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介绍了建筑结构基础隔震计算,分析了结构基础隔震设计计算中所应该考虑到的一些细节因素和问题,介绍了具体隔震计算中应如何考虑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际工程的设计计算,分析了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介绍了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为隔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等效线性的基础隔震建筑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等儿线性化方法,本文分析了地震激励下多隔震建筑结构的动力响应。文中采用的地震波为过滤高斯白噪声,上部结构及叠层橡胶隔震器为线弹性,铅阻尼器为双线性恢复力模型,对隔震系统线性化后,推导了隔震结构的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的响应有达式,并通过算例讲座了地震波输入功率谱密度及场地卓越频率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饱和砂性土地基动孔压比变化对地基刚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控制输入地震动持时压缩比和强度的方法,提出了变刚度地基上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并结合已完成的不同地基上土-桩-隔震结构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地基刚度变化对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的增大,变刚度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一阶自振频率降低,但体系阻尼比明显增大,尤其是隔震层的隔震效率发生了明显的降低。变刚度地基上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显著影响隔震结构楼层加速度反应和层间位移反应,强震下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越大,隔震结构楼层加速度反应和层间位移反应较刚性地基时增大越显著。基于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初步给出了基于结构-土体相对刚度比的小高宽比隔震结构模型周期延长率、阻尼比、层间位移角SSI影响率以及隔震层位移SSI影响率的预测公式,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结构隔震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水利工程基础结构的隔震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熟知并掌握基础结构的隔震设计原理及设计要点是关键前提且颇具现实意义。着眼于从理论层面为水利工程基础结构的隔震设计提供一定指导,探讨了基础结构的隔震设计原理、设计要点以及验算要点。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农村房屋的抗震减震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构造的砌体房屋和一种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并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进行了4个农村房屋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试验模型包括:1个基础滑移隔震砌体房屋和1个对比的抗震房屋;1个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和1个对比的普通保温砌块砌体房屋。通过试验,研究了基础滑移隔震结构的工作机制,分析了抗震结构的抗倒塌能力与墙体破坏过程。研究表明:提出的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工作可靠,当峰值加速度为0.1g时滑移隔震系统便可启动,可显著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异形保温砌块带构造柱砌体房屋与普通保温砌块砌体房屋相比,其承载力高,刚度退化慢,延性较好,综合抗震能力显著提高。本文研发的新型基础滑移隔震砌体结构和异形保温砌块砌体结构,适于农村房屋的建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低成本抗震节能结构体系,进行了以建筑垃圾为骨料的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对再生混凝土剪力墙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分析了以建筑垃圾为骨料的再生混凝土剪力墙承载力、破坏形态以及滞回特性。提出一种隔震装置以及装配式结构,通过模拟地震动振动台试验分析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检验隔震装置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着聚丙烯纤维的加入而提高;再生混凝土剪力墙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装配式结构洞口处和墙柱连接处为薄弱部位,地震作用下洞口处裂缝呈现 X 形分布,墙柱连接处几乎形成贯通的裂缝。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隔震后结构沿高度方向上的振动趋于整体平动,表明该隔震装置对于结构隔离地震作用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该隔震装置的隔震效果与输入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关,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场地。 相似文献
9.
10.
基底隔震结构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研究新型结构抗震性能和开发新型结构抗震体系的热点方向之一。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增设加台和高阻尼橡胶垫块的新型基底摇摆隔震桥墩模型,介绍了该新型基底摇摆隔震桥墩的具体构造细节,阐述了该桥墩的减隔震原理和优点,并通过振动台试验得出了该新型桥墩能够显著降低墩顶水平加速度和墩底应力值,但同时会增大墩顶水平位移的结论;过大的墩顶水平位移会影响桥墩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墩顶水平位移为设计控制要点,考虑墩柱在实际摇摆提离过程中的加台受压区宽度和墩柱弯曲变形的影响,通过静力平衡条件建立墩顶水平地震力F与墩顶水平提离位移δ的力学关系式,并引入位移动力放大系数β考虑实际桥墩墩顶动力位移Δ,使得其墩顶水平位移Δ满足铁路桥梁规范墩顶允许位移5 L数值要求。通过对理论推导关系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推导的力学关系式和数值模拟结果整体上符合较好,并分析了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2.
《制冷与空调(北京)》2020,(6)
以西北地区某机场新建航站区工程为例,对该项目能源中心的选址与供冷/供热范围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地能源政策,对冷热源系统进行多方案、多维度的比选工作,给出该类型建筑的冷热源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一期)暖通工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鑫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3,24(2):27-32
概述了浦东国际机场一期航站楼的建筑概况和功能要求,对其暖通空调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空调冷热源、空调方式、空调水系统、消防防排烟系统及BA系统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15.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dynamic robust design experi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WOK-LEUNG TSUI 《IIE Transactions》1999,31(12):1113-112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sponse model approach for the dynamic robust design problem. We der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ffect estimates of the loss model approach and those of the response model approach. We show that the bias problem for the static case solely exists in the estimation of process variance and does not exist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slope and intercept parameters. The two analysis approaches are compared by use of a real example. 相似文献
16.
以电能为动力的外接式空调机组代替飞机自带的以消耗航空燃油为动力的APU装置,可以降低飞机的运行成本,同时可以改善机场环境。本文阐述飞机外接式空调机组在结构、系统和控制等方面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研制飞机地面空调机组,经试制和测试发现,该机组降温速度快、送风温度稳定、安全可靠,能够达到替代机载APU的要求,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某国际机场。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城市高架匝道桥,提出仅在矮墩上设置隔震装置的部分隔震设计方案。以上海嘉闵高架某直线匝道桥为例,系统对比了完全延性、完全隔震与部分隔震体系下的结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相比完全延性设计,将固定墩改为活动墩的部分隔震设计,能有效降低纵向固定墩的地震强度和变形需求近70%,减小过渡墩伸缩缝的变形需求约21%~34%,降低主梁横向的地震动加速度约20%~39%;同时相比完全隔震设计,在墩底内力响应、支座变形以及伸缩缝变形方面基本相当。此外,固定墩改为活动墩的部分隔震设计,相较仍设固定墩的部分隔震设计,能显著降低纵向固定墩的地震响应以及主梁的纵向地震加速度近56%与38%,具有相对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大型渡槽支座隔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某大型渡槽采用球形减震支座的减震效果及减震机理.振动台实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都表明:所设计的不同的减震支座对结构均有减震效果,槽身主要测点动应力值明显减小;采用减震支座后,不同周期的地震波减震的效果虽然有差别,但主要部位动应力都有比较明显的减小;结构的水平向加速度也明显下降.从减震支座的滞回曲线看,横槽向和顺槽向均有比较明显的滞回环,说明球形减震支座具有比较明显的耗能效果,这也表明该支座对大型渡槽的减震有效果.减振支座的相对位移较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从这些结果看:大型渡槽采用减震支座是可行的,而且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03,25(6):633-641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assessment study conducted by the authors on the new Algiers airport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approach included visual inspection of the concrete, seismic parallel method for piles testing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ncrete with Schmidt hammer, ultrasonic pulse velocity measurements, cores testing, carbonation tests and also ambient vibrations of the structure. The diagnostic confirmed that the concrete was of low strength and showed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inappropriate mix design with respect to coarse aggregate size of concrete resulting in honeycombing, construction errors such as lack of cover and the use of low slump concrete, poor placement and inadequate vibration. The repair work involved the application of ready mixed cement based polymer modified sprayed mortar with and without fibers on more than ten thousand square meters of honeycomb concrete, the injection of about five hundred linear meters of cracks and the repair of about one hundred square meters of corrosion damaged concrete at a cost of more than three millions US dolla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