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某工程局科研生产办公楼由主楼及裙房两部分组成。该工程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地上15层,地下2层,总高59.5m,建筑面积11000m2,占地面积1400m2。其地下室内地面标高-5.3m,筏板底标高-6.9m,板下作100厚C10混凝土垫层。由于现场四周均有建筑物,施工现场十分狭小,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某工程局科研生产办公楼由主楼及裙房两部分组成。该工程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地上15层,地下2层,总高59.5m,建筑面积11000m2,占地面积1400m2。其地下室内地面标高-5.3m,筏板底标高-6.9m,板下作100厚C10混凝土垫层。由于现场四周均有建筑物,施工现场十分狭小,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米家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坝体和坝基防渗处理采用了黏土混凝土连续防渗墙技术。设计墙体全长274.9m,墙厚0.8m,墙体最大深度69.0m,最小深度31.78m,下部伸入基岩深度根据岩层的风化程度不等,最大深度13.5m,最小深度1.5m,成墙面积13489,4m^2。文中介绍了防渗墙的设计,施工和成墙的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4.
河道堤防搅拌桩截渗墙试验布置成15m×6m的封闭长方形,由搅拌桩连接而成,直径500mm,搭接200mm,深约6m,桩体喷灰比是18%,桩体待凝28d后,进行抽水试验并钻取墙体岩芯,送室内作渗透性测定和力学强度试验,墙体综合渗透系数为A×10~(-6)cm/s.室内样品渗透系数为A×10~(-6)cm/s,试验结果表明搅拌桩截渗墙用于该工程是可行的,由此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效,保证工期.  相似文献   

5.
通过微型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为微型桩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实验室内采用长3m,宽1.8m,高2.2m模型箱,模型箱中黄土分层填筑、夯实模拟滑床及滑体,圆弧状滑带采用双层塑料薄膜模拟,微型桩采用钢筋?昆凝土浇注,用压力盒与位移计观测压力与位移,滑体上部分级施加4kPa荷载,加载24kPa后,滑坡发生失稳。试验结果表明:微型桩加固滑坡后,滑坡的稳定系数由L10提高到1.29;微型桩所受的滑坡推力呈三角形分布,桩前滑体抗力主要分布于埋深约1/3桩长的范围内,近似呈抛物线形分布;滑床抗力呈两个相对的三角形分布;试验中所用微型桩的破坏模式为滑面附近的弯曲与剪切相结合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防汛抢险救灾的需要和克服传统抢险帐篷的不足,研制了DGN-4型便携式抢险救灾房,与一般帐篷、活动房比较,该抢险房具有安全强度高、便于携带、组装简单、抗风挡雨、保温隔热、防潮湿、防蚊虫、结实耐用等优点;应用该抢险房1 a多来,共节约运输费、修理费和仓库管理费3.4万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五强溪水电站基础地质条件复杂,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广泛发育.坝基沿层面裂隙、层间破碎带顺层渗漏普遍存在,为防止渗漏的发生,设计中采取了基础固结灌系、基础帷幕灌浆、基础排水等方法.基础固结灌浆中对厂房地基及左右消力池部分采用了无混凝土压重灌浆工艺,主要包括:混凝土填槽、钻孔、钻孔冲洗、阻塞、涌水观测、简易压水试验、灌浆、回填封孔.帷幕灌浆则采用高细度湿房水泥灌浆技术,对软弱夹层、微细裂隙发育部位进行灌注.湿房水泥制浆工艺流程为:2m3制浆机→高速搅拌机→温磨机→1m3搅拌机→双铜式搅拌桶→灌浆机.  相似文献   

8.
一、工程概况 耿楼枢纽节制闸工程是沙颍河近期治理工程中最大的单项工程,共12孔,每孔净宽7.5m,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流量3910m^3/s,5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流量4770m^3/s。闸室采用闸墩分缝三孔一联的双层框架式结构,闸室顺水流方向长24.0m,底板顶高程21.0m,厚1.8m,中隔板顶高程30.0m,厚1.0m,顶板顶高程39.5m,厚0.9m,中墩厚1.3m,缝、边墩厚1.2m,为II等大(2)型工程。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1994年第三号热带风暴的影响,广东省的粤西、粤北及广州地区受到建国以来最大洪水的袭击,全省大小水库1630座,但唯一出现险情的水库却是阳东县牛栏水库.从水库出现的险情来看,一些问题和教训是值得总结和深思的.1工程概况牛栏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水库,集雨面积15.7km2.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30m,坝长181m,坝顶高程91.00m,正常蓄水位84.00m,总库容为212万m3.水库工程于1992年冬季开始动工,于1994年1月完成临时断面至坝顶高程,1994年4月全断面加至坝顶高程.2大坝险情及抢险措施2·1大坝险情1994年6月8日至11日,由…  相似文献   

10.
小浪底工程地下厂房永久支护,在国内首次采用DSI系统双层保护锚索。锚索体内锚固段有双层防腐保护,第一层为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第二层为锚索体外封闭的PVC波纹管。根据地下厂房顶拱支护的需要,锚索采用150dkN级,由10根钢铰线组成,长25m,锚固段长6m,间排距为4.5m×6.0m。现场的拉拔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该锚索适合于小浪底层状围岩,特别是对于大跨度地下洞室支护,施加预应力锚索是必要的,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确保洞室稳定。  相似文献   

11.
尚庄炉水库位于肥城市安庄镇尚庄炉村以北,大汶河支流小汇河上,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该水库现有东、西两座放水洞,两放水洞皆座落在岩基上。西放水洞位于大坝桩号0+220m处,为有压圆形双层拱。初建时洞长68.00m,竖井前为长31.5m无压拱涵,断面1×1m^2,拱高0.50m,拱厚0.40m,竖井以后为有压圆管,长36m,砌两层拱石,石厚0.35m,拱厚0.70m,管孔直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最大堰高82.5m,防渗墙面积约96万m2。下游围堰防渗墙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槽孔深度大、施工强度高的施工条件下,在处理糟孔的漏浆与坍槽,硬岩及块球体的嵌岩与钻进,防渗墙体的控制与墙内灌浆管的埋设,加快施工进度等施工技术难点上,采用预灌浓浆、优质泥浆固壁、“两钻一抓”、槽内控制爆破、应用先进设备及其优化组合施工等综合技术措施和对策,高效优质地完成了防渗墙的施工。  相似文献   

13.
管棚法在昌马水库排沙泄洪洞塌方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昌马水库排沙泄洪洞大塌方处理中采用了管棚法.该工法包括回填和固结灌浆、管棚加固、控制爆破和喷锚等工序.本抢险工程成功地穿越了长达85m、开挖直径达10m的隧洞塌方段,是隧洞塌方处理技术中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14.
张今阳  徐善杰 《治淮》2006,(6):30-31
安徽省龙河口水库土坝防渗加固采用混凝土垂直防渗墙加固。具体方案为:桩号0+61—0+229,东大坝心墙底部为中粗砂砾石覆盖层,厚5~8m.为主要渗流通道。现确定从坝顶挖槽浇筑混凝土防渗墙,墙厚0.6m,墙体穿过粘土心墙、砂砾石层,底部伸人基岩内0.8—1.5m.其中下部墙体材料采用C15普通混凝土,掺人适量粉煤灰和外加剂,以减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上部采用C5塑性混凝土,掺人适量粘土和膨润土。  相似文献   

15.
付建荣 《四川水利》2006,27(2):34-35
跃进水库右岸放水涵洞于1958年修建,全长124.5m。洞内净宽1.0m,净高1.6m,半圆拱型,浆砌条石,衬砌厚500mm,采用6孔φ300铁球钢绳牵引放水。1973年又在洞内安设φ600钢管,在洞口处修建一座75kW电站(现早已报废)。放水涵洞也因此失去了主要功能。1994年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普查时,发现放水涵洞漏水严重。需要进行封堵处理。现将封堵设计及处理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浪底工程主坝防渗墙左岸槽孔施工于1997年12月8日正式开始,切实搞好这一占直线工期的控制性项目,一标承包商对防渗墙槽孔进行了精心的组织设计,并且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使施工进展较为顺利.主坝左岸防渗墙墙体轴线长154m,墙厚1.2m,最大楷孔深约69m,槽孔施工分为横向槽孔和纵向槽孔,横向槽孔即为接头扎,槽孔尺寸为28m×1.2m,横向槽孔先成孔,浇筑塑性混凝土.纵向槽孔即为主槽孔,每一槽孔段长约7m,两期槽孔混凝土在横向槽孔中接头.采用这一独特的接头方法,可使接缝处的防渗安全性得到保证.这种接头形式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检验新型装配式快速堵口装置堵口效果,在室内水槽模型试验基础上开展了足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重型四面体堵口装置可在4 m/s及以下的水流流速中保持稳定,突破了传统堵口装置3. 5 m/s的适应流速,小型四面体堵口装置则可在2. 5 m/s及以下的水流流速中保持稳定,实际抢险作业中可根据溃口水流流速选择合适的装配式快速堵口装置;同时验证了模型试验得到的横向漂距预测公式的合理性,可为今后堵口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 工程概况 水库位于广东省清远县北江支流秦皇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65.3km^2,总库容1053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及养殖等综合利用工程:大坝为均质土石坝,最大坝高37.7m,坝顶高程72.7m,坝顶长450m,正常蓄水位65m。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工程于1974年建成。大坝基础位于中下泥盆系砂岩、粉砂岩地层上。1991年安设测压管时,对坝体进行取样分析,坝体岩性主要为砾质重壤土和砂砾。  相似文献   

19.
浅谈射水法造墙三代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水法造墙三代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射流破坏地层,形成水土混合液,采用泵吸反循环出渣原理,将泥沙、砾石排出地面,通过成型器刀口破坏硬地层,修整孔壁,用泥浆固壁,形成一定规格的矩形槽孔,经直管式水下混凝土浇筑和两序法施工建成连续混凝土防渗墙,该机的主要部件成型器为箱体结构,断面中布置8个等径主喷嘴,组成圆形喷嘴平行射流组,该机的性能指标为:所形成的混凝土墙体的渗透系数≤10^-7cm/s,墙体深≤30m,厚0.22-0.6m,厚0.22-0.6m,墙体垂直度≤1/300,适用于粒径小于100mm的砾石、砂、软土质地层。  相似文献   

20.
被动式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为房屋室内加温的一种建筑。在加温形式上,它安全、节能、无污染,又能保持机房相对恒温。太阳房加温原理是采用房屋建筑的一种结构即绝对黑体集热墙作为南墙面,使太阳辐射能在集热腔体内积聚热量通过对流方式进行加温。经过一年多的温度测试统计,在环境气温-13℃~33℃范围时,室内温度为9℃~26.5℃,完全满足微波设备5℃~45℃的要求。由于太阳房的“恒温”效果,特别是冬季的加温效果,使太阳房建筑用于无人值守微波站极有推广价值。目前在西北电力通信网中,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电力系统在建的无人值守微波中继站都采用了太阳房的形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