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橡胶滑块与镀镍钢环的水润滑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水润滑橡胶轴承在完全水润滑条件下的标准实验模型进行了弹流理论建模,应用多重网格技术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完全水润滑条件下,在高速轻载时形成了弹流润滑,而在低速重载时,即使在完全水润滑条件下橡胶滑块与镀镍钢环之间也较难形成稳定的弹流润滑。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是润滑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关系到高副接触机械零件使用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问题。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数值计算方法和弹流测试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弹流润滑理论的发展和该理论在高副零件摩擦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综述齿轮、凸轮、轴承3种高副接触零件基于表面粗糙纹理、轮齿修形、有限长接触、热效应、镀层等因素的弹流润滑研究发展概况。指出现代弹流润滑理论虽然在高副接触零件中的应用已逐渐接近工程实际要求,能够较可靠地解决实际工况下的润滑难题,但在非稳态效应和真实粗糙表面对高副零件弹流润滑的影响方面,高副零件弹流润滑的多重参数耦合、计算机仿真及相关实验验证方面,还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于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的特殊性:带有纵向的沟槽和轴承衬(塑料合金)弹性模量低,以及弹流润滑的计算比较复杂,将多重网格法引入到水润滑塑料合金轴承的弹流润滑计算之中,成功地实现了数值解,为其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纳米级润滑膜的粘度修正与薄膜润滑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纳米级润滑膜的试验测试结果提出薄膜润滑状态的粘度修正公式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润滑膜厚度计算的数值计算方程。将该数值计算结果与弹流理论计算值和试验值进行对比表明 ,在薄膜润滑条件下 ,膜厚与速度和润滑油粘度的关系与弹流润滑计算结果相差较大 ,可明显看出弹流润滑向薄膜润滑的过渡 ,所提出的粘度修正式与试验结果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对齿轮的弹流润滑问题应用多重网格技术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并用于分析齿轮的弹流润滑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多重网格技术应用于齿轮弹流数值计算具有收敛速度快、数值稳定性好等优点。增大齿轮的模数、传动比和压力角等参数,以及提高转速、增大润滑油粘度可以提高齿面间的润滑油膜厚度。  相似文献   

6.
韩兴  薛冉  李昌 《机械传动》2011,35(2):48-51
随着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对润滑技术及润滑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点接触弹流润滑广泛存在于滚动轴承等高副接触的零件中.润滑本身的工况十分复杂,实际上是润滑、接触和磨损的耦合.研究点接触弹流润滑,对研究摩擦副的润滑状态,提高其润滑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采用多重网格技术,运用Fortran语言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7.
在线接触热弹流润滑的基础上,考虑黏压效应,对风电行星轮系齿轮副进行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并采用热弹流润滑数值方法和ISO/TS 6336-22计算了齿轮副的最小油膜厚度、安全系数和闪温温度,并比较各主要啮合点的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结果表明:与使用ISO/TS 6336-22计算的结果对比,采用热弹流润滑理论计算的油膜更厚,但安全系数更小;在风电齿轮副热弹流润滑分析时应考虑压力对黏度的影响;风电主齿轮箱齿面因啮合产生油膜厚度随温度增加会迅速降低,最小油膜厚度会随载荷增加迅速减小,因此风电齿轮箱要保证足够的润滑,并尽量避免在高于额定载荷下长时间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8.
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轧机油膜轴承的润滑特点,综述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理论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低速重载轧机油膜轴承的工况特点,指出轧机油膜轴承润滑理论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轧机油膜轴承的润滑理论研究已从刚流润滑、热流润滑、弹流润滑发展到热弹流润滑理论的阶段,但对低速重载油膜的多场耦合润滑机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使用磁流体润滑油膜轴承,可避免巴氏合金蠕变对油膜润滑特性的影响,保证润滑油膜的完整性,是轧机油膜轴承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邵凤常  温诗铸 《轴承》1991,(6):26-31
介绍一种在部分弹流润滑状态下测量滚动轴承金属接触时间比率的方法。对油润滑条件下椭圆接触滚动表面的粗糙峰接触作了理论分析。该理论应用于柔性滚动轴承的润滑分析,取得计算与实验相吻合的结果。所介绍的实验方法可以用于部分弹流润滑的研究和滚动轴承润滑状态监测等方面。附图4幅,参考文献9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斜齿圆柱齿轮的弹流润滑问题。通过分析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原理及特点,提出以有限宽线接触正反圆锥滚子作为其物理模型,导出了正反圆锥滚子线接触下的油膜间隙方程,这一结论已在该问题的弹流润滑数值计算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应用。本文开展的工作对斜齿圆柱齿轮的弹流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经典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中,两接触体处于开放的空间中,其相对位置由施加的外载决定,即油膜压力的计算要满足载荷平衡条件。而当弹流润滑发生在限制空间中时,如滚动轴承中的润滑,接触体的相对位置受系统的约束,传统弹流理论并不能用于该工况下的润滑特性预测。本文对限制间隙条件下等温点接触弹流润滑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速度参数、材料参数和刚性间隙H00对油膜厚度和承载力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回归出新的承载力以及膜厚计算公式。另外,对限制间隙条件下的润滑油膜特性进行了试验观察,将结果与数值分析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渐开线斜齿轮瞬态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弹流润滑问题已经基本成熟,而对同样是线接触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弹流润滑求解却研究甚少并颇有争议.建立了斜齿圆柱齿轮弹流润滑计算的数学模型,将斜齿圆柱齿轮的弹流润滑问题等效为2个反向圆台的弹流润滑问题,应用多重网格法求得了一对斜齿圆柱齿轮轮齿在不同啮合瞬时的弹流润滑完全数值解.结果表明:斜齿圆柱齿轮啮合线上各点的压力、膜厚均不相同,沿接触线方向上最大等效半径的位置对接触线上油膜颈缩的位置有较大影响;接触线最长时从动轮齿根部分和主动轮齿顶部分在啮出点位置的膜厚最小,压力最大,最容易早期失效.  相似文献   

13.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是摩擦学主要研究领域,由于弹流状态下润滑剂所处的特殊条件,其实验过程十分复杂,获取数据也非常困难。本文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上虚拟显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形象地表现出弹流实验的现象及特征,为弹流实验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气门-气门导管的润滑状况将润滑区域分为动力润滑区和弹流润滑区,两种润滑区域的计算采用了不同的网格;为了使数值计算快速收敛,对弹流区的雷诺方程进行了函数变换;根据气门的动力学、动力润滑和弹流润滑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求得了气门相对于气门导管的平衡位置,并根据求得的最小油膜厚度和润滑区的有效粗糙度给出了气门-气门导管的润滑状态;最后根据气门-气门导管的润滑状态,提出了以接触区的最大接触应力作为限制气门-气门导管磨损的依据,并给出了气门-气门导管接触区应力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5.
从弹流润滑到薄膜润滑—润滑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弹流润滑理论的发展,由此而引出薄膜润滑研究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理论和应用背景,并介绍了薄膜润滑研究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从弹流润滑理论和实验技术两个方面综述高速圆柱滚子轴承弹流润滑研究现状,并指出现有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高速圆柱滚子轴承弹流润滑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经典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分析中,油膜压力的计算要满足载荷平衡条件,而这一条件并不适用于发生在限制空间中的弹流润滑,当弹流润滑发生在限制间隙中,油膜的承载力会随工作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对限制间隙条件下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问题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油膜厚度及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限制间隙等温线接触弹流润滑条件下,油膜厚度及压力随速度参数以及材料参数的增加而增加,而限制间隙增加时,膜厚增加,压力减小。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拟合出限制间隙条件下的膜厚计算公式,该公式有较小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斜齿圆柱齿轮的弹流润滑问题,通过分析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原理及特点,提出以有限宽线接触正反圆锥滚子作为其特点模型,导出了正反圆锥滚子线接触下的油膜间隙方程,这一结论已在该问题的弹流润滑数值计算中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应用,本文开展的工作对斜齿圆柱齿轮的弹流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粘弹性流体动力润滑与润滑磨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等效微弹流接触表面形状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讨论了材料粘性对弹性变形的影响。将材料粘性引入微弹流模型中,给出了润滑条件下磨粒磨损计算模型以及发生润滑磨损的条件准则。利用所给模型对接触弹流润滑磨损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并给出了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20.
通过理论计算模拟了Kaneta等在光干涉弹流试验中观察到的,当接触区钢球表面和玻璃盘表面反向运动时出现的反常油膜局部增厚现象,即润滑固体表面在接触区出现凹陷.对钢球-玻璃盘接触副进行了热弹流问题的完全数值求解,发现润滑中的热效应是形成凹陷的根本原因.当盘快球慢时有凹陷出现;而盘慢球快时无凹陷出现.讨论了凹陷的深度、位置和形状随运动条件、粘压系数及载荷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