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大陆  许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28):110-112,140
可用带宽与紧链路是两个重要的QoS指标,在拥塞控制、流媒体应用、QoS验证、服务器选择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描述了Pathtrait,一种可以准确测量可用带宽和定位紧链路的方法。Pathtrait基于一种全新的探针结构,以捕获探针队列在路径某跳的输入速率和输出速率,由此定位紧链路、估算紧链路处的链路可用带宽。该文在NS2仿真环境中验证了Pathtrait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IPv6网络可用带宽测量方法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IPv4网络带宽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下一代网络协议IPv6,提出了一种IPv6网络单程不等长包对减法可用带宽测量方法。利用IPv6报文的流标签字段控制测试报文序列的路径,设计并编程实现了IPv6网络可用带宽测量原型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在IPv6网络下具有可行性,测量误差小于0.1M。测量结果符合实际,反映了网络可用带宽与时延的实时关联性,为网络监控和性能测量提供了有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的发展,IPv6基本标准日益成熟,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IPv6网络,并开始逐步提供接入服务。传统园区网采用一条链路连接到Internet,这种单线连接方式容易出现单点故障,出接口的故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园区网对Internet的访问。本文主要讨论IPv6园区网出口链路冗余后,如何合理设计策略路由,实现出口链路上数据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4.
一种测量任意链路可用带宽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莉  余顺争 《软件学报》2009,20(4):997-1013
可用带宽测量对于网络行为分析、网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的验证等有很重要的作用.现有可用带宽测量工作主要集中在端到端路径可用带宽测量,仅提供路径上承压链路(tight link)的信息,而不能提供其他关键链路的信息.为此,提出一种新颖的链路可用带宽测量算法LinkPPQ(trains of pairs of packet-quartets used to measure available bandwidth of arbitrary links),它采用由四探测分组结构对构成的探测序列,能够测量网络中任意链路的可用带宽,并跟踪该链路上背景流的变化.在仿真环境和实际网络环境下研究了LinkPPQ 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几种不同背景流场景下,对于具有单狭窄链路的路径和具有多狭窄链路的路径,LinkPPQ 都能够对各个链路的可用带宽进行有效的测量.绝大多数情况下测量误差小于30%,且具有较好的测量平稳性.实验网的实验结果也表明,LinkPPQ 可以准确测量以下几种情况下的链路的可用带宽:a) 从容量为10Mbps 的链路准确地测量一条100Mbps 链路的可用带宽;b) 准确测量容量10 倍于紧邻其后狭窄链路的容量的链路的可用带宽;c) 准确测量具有多狭窄链路的路径上各狭窄链路的可用带宽.  相似文献   

5.
Internet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的研究是网络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常用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IPv6网络的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ICMP-SLoPS,该算法利用IPv6的相关特性,在使测试报文对网络正常业务流的影响减至最低并保证测试路径唯一的基础上,通过ICMPv6实现对网络可用带宽进行单端测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紧链路定位方法存在测量负载较大、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性能优秀的端到端主动测量方法--PathLoche。该方法通过设计一种新颖的包列Loche,逐步迭代测量子路径的可用带宽,进而得到整条网络路径的可用带宽并确定紧链路的位置。仿真实验表明,PathLoche测量精度高、入侵度低。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运营商互访瓶颈以及实现链路间的备份,园区网采用多链路接入,同时其有限的出口带宽被P2P等应用大量占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流量控制和链路负载均衡等关键技术,接着应用这两种技术提出了一种多链路园区网出口流量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北京交大校园网研究该方法的实施。最后探讨了园区网Ipv6出口流量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8.
园区网中的IPv6实现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结合一个大型园区网中IPv6网络建设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探讨了IPv6在园区网中实现及应用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首先给出IPv6地址规划原则,随后介绍IPv6接入的实现方法,最后说明IPv6应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服务质量保证变得日趋重要,在高速的下一代互联网上这种要求更为迫切。针对不同需求,网络界已经提出了DiffServ、IntServ等多种QoS模型。IPv6的出现为研究试验新的QoS解决方案提供了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QoS技术,利用IPv6扩展报头中路由报头,改变数据报的转发行为,充分利用网络中可用的空闲链路,用另一种方法实现IPv6下的QoS。  相似文献   

10.
可用带宽估计方法是提高网络QoS水平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无线Mesh网络的特点与无线信号通信的特征,并建立信号信道容量与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在理想通信系统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了可用带宽与发送功率和接收功率的数量关系,提出了通过计算无线Mesh网络节点信号容量来估计无线Mesh网络链路可用带宽的方法,从而使得可用带宽估计方法在无线Mesh网络的估计结果更接近真实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可用带宽,在无线Mesh网络中的精确度要高于APEAB方法,可以为网络管理、流量控制和保证Qo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效IPv6网络模拟器及其Windows平台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v6是下一代网络解决IP地址空间紧张问题和满足用户对网络服务质量要求的关键技术.下一代IPv6网络需要新服务和新设备.新设备和协议需要在IPv6环境验证和推广.网络模拟器是验证的有效工具.设计了同时支持IPv6和IPv4的网络模拟器,实现对带宽、传输延迟、丢包率及延迟抖动的控制和可再现性.在Windows平台进行了实现,并在Cernet2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模拟器可产生精确控制的IPv6环境,为协议和设备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郭小雪  秦勇  袁奕 《计算机工程》2010,36(11):101-104
针对传统带宽链路接入系统不支持IPv6、接入链路数少及负载调度能力弱等问题,设计一种能够支持IPv6的链路接入系统架构,提出基于内核级的链路计算方法及分布式并行处理模型,以支持超大规模链路接入,研究多处理节点负载均衡及流量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获得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岳成庆 《计算机应用》2006,26(Z1):228-230
IPv6网络性能测试是IPv6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针对目前IPv6网络性能测试软件的缺乏,在研究IPv6网络性能测试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W indows平台下IPv6网络性能测试系统IPv6PTS,并使用该系统实测了一个IPv6实验网的性能指标。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柳雄  陈建 《网络与信息》2012,26(3):34-34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取代IPv4已成必然。IPv6网络的部署与推广将面临诸多困难与选择,IPv6网络路由的规划设计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武汉纺织大学校园网IPv6路由设计与部署为实例背景.对IPv6园区网的路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IPv6校园网的部署与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核心协议,现行的IPv4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高校走在IPv6网络研究、应用的前沿,通过分析IPv4向IPv6过渡的必然性,结合高校校园网络IPv6的现状和演变过程,提出IPv6校园网的部署的几种方式,并提供了具体的Windows下的Ipv6配置应用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梁根  梁活民  秦勇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0):3926-3928
为了优化多重链路多业务环境下的时延,首先分析了带宽分配及链路中数据传输时延计算方法,提出一种时延优化的动态可用带宽分配算法(DODBA)。该算法基于不同优先级业务的时延比较实现了剩余可用带宽的重新分配。仿真实验证明了DODBA的有效性,能控制各链路不同业务的时延,并提高了系统带宽资源的利用率。DODBA可用于解决大型宽带网络接入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带宽网络环境下传统TCP Reno的拥塞控制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随机丢失网络的TCP拥塞控制改进算法.介绍并分析了网络流量自相似特性和预测的时间尺度,并进行了TCP链路流量预测及可用带宽估计,当网络出现丢包时根据估计的带宽动态设置慢启动阈值.OPNET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高随机丢包的情况下吞吐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IPv6无线网络切换过程中, 短暂的链路连接断开会导致反复丢包; 同时在切换过程中, 由于带宽的改变, 在新的接入点就有可能发生丢包或资源浪费以及拥塞。提出一种以TCP协议为基础的路径损耗确认(TCP-PLACK)机制来代替TCP选择确认机制(TCP-SACK)。每当一个TCP接收方在断开或切换后而连接到一个新的接入点时, 上述的TCP-PLACK机制就会发送一个特殊的确认, 其中包含有在新接入点丢包的详细信息和可用带宽。收到这个确认, 发送方会重新发送丢失的包, 并在新接入点根据带宽的可用性调整发送速率。实验结果表明, 该机制有利于改善IPv6网络切换过程中的丢失恢复和速率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9.
苏静  张会生 《计算机工程》2006,32(20):126-128
随着NGN、3G等IP网络业务的开展,向IPv6过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隧道技术是过渡初期最易采用的方式,由于网络中大量NAT设备的存在,隧道技术中的NAT穿越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点。该文通过对现有的普通隧道技术和Teredo隧道技术分析后,从NAT设备后IPv6孤岛接入IPv6网络的角度,提出了实现IPv6网络互联的IPv4 UDP隧道实现方法,并详细说明在园区网和GPRS网络中的 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丁振国  张玲 《微机发展》2007,17(6):221-223
在IPv6带宽网络环境下,根据QoS控制原理,采用多级过滤MF算法,结合MPLS和DiffServ等方法,研究具有多级QoS控制的高效网络,并提出IPv6网中多级QoS控制框架。通过该框架的实施,有效地实现了IPv6网络中的多级QoS控制,为用户提供具有QoS保证的高质量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