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慢应变速率法对X60管线钢进行模拟土壤和真实土壤的应力腐蚀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可知:X60管线钢在模拟高pH值和低pH值土壤溶液以及真实土壤中慢拉伸都产生应力腐蚀。这3种介质产生的应力腐蚀都存在敏感应变速率范围,远离该范围,产生应力腐蚀的敏感性下降。同时,运用灰色理论计算灰色关联度对3种腐蚀介质敏感性进行了数据分析。试验结果和灰色理论分析表明:X60管线钢在3种介质溶液中的腐蚀敏感性依次为土壤1NNa2CO3+1N NaHCO3NS4。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矩形缝隙模拟构型研究X100管线钢在鹰潭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自制的Ag/AgCl微型电极测定缝隙内不同位置的电极电位及氯离子溶度,研究材料在缝内的腐蚀倾向.实验结果表明:在腐蚀时间120 h内,浸泡时间的延长,缝内电极电位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缝内氯离子浓度在缝隙底端逐渐增加,且增加幅度由缝口到封底逐渐增大,缝底氯离子浓度可以达到模拟溶液氯离子浓度的3倍.缝内腐蚀产物为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动电位极化、交流阻抗技术、失重法研究了X80管线钢及焊缝在库尔勒土壤模拟溶液中腐蚀行为,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和金相显微镜(OM)对腐蚀产物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金属腐蚀电位逐渐上升,电极表面的腐蚀产物层越来越厚,母材的腐蚀速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焊缝的腐蚀速率呈现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金属电极表面内层的腐蚀产物膜Fe3O4对基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减缓了X80钢及焊缝的腐蚀速率。当浸泡后期(30d)时,焊缝的产物膜因大量脱落而出现裂纹,有利于溶液中Cl-等腐蚀性离子的侵入,加速局部腐蚀的进行。相同浸泡时间下,焊缝的腐蚀程度高于母材,这是由于焊接过程使焊缝组织结构产生了不均匀性,导致焊缝晶界处的晶格畸变能和活性偏高,耐腐蚀性能差。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所产生土壤质地差异大的工况条件,因氢引起的管道腐蚀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基于极化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研究了充氢的X65管线钢在格尔木、大港站、大庆站、拉萨站4种模拟土壤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种土壤溶液中,X65管线钢的开路电位随着充氢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不同充氢条件下的X65管线钢在格尔木、大港站、大庆站、拉萨站4种模拟土壤溶液中的极化曲线都只表现出活化溶解状态,而未出现活化-钝化转变区,腐蚀电流密度越来越小,腐蚀速率越来越慢.对EIS进行拟合得出电荷转移电阻Rct随充氢时间t变化规律,Rct在4种土壤溶液中大小依次为格尔木<大港站<大庆站<拉萨站,与极化曲线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在CO2增采(CCS?EOR)环境下,研究了X70管线钢在不同CO2压力下的腐蚀开裂行为及其机理。 使用高压反应釜及模拟采出水溶液,对现场环境进行了模拟;通过电化学实验,研究了X70管线钢在CCS?EOR环境下的腐蚀速率与腐蚀机理;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研究了模拟环境下X70管线钢的腐蚀开裂行为;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CO2压力下X70管线钢的腐蚀开裂机理。 结果表明,X70管线钢的腐蚀速率随着CO2压力的增加而增加;X70管线钢表面产生的腐蚀产物膜不能保护金属基体,而且加剧局部腐蚀;在腐蚀产物膜的影响下,CO2压力的增高使X70管线钢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X70管线钢腐蚀开裂同时受金属表面裂纹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SEM,EDS,XRD及失重法研究了X70管线钢在不同含水量的苏里格大气田土壤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钢的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水的质量分数为10%时腐蚀速率最大;通过对腐蚀形貌的观察发现,X70钢为不均匀腐蚀;EDS和XRD分析显示X70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铁氧化物(Fe2O3,Fe3O4).  相似文献   

7.
8.
对X70管线钢现场实际焊接工艺下的焊接接头,采用显微镜、电化学方法及失重法等方法和手段对母材、焊缝、热影响区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在海水中的极化曲线、腐蚀速率的测试,研究焊接接头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研究表明,X70管线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组织不均匀,实验室模拟海水环境下的电化学行为、腐蚀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在海水腐蚀过程中腐蚀电位和腐蚀速率会发生变化,热影响区(HAZ)与母材及焊缝形成电偶腐蚀,接头腐蚀以点蚀为主.  相似文献   

9.
X70钢在鹰潭酸性土壤中的应力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不同的阴极保护电位下,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和电化学方法研究X70钢在水饱和鹰潭土壤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为酸性土壤地区的X70钢管线的腐蚀防护提供基础参考数据.结果表明,X70钢在实验所用的酸性土壤环境中能够发生穿晶应力腐蚀裂纹(TGSCC);SCC萌生与外加保护电位有关,外加电位较高、X70钢完全受阳极过程控制时的SCC敏感性较低;外加电位较低、X70钢受阴阳极混合电极过程控制或完全受阴极过程控制时均能发生SCC,且其敏感性随外加电位的降低而增加,且完全受阴极过程控制时的SCC敏感性大大高于其它情况.  相似文献   

10.
海洋环境下的油气管道(X52管线钢)极易受到腐蚀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并通过观察腐蚀形貌的方法,分析了海洋环境下溶解氧质量浓度、pH、静水压力对X52管线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pH的升高,X52管线钢腐蚀减缓;随着溶解氧质量浓度和静水压力的升高,X52管线钢腐蚀加剧。在不同条件下,X52管线钢的腐蚀行为受阳极活化溶解控制,并且出现局部点蚀现象。  相似文献   

11.
磷含量和硬度各取二水平,改变氧化处理时间,模拟生产实际进行应力腐蚀开裂实验。结果表明,杂质磷使应力腐蚀开裂动力学曲线峰值增高,峰值氧化时间和临界氧化时间缩短。建立了应力腐蚀开裂动力学方程,断裂频率峰值正比于磷含量的3/2次方,峰值氧化时间和临界氧化时间反比于磷含量的3/2次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拉伸试验,分析了预拉伸变形对X60管线钢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拉伸变形增大了X60管线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降低了材料的塑韧性;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X60管线钢的断裂延性明显降低.断裂强度增加,呈现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残余应力的产生和对腐蚀开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机械零件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和应力腐蚀开裂的基本条件,通过实验论述了残余应力对腐蚀开裂的影响,为控制已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X60管线钢在未变形和10%的预拉伸变形后循环载荷下的裂纹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高应力比下,静载拉伸力学因素在断裂机制中占主导地位,随着应力比的降低,断口呈现疲劳断裂特征;随着加载频率的降低,MnS夹渣的数量和密度明显增加;疲劳断口呈现出典型的晶间断裂冰糖状形貌,但由于X60管线钢的晶粒细小,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利用HgNO3试验法对HgNO3引致铅黄铜(HPb59-1)内应力腐蚀开裂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了腐蚀后铅黄铜的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Hg沿晶界扩散削弱了基体原子间的结合力,同时Pb在晶界处偏聚,促使晶界脆化,从而加速了合金的开裂;断口致密度分析表明:该HPb59-1黄铜具有明显的分层等缺陷,说明黄铜在锻造过程中存储了大量的内应力.  相似文献   

16.
17.
The susceptibility to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SCC) of brass in an ammonia solution with various pH values or under various applied potentials was measured at slow strain rate tests. The additive stress in the same solution was measured using two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ariation of the susceptibility to SCC with pH value or with potential is in a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corrosion (passive film or dezincification layer)-induced stress. When pH≥7, the corrosion-induced tensile stress andthe susceptibility to SCC have maximum values and hardly change with increasing the pH value. However, when pH < 7, both the corrosion-induced tensile stress and the susceptibility to SCC reduce rapidly with decreasing the pH value. Both the corrosion-induced tensile stress and the susceptibility to SCC have maximum values at the open-circuit potential, decrease slightly under the anodic polarization, and reduce gradually to zero under the cathodic polar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