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IS的寻甸县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适应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莉 《地矿测绘》2016,(1):8-11
根据低丘缓坡资源的适应性评价原则,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征询法确定研究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建立土地适应性评价模型,以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功能为技术支撑,对研究区域内可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资源进行适应性评价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使得对刚性因子的处理更为直观快速,整个评价过程不仅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还融入了定位分析的技术,使分析结果更加的准确和客观;另外,通过对研究区建设开发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可以精确定位适宜建设区,大大降低了开发利用的风险及成本;研究区内一等适宜区仅占总低丘缓坡资源的4.85%,因此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董永智  魏勇齐  霍瑜剑 《中州煤炭》2021,(6):35-39,49
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在城市远期规划的基础上,从地学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子的影响,对城市远期规划建设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城市远期规划用地提供依据。基于汝州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区范围,对评价区进行评价单元划分,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和社会影响条件5大类评价因子的影响,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得到汝州市城市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分区。研究为城市资源、环境、生态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云贵高原的地形地貌特点,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将坝区耕地划入基本农田、新增建设用地布局在坝区的比例作为约束性指标,通过将原布局在坝区的建设用地向坝区周边宜建低丘缓坡区域布局调整,能够达到保护优质耕地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目的。实践证明,在云贵高原开展建设用地与基本农田布局的优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是城市发展可持续之路。通过中深孔和浅孔相结合的爆破方法施工,可达到低丘缓坡平整改造的目的,详细介绍了爆破方案、爆破参数的设计及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云贵高原地区坝子划定技术与方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坝子是云贵高原上局部平原的地方名,坝子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云贵高原上农作物的主产地和人民群众的主要栖身地.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坝子耕地被建设占用,严重影响到粮食安全.为此,云南省开展了坝子范围的划定工作,以法定的形式来保护坝区农田,推进山地城镇建设,这也符合全国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的要求.为此,以云南省为例,在给出坝子定义的基础上,研究坝子划定的技术与方法,对坝子划定结果进行分析,并展望了应用前景.该方法对其它地区开展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5月22日,湖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现场会在十堰召开。省厅党组书记、厅长孙亚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孙亚指出,十堰向山要地,破"两难"、促转型、谋跨越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我们现实的国情和省情的需要;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推进低丘缓坡  相似文献   

7.
以普洱市十县(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来10年间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中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方法分析土地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以及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揭示普洱市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情况和区域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建议,目的是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相似文献   

8.
承德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必将成为土地可持续的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承德市建设用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运用G1模型法、区域比较法和系统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承德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布开展评价,提出不同空间建设用地利用的方向和重点,以期指导未来承德市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地形地貌极其复杂,其土地利用在三峡库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重庆市云阳县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及历年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次选取三峡库区以万州区、梁平县、丰都县等有代表性的10个区县为对比研究对象,提炼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云阳县在整个三峡库区中的建设用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水平,最后提出相应的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研究成果显示了云阳县及三峡库区其他区县建设用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水平,可为三峡库区促进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GIS在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被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煤塌陷状况、地表水系、地质构造及区位条件等影响因子,建立了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GIS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划分出了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基本农田因子的情况下,研究区内的宜建土地面积为59.15km2,占研究区面积的57.4%,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可为压煤村庄搬迁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必将成为土地可持续的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承德市建设用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运用G1模型法、区域比较法和系统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承德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布开展评价,提出不同空间建设用地利用的方向和重点,以期指导未来承德市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安山矿区的自然状况和地质采矿条件为前提,建立了土地破坏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安山矿区采煤沉陷破坏土地复垦利用方向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安山矿区采煤沉陷破坏土地的复垦利用方向,对类似条件下的矿区采煤沉陷地复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国土开发战略选择的重要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为例,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进行改进,构建符合当地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生态保护重要性总体不高,没有极重要区,重要区面积仅占3.93%,主要分布在新阳高速、大广高速两侧以及汝河、洪河等地;农业生产适宜性总体较高,适宜面积占80.67%,呈现“西部、北部、东部高,中部、西南部、东南部低”的分布特征;城镇建设适宜性总体较高,适宜面积占77.24%,呈现“中西部和镇区高,东西部边缘低”的分布特征。今后应按照“五带四片、一区多点”的国土开发战略布局,合理安排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表层空间规划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城市发展需求,因此,向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是长株潭核心区发展的未来趋势.文章主要是借助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针对长株潭核心区城市群60 m以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按照0~15,15~40,40~60 m,3个层段进行评价,得出长株潭城市群适宜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地下开发利用建设提供决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是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基础。为协调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本文以海东市为研究对象,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以2010—2014年海东市统计年鉴和土地变更数据等资料为基础,根据《城市建设用地集约集约利用评价操作手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对海东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从人口、经济变化与建设用地变化情况来判断建设用地利用趋势;定量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数进行计算,最后根据集约总指数和海东实际情况判断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等级。结果表明:I级有民和县,Ⅱ级有循化县、平安区、乐都区,Ⅲ级有互助县、化隆县,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基于GIS技术对徐州市域部分采煤沉降土地进行了建设适宜性评价。经过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GIS软件的加权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域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建设适宜性等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该区域不同建设等级土地的规划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张马屯铁矿采空区充填剩余空区地表建设的适宜性,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和经验类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小片采空区、连片采空区和上下两层采空区3种不同类型充填剩余空区的顶板稳定性,划分了地表不同程度残余变形区域,研究了建筑物载荷影响深度与覆岩破坏高度的相对关系,分析了地表监测点沉降特征,评价了建筑建设适宜性,并提...  相似文献   

18.
以徐州市潘安采煤塌陷区为例,探讨了矿区农田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在确定研究区主要用地类型的基础上,建立农田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和单一类型用地的综合分值,然后分别对各单一用地类型的生态适宜度作出评价,并通过ArcGIS93技术平台,对各单一用地类型的生态适宜度图层加权叠加,最终得到综合用地生态适宜度分布图。运用该评价方法能较为清晰地反映项目区农田景观生态适宜度的空间分布,为优化矿区农田景观格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双因素的城市建设用地预测——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00—2007年兰州市城市建设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口增长拉动与经济增长(GDP)拉动的双因素模型,对兰州市2010、2015、2020年3个时点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了预测。从预测结果中可以看出,基于人口增长的建设用地预测结果比较保守,而基于经济增长的预测结果偏大。文中选取适当的调整因子对两种预测结果进行调整,最后得出兰州市201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8 339.9 hm2,2015年的建设用地规模为23 269.8 hm2,20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为27 176.0 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影响我国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因素,本文运用Jeffry模型测算了我国31个省份的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我国31省份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差异显著且有5个显著影响因素。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土地市场交易程度与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呈显著正相关,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耕地与建设用地配置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也显著影响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