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夫子庙为例论述了历史地区城市设计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考虑经济发展、人的思想倾向和城市文脉的基础上,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建筑的形式、空间的关联耦合以及场所精神的形成。历史地区的城市设计在延续该地区特色或者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已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针对台湾会馆历史形成和其历史地位,结合前门地区整体的城市改造,在保留台湾会馆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的修缮设计.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城市设计存在着自然生态肌理被破坏、空间尺度具有非人化倾向、城市历史文脉和场所精神逐渐破碎等地域性缺失。不同的自然地理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小城镇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小城镇城市设计需要注重其具体的地域性表达。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地域性回归应首先明确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把握设计内容,构建"3+4+3"的小城镇城市设计地域性回归研究框架。基于此理论构架,并结合株洲市云田镇的地理区位及地域性特色构成要素,探讨了云田镇的地域性回归城市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4.
城市景观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确立了什么是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以沈阳等城市景观建设中对历史建筑的处理为实例,探讨了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四种模式,即:'拆 露'的模式、'历史建筑 广场'模式、'整旧如旧'模式和'恢复重建'模式.并结合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原则、方法和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确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在城市设计中的地位,为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历史地区文态环境和建筑特色的调查和分析,指出在当今城市国际化和各种飞快转变的激流中,唯有各自的历史街区、传统文化才能显示出该城市的身份和市民的文化归宿,提出了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地区文态环境和建筑特色的方法,认为只有把城市的"根系"留住,城市才会有生命力。我国还有许多历史城市与聊城古城类似,希望研究对这类城市的保护和更新能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6.
将城市古城建筑环境与现代城市文化艺术设计相融合,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上采用艺术设计手段来保护与建设,呈现出古老的城市形象与文化历史的记忆.探讨在设计中,一是如何去拆除、重新建设;二是局部修复、改建与添加,改善环境;三是做地区有特色的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让西安古域的保护和现代城市环境的设计改造,达到振兴古域经济、改善环境与生活质量,再现古城西安在城市建设中文化保护与发展,在城市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有色金属文化在赣州城市特色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建设好赣州城市特色文化,就必须以有色金属文化为基础,并兼顾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和生态文化。为提升赣州城市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总结赣州城市特色文化建设面临困境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出赣州城市特色文化的发展路径:明晰赣州城市特色文化的定位,设计独特的赣州城市发展话语,构建赣州城市特色文化符号,打造赣州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赣州城市特色文化,以文化为基调的创新创业,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更能为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添光添彩。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特色逐渐丧失。中国城市建设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必须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增强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淮南有着深厚的楚汉文化渊源,也形成了淮南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对淮南地区楚汉文化进行调研,发掘淮南地区的楚汉文化特色与建筑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楚汉建筑特征进行梳理分析,从空间布局、建筑形态以及装饰和色彩等主要方面,探索在现代淮南地域建筑创作中体现楚风汉韵特色的建筑设计原则,以现代的设计语言来表达楚风汉韵的精神内涵。营建具有楚风汉韵建筑文化的淮南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域文化与景观特色塑造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传承保护历史文脉、延续和重塑地域特色景观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文章通过对济南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特色的分析,结合济南市的泉城路、芙蓉街一曲水亭街片区改造和泉城广场、“东荷西柳”体育馆的建设设计及“老别墅”、凤凰公馆的迁移重建实例,提出了修复城市历史地段、保护城市历史中心、利用地域文化元素、提取地域文化符号和保护古老建筑等五种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近代中国最早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济南商埠开埠与建设的历史,从济南近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着手,运用环境差和城市特色等城市环境美学的观点,论证济南北方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分析济南近代城市形成过程中的老城与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环境差别的城市形态特色,阐述了济南近代城市体现的中西建筑文化碰撞、混杂、交融的风貌特征.指出珍惜城市的历史,对近代外来文化对济南城市的影响,应采取"多元并存,兼容并蓄"的正确建筑历史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11.
城市景观作为社会上独特的文化领域,应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发展和正能量的传递.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本地化特色景观形成的初始条件,其是形成不同丰富多彩特色景观的先前条件.在城市景观的塑造中充分把握历史传承性的原则,注重历史文脉和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革故鼎新,彰显出城市景观地域特色的文明.只有城市的景观设计拥有了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才能够适应时代的潮流发展,也具有新时代发展特征的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设计角度的角落空间环境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在城市环境规划建设中应注重并加强城市角落空间的环境设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城市角落空间环境设计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于原有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改造再利用,以及灵活多样的布局使"角落空间"真正变成"特色空间",完善设施以利于"积极空间"的形成,提倡人们的参与性,使城市空间形态得以良性延续.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古城西安在景观设计中如何重塑与整合保留历史文化特色.文中以古城西安近几年在商业街道、旅游景区、文物遗址修复改建为例,结合现代城市建设与设计理论,分析如何使其保留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在保护与发展中走自己的设计道路,并以此为探索现代城市历史文化与景观设计发展方向思路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条件相协调是城市特色构建的重要方面,笔者针对长春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展开城市特色的应用研究,使整长春市的城市绿地系统与平原地区自然山水相契合,在城市特色形成中发挥绿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后折衷主义"--城市的文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的文脉暗保持城市特色的重要设计因素,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讲,不同的城市,在它的形态构成方面均需注重其城市的历史文脉特点和延续性问题,但实现文脉延续的手段和方法却不尽相同。本文在论述了哈尔滨城市、建筑文脉的形成过程之后,着重探讨了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风格、文脉的延续、继承与创新之间存在的问题,从形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在传统城市中进行建筑创作的一些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编制城市规划各阶段中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已在我国城市规划界同行中形成共识,本文联系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我国有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并对如何应用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7.
济南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近代中国最早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济南商埠开埠与建设的历史,从济南近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着手,运用环境差和城市特色等城市环境美学的观点,论证济南北方山水城市的自然环境特色,分析济南近代城市形成过程中的老城与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环境差别的城市形态特色,阐述了济南近代城市体现的中西建筑文化碰撞、混杂、交融的风貌特征。指出珍惜城市的历史,对近代外来文化对济南城市的影响,应采取“多元并存,兼容并蓄”的正确建筑历史观、文化观。  相似文献   

18.
重点探讨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新建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保持其城市历史,地方特色的重要性并对此提出一些设计原则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编制城市规划各阶段中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已在我国城市规划界同行中形成共识,本文联系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我国有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并时如何应用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所形成的客观现状,从塑造城市特色与风貌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阐述了城市特色塑造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尊重环境肌理和传承历史文脉是城市特色塑造的本质,树立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与精品意识是城市特色塑造的核心,完善城市规划的审查和管理控制体系是城市特色塑造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