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农业副产品稻壳作为原材料,从中提取制备出多孔二氧化硅,考察了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和不同种类酸对处理过程的影响,旨在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多孔负极材料,降低材料生产成本,提升农业副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相似文献
3.
4.
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将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进行溶液聚合得到聚酰胺酸(PAA)溶液,并用该溶液进行干湿法纺丝得到PAA纤维,分别用化学酰亚胺化法和热酰亚胺化法得到聚酰亚胺(PI)纤维。研究了凝固浴组成和工艺条件对PAA形态结构和纤维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酰亚胺化方法对PI纤维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醇为凝固浴制备的PAA初生纤维,无孔致密,最高拉伸强度和初始模量分别为2.21 cN/dtex和40.73 cN/dtex;采用化学酰亚胺化法制得的PI纤维中存在少许孔洞缺陷,其强度较低,热酰亚胺化法制得的PI纤维无孔致密,其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2.83 cN/ dtex和43.4 cN/dtex。 相似文献
5.
将聚丙烯腈(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处理,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1 3C固体核磁共振(13C-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研究了PAN纤维中烯胺结构的形成及其氧化特性。结果表明:惰性气氛下PAN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氰基发生键断裂形成亚胺结构,并在温度达到190℃时开始向烯胺结构转变;随着热稳定化过程的进行,亚胺结构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呈现下降趋势,而烯胺结构不断增加;热处理温度越高,亚胺结构向烯胺结构转变的越多且速率越快;将在惰性气氛下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的PAN纤维进行空气气氛下的DSC分析,发现氧化反应的放热量与烯胺结构含量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烯胺结构比其他特征结构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6.
用聚碳硅烷与钛酸四正丁酯(titanium tetrabutoxide,TBT)在200℃氮气气氛中反应5h得到含过量TBT的聚钛碳硅烷(polytitanocarbosilane,TPTC)先驱体。将先驱体TPTC于160℃熔融纺丝制得原纤维后,经空气中100℃熟化处理20h,200℃交联处理20h及1200℃烧结可原位制得TiO2/SiO2纤维。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3C,29Si)、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分析表征发现:随着TBT量的增加,TPTC中的Si—H键含量减少,Si—O键增多;纤维由无定形SiO2和锐钛矿TiO2组成,表面光滑致密无明显缺陷,纤维表面为TiO2富集。 相似文献
7.
8.
9.
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了具有不同比表面积的PAN基活性炭纤维,并对其孔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PAN基活性炭纤维孔结构以直径小于10A的微孔为主,孔径分布窄,D-R,D-A方程对其有良好的适用性。H-K法分析结果与D-R,D-A方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11.
先驱体转化法制备含锆SiC纤维及其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聚硅碳硅烷(polysilacarbosilane,PSCS)与乙酰丙酮锆为原料,用常压高温裂解法制备了Si-Zr-C-O纤维先驱体聚锆碳硅烷(polyzirconocar-bosilane,PZCS),经过熔融纺丝、空气预氧化、惰性气氛烧成等工艺,制得Si-Zr-C-O纤维.通过元素分析、Auger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一系列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Si-Zr-C-O纤维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Si-Zr-C-O纤维的元素组成为SiC1.24HxO0.56Zr0.0129(摩尔比),平均强度为2.5GPa,平均直径为11 μm,纤维表面光滑平坦,没出现孔洞、裂纹、沟槽等缺陷,直径均匀.Si-Zr-C-O纤维表层和内部元素组成不同.Si-Zr-C-O纤维为非晶SiC纤维,纤维中包含较多的不定形游离C和O,以不定形SiCxOy复合相的形式存在,Zr则与复合相中的O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HAO Wenfeng FAN Shuanshi WANG Jinqu 《化工学报》2003,54(Z1):33-36
Three experiments of static state storage method, low-temperature and constant-pressure storage method and low-temperature and constant-pressure storage method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which method was best in gas hydrate. The relationships of hydrate rate, capacity and liquid temperature versus time were derived and three results were contras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lowtemperature and constant-pressure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methods because it's operation period is shorter and storage capacity is larger than the other two. Low-temperature and constant-pressure method is the best method. So new method will be new research objective. 相似文献
13.
14.
不同原料基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及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X-射线衍射,SEM和BET比表面分析仪,探讨了不同原料(聚丙烯脂,聚乙烯醇,粘胶,天然纤维和沥青碳纤维)基活性碳纤维的结构和吸附特征。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活性碳纤维都具有大致相同的乱层石墨结构,其微晶参数Lc,La和d值分别为1.0~1.2,3.9~5.0,0.38~0.40nm,微晶尺寸越小,活性碳纤维(ACF)的比表面积越大。ACFs的表面形态都不相同且基本保持着原料纤维的形态,ACFs对有机物苯的吸附量与纤维的比表面积成正比,但对Ag~+的吸附则与比表面积关系不大,此外,吸附还原在ACF上的Ag粒形态与ACF的表面形态有关,NACF和AACF上吸附的Ag粒尺寸小于300nm。 相似文献
15.
16.
用NMR方法研究焦油的组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天津煤气厂的两种焦油(煤焦油和石油焦油)的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将焦油简单蒸馏,切取<210℃,210~230℃,230~300℃和300~358℃四个馏分,然后,应用 ̄1H-NMR和 ̄(13)C-NMR技术分别对各馏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焦油中主要组成化合物有烷基芳烃、萘、甲萘、苊、芴、蒽、菲等。其组成上的显著差异是:煤焦油中含有酚、甲酚及氧芴,而石油焦油中则有苯乙烯和茚。两种焦油中主要成分是萘和菲。 相似文献
17.
以正硅酸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为硅源,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ethyltrimethoxysilane,MTMS)为改性剂,无水乙醇(ethanol,EtOH);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湿凝胶,并经过超临界干燥得到了SiO2气凝胶.利用N2吸脱附测试、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扫描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接触角测试等手段对气凝胶的基本性能、表面基团、热稳定性、微观形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TEOS,MTMS,EtOH, H2O的摩尔比为1:0.3:15:4制得的改性气凝胶为轻质疏水块状固体材料,密度为0.1g/cm3,比表面积为1070m2/g,孔隙率为95.5%.经MTMS改性后SiO2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隙率更大,密度吏低,其疏水耐温性从250℃提高到500℃以上. 相似文献
18.
19.
20.
金属Mg/SiO2玻璃的高温反应及其所形成的层状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g与SiO2反应组织由MgO,Mg及Mg2Si相构成,反应前沿组成相构成层状特征,心部层状相存在颗粒化趋势,整个反应层组织具有层状复合特征。研究表明: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表层层片增厚,层片数目减少。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热力学分析认为,Mg与SiO2反应过程存在以中间相为过渡相的渗流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