以6/7单基发射药为基础,采用浸渍-钝感两步法工艺,制备了不同钝感厚度的改性单基发射药,分析了改性单基发射药的能量水平、燃气生成规律、温度系数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并以30mm火炮为武器平台,进行了内弹道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内弹道试验验证,通过提高单基发射药能量、控制燃气生成规律以及降低温度系数等途径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弹丸初速,与基础单基发射药相比,制得的改性单基发射药样品MSP-6/7-1、MSP-6/7-2在不增加膛内最高压力的基础上,能够使得弹丸炮口初速分别提高4.27%、5.41%。  相似文献   

6.
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建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液体发射药技术应用于迫击炮,针对液体药侧喷结构,在考虑迫击炮基本装药燃烧过程,并计及活塞气室气孔对燃气的节流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模型。数值模拟了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过程,分析了活塞气室气孔、喷射启动压力、喷射孔面积、液体发射药装药量等结构参数对迫击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气室导气孔面积、喷射孔面积对各腔室的压力及弹丸初速影响较大; 液体发射药装药量对初速提高有明显作用,通过匹配系统结构参数及装填条件,在不增大最大膛压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初速。该文所建模型将为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结构优化和样机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新型发射药在身管附加装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身管附加装药的类压力平台增速效应,采用了在弹道枪炮身管上安装附加药室的试验装置。其主药室装药采用6/7-XDGZB高能硝胺发射药,附加药室装药采用4/1-XDZJ高能发射药。密闭爆发器试验和内弹道试验结果表明:6/7-XDGZB发射药具有起始缓燃性,4/1-XDZJ发射药具有速燃和渐减燃烧特性,两者配合在膛内燃烧,在最大膛压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初速从空白装药(传统的单一装药,没有附加装药)的981m.s-1提高到附加装药的1063m.s-1,提高了82m.s-1,增幅为8.4%,示压效率由0.47提高到0.58。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求23 mm航炮榴弹引信炮口炸的原因,分析了23 mm航炮榴弹及其引信、发射装药与内弹道的特性,讨论了23 mm航炮榴弹的安全距离,估算了发射药残渣的飞行特性。发射装药在膛内不能完全燃烧,会有一部分残渣飞出。所配用的弹头触发引信炮口保险距离短,灵敏度高,连发射击时引信在炮口附近撞上此前某一发的发射装药残渣,就会引起炮口炸。解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改进发射装药设计使其在膛内燃烧完、延长引信延期解除保险距离和改善引信钝感度性能。  相似文献   

9.
蒋俊君  陆欣 《弹道学报》2021,33(4):45-50
为研究火炮烧蚀磨损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基于烧蚀磨损理论,建立了经典内弹道模型和火炮烧蚀模型。针对某火炮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的不同磨损量条件下启动压力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数值分析了多参数变化对火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身管烧蚀磨损会导致弹丸速度和火炮膛压减小; 增大装药量后,随着身管磨损量增大炮口相对初速减退量减小; 增大火药力后,随着磨损加剧炮口相对初速减退量增大; 全装药条件下,射弹数达到约420发时,炮口初速相比于新炮下降了7.53%,达到身管报废标准,此时身管报废。  相似文献   

10.
刘佳  马忠亮  代淑兰  肖忠良  程山 《兵工学报》2015,36(8):1569-1573
在内弹道方程组基础上,结合数学偏导方法,推导出内弹道修正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以5.8 mm步枪为武器研究平台,计算5.8 mm步枪装药量、弧厚、弹头质量的修正系数。结果表明:对5.8 mm步枪初速及最大膛压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装药量、球扁药弧厚、弹头质量。装药量在靶场试验中具有较精确可控性,用统计分析法仅对得到的发射药尺寸及弹头质量对5.8 mm步枪初速影响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分析显示发射药尺寸较弹头质量对初速影响更为敏感,与理论计算结果相一致。从而得出改进发射药尺寸偏差是提高5.8 mm步枪射击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膏体冲压发动机输送及调节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膏体冲压发动机的输送及调节特性,从发动机工作原理出发设计了推进剂输送及调节试验系统,针对所采用的膏体富燃料推进剂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工作条件下膏体富燃料推进剂的流动特性与幂率流体非常接近,可采用幂率流体层流流阻计算公式对试验管路内的流动损失进行估算,误差小于3%。通过增压压力较小的调节可获得较大的推进剂流量变化,具有调节系数大的特点,调节的响应时间随着推进剂粘性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13.
硼粉改性对推进剂工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HAAKE粘度计测定硼粉/丁羟简单体系和实验推进剂药浆屈服值和表观粘度,研究了硼粉的处理效果和处理硼粉BS对硼含量为35%-40%实验配方药浆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处理硼粉BD、BW、BT和BS系列中,BS的处理效果最好,处理工艺稳定。用处理硼粉BS制成的实验药浆具有较好的可浇性、流平性和适用期。实验药浆的流体特征,在出料初期2—3h内呈Casson或Bingham流体,有显著剪切稀化和明显的静止结构恢复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LP1864单滴在700℃~850℃环境下蒸发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定量测试了液滴直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和蒸发常数,并提出一个单滴蒸发的简化模型,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黄洪勇 《弹道学报》1998,10(2):19-24
研究了低温感高能硝胺包覆药的力学性能,界面粘接性能,定容燃烧性能和内弹道性能。实验结果说明,高能硝胺药经包覆之后力学性能及燃烧增面性都有提高,包覆层与基药之间的界面粘接性能优良,满足低温度系数发射药的技术要求,并取得 了“零梯度温度系数”的弹道效果。  相似文献   

16.
155mm火炮全等式模块装药的可行性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5mm火炮全等式和不等式两种模块装药的结构和弹道性能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全等式模块装药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解决途径做了详细的讨论。分别从理论和实验结果方面证明了全等式装药的可行性,认为国内155mm火炮可以通过采用混合装药和低温度系数装药技术实现模块装药的全等。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速摄影和热电偶测温方法研究了HY911和OTTO-Ⅱ两种液滴在高温(700-850℃)环境下着火,燃烧的特性,定量测试了液滴着火延迟期,生存期,着火温度和平均质量燃速。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OTTO-Ⅱ液滴比HY911液滴易于着火,但燃速比HY911慢得多。  相似文献   

18.
双基和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栋  李上文 《兵工学报》1997,18(1):42-45
提出了双基和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机理,建立了双基和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模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的公式可定量地再现平台燃烧的超速、平台和麦撒现象全过程,且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高压密闭爆发器试验,研究了低温感高能硝胺发射药的定容燃烧特必,分析比较了其包覆前后的燃面变化规律,火炮射击试验结果表明,包覆处理后的高能硝胺发射的弹道性能具有明显的低温感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钝感固体推进剂的研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张琼方  张教强 《含能材料》2004,12(6):371-375
介绍了研制钝感推进剂的几种途径:采用低感度的含能粘合剂和增塑剂、低感度的硝胺化合物、新型高能氧化剂、降低推进剂固体组分的粒度和缺陷及其他的钝感方法。并简要介绍了HTPB、NEPE及HTPE等钝感推进剂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