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弱水 《电器评介》2004,(12):80-8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视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黑白到彩色的演进过程,但电视机始终是以CRT显像管为主角而存在的。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平板显示设备开始在电视领域崭露头角,到目前为止,成功商品化的平板电视类型主要是PDP等离子电视和LED液晶电视。  相似文献   

2.
黄敏 《电器》2006,(9):58-58
"根据平板电视观看距离与屏幕尺寸的匹配原则,原先34英寸CRT电视用户更新换代时,47英寸液晶电视才是最理想的选择.目前消费者在选择平板电视尺寸时存在误区."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全球研发中心中国产品设计所所长戴青松详细地解释了CRT电视机与平板电视的观看距离与屏幕尺寸匹配原则的区别后这样说.8月5日,TTE与中国家电联合调研课题组联合召开了"平板电视尺寸选购规律专项调研成果研讨会",戴青松的这番话其实是TTE与课题组重点要表达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电器评介》2011,(5):65-65
有鉴于平板电视市场逐渐成熟,整个平板显示产业到电视机厂商对于平板电视未来成长动能均非常关注。DisplaySearch近期针对全球14个国家电视更新周期进行实地消费者调查,进而发现无论是平板电视或CRT电视更新周期都较以往来得快。在CRT时代,消费者平均10到15年才会更换家中电视机。同时由于每个国家平板电视渗透率、使用习惯与经济条件不同.消费者对电视的更替周期也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有鉴于平板电视市场逐渐成熟,整个平板显示产业到电视机厂商对于平板电视未来成长动能均非常关注。DisplaySearch近期针对全球14个国家电视更新周期进行实地消费者调查,进而发现无论是平板电视或CRT电视更新周期都较以往来得快。在CRT时代,消费者平均10到15年才会更换家中电视机。同时由于每个国家平板电视渗透率、使用习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视 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 到晶体管,从黑白到彩色的演进过程,但电视机始终是以CRT显像管为主角而存在的。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平板显示设备开始在电视领域崭露头角,到目前为止,成功商品化的平板电视类型主要是PDP等离子电视和LED液晶电视。目前在日本,平板电视的销售额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4%,中国市场随着以液晶、等离子为代表的平板电视一级市场的启动,这一趋势呈加速之势。平板电视  相似文献   

6.
《电源世界》2013,(7):11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3年1-5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数据显示,彩色显像管和CRT电视机以及传真机逐步被新技术所取代。移动电话和LED产量大幅上涨。根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显像管彩色(CRT)电视机及彩色显像管和传真机产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分别下降55.9%、48.9%和55.2%。移动电话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电器》2009,(9)
来自读者我最感兴趣的上期文章《平板电视:国产品牌强势多久?》我认为要想使国产电视机品牌在"平板时代"取得"CRT时代"的辉煌,首先要发展平板电视面板产业。国产品牌要拥有产品的"定义权",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市场,积极  相似文献   

8.
盛哲 《家电科技》2005,(9):14-16
以液晶、等离子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机正迅速走进中国家庭,平板电视凭籍先进的技术性能,超薄时尚的外型,市场上可谓风光无限,尤其在大中城市中已有盖过传统的CRT、背投电视之势。各大商场中的产品种类、规格琳琅满目,各种技术概念更是百花齐放。可以说,“技术”是平板电视兴起的主要因素,但是,平板电视到底有哪些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就让我们一同来解读。  相似文献   

9.
平板电视近年来出尽了风头,其强劲的发展态势倍受各界瞩目.前不久,竟有媒体预言一年后CRT彩电(显像管彩电)将全线退市,这种说法马上引来了众多CRT相关企业的集体声讨.  相似文献   

10.
<正>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的屏幕尺寸受到显像管的制约,随着屏幕尺寸的加大,显像管(CRT)的重量、体积、厚度均迅速加大,无法同时满足大屏幕和薄型化、重量轻的要求,因此,市场上能见到的最大尺寸的CRT彩色电视机为96cm(38英寸),在大于102cm(40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中,背投影式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而等离子体电视机由于价格偏高,近期内尚难被一般家庭接受。  相似文献   

11.
《电器制造商》2009,(6):15-15
中恰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全国市场测算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全国液晶电视零售总量为571万台,比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88%,首次超过CRT(显像管)彩电(497万台),在平板电视替代CRT电视进程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2.
米奇 《电器评介》2006,(1):76-79
在显像管电视机时代,索尼和松下这两个顶尖企业的产品在品质上都得到了消费者认呆,各有自己的拥趸。但是时过境迁,平板电视机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对传统显像管电视机大厂索尼和松下来说,如何在平板电视领域延续自己的优势是摆在它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为此,两家公司都做出了积极努力,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去开发平板电视机。那么在平板电视时代,原本两家势均力敌的公司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强弱对比呢?  相似文献   

13.
对于大都市追求前卫的新潮一族来说,显像管电视似乎已是明日黄花,跟现代高新技术好像不搭边了,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了液晶和等离子等平板电视。显像管电视真的没有戏唱了吗?其实目前国内主流电视机市场仍然是显像管的天下,29和34英寸  相似文献   

14.
宋强 《电器》2006,(9):50-52
全球彩电市场稳步增长 据一些媒体预测数据,2006年全球范围内,电视机的市场需求将达1.9亿台,比2005年的1.86亿台增长2.2%,未来几年内全球电视机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在这个稳步增长的电视机市场中,虽然CRT电视的主导地位正在被平板电视不断侵蚀,市场比例逐步减少.但综合多家调研公司的预测统计可知,2005年全球彩电市场80%的份额还是被CRT电视占据,预计今年CRT电视的市场需求为1.36亿台,仍占据市场总需求量1.9亿台的72%以上.随着超薄CRT的全面推广,平板电视的冲击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使CRT电视所占的市场份额不会下降得太快.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中国家电市场平板电视持续升温之际,长虹却推出一款28英寸超薄宽屏CRT彩电,显示长虹对超薄CRT彩电的看好。据悉,长虹CHD28866彩电是CRT电视中的高端产品,首家采用的28英寸超薄显像管较普通管薄100MM,平板造型的外观设计,精湛的"量子芯"图像处理技术,恰好契合了当前电视消费外观平板化、图像清晰化的发展趋势。钢琴黑底漆的厚重,能协调融入各类不同风格的家居环境。U型ABS亮条,  相似文献   

16.
CRT电视机     
《家用电器》2006,(6):101-101
2006年CRT电视市场中,除25英寸纯平CRT外,其他规格纯平、超平、普平CRT平均价格均呈稳中有降态势。其中降幅最大的是29英寸和34英寸普平CRT,北京大中呼家楼销售人员表示,虽然现在平板电视的时尚潮流风头正猛,但显像管电视仍然凭借廉价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而现在通常的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彩虹电子宣布。公司将正式退出彩管业。据报道.这次彩虹电子宣布不再生产CRT,可以看作是CRT电视机时代终结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彩虹电子即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陕西咸阳。它是我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的诞生地。关于彩虹电子,资深家电观察家刘步尘说,它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相似文献   

18.
国内市场     
看电视一直是国人家庭娱乐生活的主体,因此电视机一直是国内电器消费的最主力产品,电视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近两年平板电视产品日益成熟,价格也在各厂家的火并中一泻千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购买目标锁定到了液晶电视或者等离子电视身上,这两种平板电视互有优劣,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做过很多的说明,相信不同需求的读者会有自己中意的目标。本期我们集中了市场比较热门的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各10款产品,希望能让读者从中找到适台自己要求的—款。除了这两类平板电视,目前各类微显示背投也显示出不同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对要求大画面的用户具有不小的吸引力,本期的国内部分我们精选了LCD液晶背投、DLP光显背投和D-ILA光硅晶背投各一款。此外,显像管电视虽然已经“廉颇老矣”,但是生产厂家通过使用短颈显像管和集成读卡器等手段来形成了新的增长点,本期介绍的两款显像管电视就是这样的例子。  相似文献   

19.
八、色输出末级视放电路与显像管电路 1.色输出本级视放电路结构与任务色输出末级视放电路一般都安装在彩色显像管的尾部,与显像管管座及其他调整元件构成一个整体,统称为显像管座板,俗称“CRT”板。显像管尾座板通过接插件与彩色电视机主板电路连接。色输出末级视放电路与彩色显像管的阴极均采用直接耦合。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激励显像管呈现彩色图像。激励方式有两种:一种称为基色激励方式,即向显像管的阴极注入基色激励信号;另一种称为色差激励方式,即向显像管的阴极注入色差激励信号。由于基色激励比色差激励的灵敏度要高30%,所以凡采用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彩色电视机中都采用基色激励方式。TA两片机也是采用基色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显像管电视机时代,索尼和松下这两个顶尖企业的产品在品质上都得到了消费者认可,各有自己的拥趸。但是时过境迁,平板电视机已经成为市场主流。对传统显像管电视机大厂索尼和松下来说,如何在平板电视领域延续自己的优势是摆在它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为此,两家公司都做出了积极努力,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去开发平板电视机。那么在平板电视时代,原本两家势均力敌的公司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强弱对比呢?在说到产品之前,先谈谈两家公司在平板电视上启用的新商标。从 1997年平面特丽珑量产开始,索尼就以WEGA贵翔作为电视机系列商标, 随着特丽珑渐渐淡出市场,WEGA系列电视机销量也一路下滑。为了扭转颓势,索尼也在今年正式将电视机系列名称改成了BRAVIA,即Best Resolution Audio Visual Integrated Architecture/最精晰影音杰作的缩写, 中文名称暂定“博大晶深”。索尼推出BRAVIA系列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在平板电视机市场打个翻身仗。松下电视机品牌名称变化相对快一些, 从早期的“画王”、“三超画王”到中期的“T锐屏”再到“GIGA”,名称的变化就一直没停过。在数字电视时代,松下又起用了新的商标VIERA。启用新商标就是为了带来新气象,那么BRAVIA和VIERA系列有着什么样的看家本领,两者究竟谁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