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根据日本丝网印刷技术协会情报杂志的报导,近几年来日本CD光盘的生产量已达到30亿张。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软件不断出现,尤其是文化教育、文化娱乐、电视、电影及各种出版物的CD光盘生产量日益巨增。这种CD光盘上公司标志(图像、文字)的印刷90%是采用了丝网印刷方式,其余胶印占5%,柔性版及其他印刷方式占5%。为什么丝网印刷在CD光盘印刷中  相似文献   

2.
过去,光盘上的彩色图文多数是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来完成的.但近年来,随着光盘技术的不断发展,DVD光盘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光盘盘面的装饰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迎合这一市场发展趋势,同时保证光盘产品的播放功能以及更高的音、画质量要求,无水胶印(多数情况下是丝网印刷与无水胶印相结合)成为了新兴的光盘印刷技术.  相似文献   

3.
张霞 《印刷杂志》2000,(8):45-47
<正> 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彩色阶调丝网印刷的需求剧增,彩色阶调丝网印刷因而得以长足发展。世纪之交,即将进入多媒体时代,各类电子产品的印刷(丝网印刷)向着高精度方向发展,尤其像CD、DVD等光盘的彩色阶调图像印刷已是要求接近胶印的水平。而彩色阶调丝网印刷工艺复杂,丝印彩色阶调图像复制难度大,特别是阶调再现性差和易产生龟纹。本文在此主要讨论丝网印刷的彩色阶调图像复制的两个要点:提高阶调再现性和控制龟纹。  相似文献   

4.
UVC光盘油墨     
《丝网印刷》2008,(3):53
中益油墨涂料有限公司推出用于CD、DVD、CD-R、VCD等基材的光盘印刷UVC油墨,具有光亮度高,印刷层平滑细密的特点,可以满足光盘生产线的高速印刷生产。该油墨分透明色和各种实色等型号,可供用户选择。  相似文献   

5.
马金涛 《丝网印刷》2006,(12):15-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软件不断出现,尤其是文化教育、文化娱乐、电视、电影及各种出版的光盘生产量日前巨增,网版印刷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日本丝网印刷技术协会情报杂志的报道,近几年来日本光盘的生产量已达70亿张),光盘上公司标志(图像、文字)的印刷90%采用的是网版印刷方式,胶印占5%。  相似文献   

6.
光盘图文的彩色印刷90%左右是用丝网印刷工艺完成的。为了保证光盘的播放功能,符合图、声、画更高的质量要求,其表面装饰就需要采用平版胶印,或是将丝印与胶印相结合,以获得最好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正确选择印刷油墨,将所用油墨对DVD、CD-R类光盘播放性能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才能使光盘在播放中,达到声、像、彩色及表面装饰画面还原设计的要求。光盘质量除了光盘本身的制像等质量外,其表面印刷中,例如,丝网印刷中的网材选用与网版的制作方法均会影响表面的印刷效果,而印刷油墨的选择,在丝印或胶印中对光盘播放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7.
光碟上图纹的彩色印刷90%左右是用丝网印刷工艺完成的。由于光碟的发展,光碟不单只有CD、VCD,近年来出现了DVD,以及CD—R等,因此,光碟上的图文除了用丝网印刷外,为了保证播放功能,以及更高的图、声、画质量要求,光碟表面画面装饰就需要采用平板胶印刷,或是将钢丝刷与胶版印刷相结合,让这两种印刷方法运用在同一光碟上,发挥各自的特点,获得最好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正确选择、应用好印刷油墨,  相似文献   

8.
光盘表面通常印有包含光盘中主要内容的吸引人的画面。这种装饰印刷可选用多种印刷方法进行,但没有几种方法能与丝网印刷相匹敌的。不过,用丝网印刷方法印刷光盘也有很多影响质量的因素,光盘印刷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对丝网印刷是否能有很好理解。例如,丝网材料和模版是丝网印刷工艺的基本组成部分,二者都与光盘上的图像质量直接相关,而且也是与生产有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豹驰集团VCD/DVD光盘印刷生产线签约仪式于1998年5月4日在京都信苑宾馆举行。中央电视台、新闻出版署的有关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0.
光盘印刷主要采用丝网印刷方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丝网印刷方式经济、简单、方便,适合光盘多品种印刷的特点。表现为:丝网印刷方式既可以实现单色印刷,也可以实现多色印刷,并且可以达到图文清晰的效果:丝网印刷制版、调墨简便,大批量印刷成本低,技术上容易掌握:丝网印刷所需印刷压力小,油墨着墨性能好、覆盖力强,有利于保护光盘。  相似文献   

11.
光盘印刷涉及母盘制作、碟片注塑等高端技术和音像制品版权等敏感问题。因此,光盘印刷与目前国内新兴的柔印技术相比,更具神秘感(如想对光盘印刷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请参阅《印刷杂志》2004年4月期中《光盘印刷》)。本文着重讲的是光盘丝网印刷的重要载体——丝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包装装潢印刷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说,只要是商品,不论体积大小都离不开包装装潢。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包装装潢印刷的新市场。椆你一定会问:光盘也需要印刷?是的,否则每张光盘的样子都一样,怎么分辨呢?所以,光盘也需要印刷,而且现在光盘种类越来越多:CD、VCD、DVD、CD-ROM,种类越来越多,需要印刷的光盘也越来越多,以前简单的单色印刷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光盘印刷工艺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精细化。目前,从印刷方式上来讲,光盘印刷绝大多数采用丝印和胶印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个性T恤的印制主要采用热转印和丝网印刷两种方式。丝网印刷在印制个性T恤时具有环保、印刷质量高等优势。但是受丝网印刷工艺水平的限制,尤其是重庆等西南地区目前丝网印刷工艺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丝网印刷在(加网)印刷复杂的图案(图像)方面效果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丝网印刷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设计和印刷人员缺乏交流,  相似文献   

14.
张晖 《网印工业》2004,(2):51-53
尽管丝印油墨只占油墨市场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丝印油墨制造商还是看到了油墨需求量不断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对UV油墨的需求。 跟其他印刷油墨相比,丝印油墨从规模和需求上看都只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但丝印油墨却有多种用途。从自动仪器面板、专用包装标贴到个性化的T恤、光盘,丝印油墨无处不在。 根据丝网印刷及制像协会的统计,美国网印工业总价值600亿,从业人员超过3万。网印工业一直  相似文献   

15.
丝网印刷是现代四大印刷方法之一.丝网印刷的印刷适性强.色彩与墨层效果独特,而且生产费用较少.印版制作快捷简便,尤其适用于短版产品的加工,所以在广泛的领域中得到使用.随着丝印技术与工艺的不断开拓,丝网印刷的再现性不理想、印版耐印力低、生产速度慢等缺陷已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丝网印刷开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在丝网印刷中,瓶子印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除包装、光盘丝网印刷外,瓶子印刷在丝印中位居第三。瓶子印刷的承印物主要有塑料和玻璃两大类,而塑料主要包括PVC(聚氯乙烯)、PP(聚丙烯)、PE(聚乙烯)、PET(聚脂)等。下面主要从印前处理、丝印材料的选择和注意问题等方面介绍一下瓶子的丝网印刷。瓶子的印前处理玻璃瓶子印刷为确保瓶子表面清洁(主要指没有油污、汗水、灰尘等),在印刷前最好用酒精对其进行擦拭,擦拭后禁止用手触摸瓶子表面,以免瓶子再次受到污染。塑料瓶子印刷在过去一段时间里,PVC材料因价格便宜,印工艺技术刷适性…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美术丝网印刷和工业丝网印刷? 答:根据丝网印刷的内容和方法,可分为美术丝网印刷和工业丝网印刷。美术丝网印刷主要用于印刷精美的版画及复制名贵的油画,其产品色泽鲜艳、墨层厚实、画面立体感强,是其他印刷方法所无法企及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一般丝网印刷都可称之为工业丝网印刷。其承印物可以是平面、曲面、球面或凹凸不平的异形物体等。被印件的尺寸可以大至各种大型广告画也可以小至各种半导体元件,厚膜集成电路等。可以在纸张、塑料薄膜、玻璃、陶瓷等多种材料上进行印刷。它在工业,商业以及装璜艺术等众多行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在光盘表面印刷主要是传统的丝网印刷和胶版印刷两种,这两种光盘表面印刷的最大特点:批量印刷油墨成本低。缺点:印刷数量在几张以上彩色印刷成本高,并且都需要电脑排版,制版等必要过程。而光盘表面的数码化印刷正在挑战传统的印刷方式。全球唯一的工业级光盘表面数码印刷机制造商-英国威力士(Veritysystems)公司,最近推出,阿马士达Ⅱ号工业级全自动彩色光盘打印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刘东 《网印工业》2014,(7):36-38
<正>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平版印刷、凸版印刷以及凹版印刷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印刷压力将油墨通过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图像或文字。由于丝网印刷有着色彩鲜艳、价格便宜、批量大、保存期长以及交货快等优势使得丝网印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包装装潢中印刷高档的包装盒、包装瓶;在家用电器如冰箱、电视机、洗衣机面板上印刷文字以及印刷家用电器的电路板;各种商业广告如固定、流动等广告平台,特别是大型户外广告的印刷尤其适合用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特别是在印染纺织品中,  相似文献   

20.
丝网印刷以其独特的自身特点,成为目前应用领域最广泛的印刷方法之一。在电子工业中,丝网印刷更是与电子产品密不可分,从而形成了电子丝网印刷的新领域。它不仅为电子产品的外观印刷,而且还是电路板、集成电子模块、各种薄膜开关线路等的印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