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事件报告是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及时化解网络安全风险,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各国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的共同关注点。当前,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施行两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领域的第一项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GB/T 39204-2022)也于2023年5月正式施行。作为《条例》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为了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正>水利工程与农业、工业息息相关,水利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点行业领域之一,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指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随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和《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等法规标准的发布,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和安全保障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民航业是《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的重要行业和领域之一,一旦民航业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数据泄露,可能会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以及公共利益。相较于其他交通运输行业,中国民航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早,国际化运营要求也更高,这为行业的网络安全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作为中国民航业的网络安全从业者,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信息安全技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等法规标准的相继实施,我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然而,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使得我国当前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安全态势。根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于2023年4月发布的《全球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研究报告》,2022年涉华的APT攻击活动主要针对政府、金融、科研、能源医疗、电力、电信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意图进行信息窃取、经济获利、情报刺探、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形势严峻,网络攻击威胁事件频发.制定出台《条例》,建立专门保护制度,明确各方责任,提出保障促进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2016年《网络安全法》颁行之后,我国迎来了网络安全相关立法的“井喷期”。这里所说的“立法”是广义概念,既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些行政性立法,也包括制定技术标准和出台司法解释的“准”立法。《网络安全法》颁行后,有关部门已经颁行或起草的相关规定包括《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等。  相似文献   

8.
<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已正式发布并实施两周年,根据该条例第三十条的要求,国家制定和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标准,指导和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0)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产学研用单位共同研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标准体系,编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重点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推进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公安部会同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网信办)、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在总结十几年全国范围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联合起草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10.
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建设贯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国家、部委已出台一些法规、政策文件。法律方面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政策方面,中央文件有《国家信息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相似文献   

11.
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与挑战。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与挑战。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3.
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与挑战。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现状,提出应从健全我国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标准、发展自主可控检测认证工具集、推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培训、提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服务这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工控领域信息安全防护水平,以确保关系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工控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水利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点行业之一,必须贯彻落实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要求。简要介绍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认定规则,分析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现状,提出加强体系化建设,构建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综合防御体系;立足实战化,坚持以攻促防;实施常态化运营,提升日常防护能力。通过体系化建设、实战化攻防、常态化运营,实现动态防御、主动防御、纵深防御、精准防护、整体防护、联防联控,保障水利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为工业和其他部门提供基本动力。电力设施是电能生产、输送、供应的载体,是重要的社会公用设施,电力设施安全保护是保障供用电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电力法》以及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和规章,如《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有序用电管理办法》等为基础,提出电力设施保护规范化实施的一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互联网电子身份认证示范工程”是1110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0年11月10日正式启动。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初步建立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此项目在公安部十一局的监督和指导下,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安全》2011,(10):37-37
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威胁与挑战。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基础信息网络与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根本保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关键技术和产品,迫切需要开展针对关键技术、产品的研究和攻关,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加强我国重要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水平,使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GB/T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我国将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六条也要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组织国家安全审查"。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简称《审查办法》)进一步明确要求我国重点行业和领域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本行业、本领域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工作。本文将讨论面向第三方审查机构执行安全审查所需的安全可控评价指标建设框架,并给出安全审查过程和安全可控评价指标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