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专家撰文关于室内空气品质 1-01蛋白质药品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2-01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措施探讨 3-01当前空调设计中的一些思考 4-01建筑系统环境性能研究及现状 5-01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 6-01专题研讨地源热泵研究与应用现状 1-06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层住宅建筑空调负荷特点研究 1-11集中供冷系统中制冷机系统运行与配置方案的优化 1-15空调用热泵工质HCF22的替代物HCF32/HCF152a的应用特性分析 1-19碳氢化合物R1270替代R502的性能分析 1-23直流调速滚动转子空调压缩机的实验研究 1-26 …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南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空调的特点,指出了单一热源的热泵系统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冷却塔辅助散热的混合式热泵系统、冻土蓄冷混合式热泵系统以及能源塔热泵系统等复合热源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混合式热泵系统的性能较单一形式热泵系统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进一步提高热泵系统的节能性和可靠性,基于"用、补、蓄"的思想,本文提出一种季节性蓄存环境空气冷能的混合热泵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简单的数值模拟,探讨了其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夏热冬冷地区某商业建筑为例,采集了其制冷、供暖主要空调季节9个月的冷热负荷实测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分析了室内热舒适性环境,总结了空调系统单位建筑实际能耗,探讨了冷水机组运行策略及相应的节能技术措施,对于商业建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建筑负荷特性,针对该地区大多数建筑物存在夏季冷负荷和冬季热负荷不平衡问题,进行了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分析。针对冷却塔辅助冷却,对混合系统的不同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如冷却塔容量的选择和不同控制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夏热冬冷地区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以太阳能热水为主,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既有居住建筑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是老房节能改造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主要针对在夏热冬冷地区的既有建筑进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实施背景、现状及技术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适合于既有居住建筑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形式,并通过假定案例对节能潜力进行分析确定其可行性及可复制性,最终达到全面推广及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现有供冷供热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一种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新型热泵系统——热源塔热泵系统.指出该新型热泵系统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综合分析该新型热泵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的优势及局限性,得出该新型热泵系统适合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宾馆、酒店、办公楼等建筑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考虑尽量保留各种居住房间类型并减少同类型房间数,利用负荷计算商业软件,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建筑不同围护结构对地板采暖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保温效果提升,在初期将导致围护结构耗热量显著降低,但随着保温层厚度增加,耗热量变化趋向平缓,节能收益降低;门窗气密性能提升可以显著降低冷风渗入耗热量;节能型建筑围护结构下,地板采暖房间的末端配置基本不变,但热源配置可减小50%以上,热源规模和初投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夏热冬冷地区一栋高校宿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建筑负荷情况,研究影响高校宿舍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的相关因素。首先采用DeST软件建立该建筑模型得出建筑负荷,然后利用HOMER软件对可再生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再分析分时电价政策、组件成本及电价对系统经济性及环境友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系统在TRP下比SRP下更经济但减排略少,与传统建筑相比无经济优势。在总组件成本分别为现有成本的75%及50%条件下,系统经济及环境友好性都优于传统建筑,且风力成本或光伏成本低于其现有成本的87%时,其系统经济性、环境友好性皆优于传统建筑。当电网电价和回售电价均降为原来的50%时,系统COE从0.124$/(kW·h)升至0.139$/(kW·h),经济性变差。由敏感性分析可知,各因素变化对系统经济性产生的影响排序为WT成本PV成本SP电价EP电价。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2001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实施。该标准在提出节能50%的同时,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也进行了相应规定。虽然《节能标准》在设计阶段保证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目标要求,但并不能保证建筑物建造完后也能达到节能要求,因为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样非常关键:因此,  相似文献   

10.
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在全寿命周期运行过程中,冬夏季土壤吸放热不相等,可能导致大地蓄能失调进而引起系统运行效率下降。而目前关于土壤源热泵系统大地蓄能失调的判定仅停留在冬、夏季负荷比例上的估算,还没有形成一个评价大地蓄能失调的理论计算方法。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全寿命周期运行过程中的大地蓄能失调评价方法,提出了以运行费用现值比较为评价参数的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岩土温度限值的理论以及蓄能失调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南宁市某五星级酒店为例,通过对该项目集中空调和热水系统不同冷热源方案的比较,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数据,分析不同冷热源方案的运行费用及初投资,计算土壤源热泵系统相对传统系统的节能率,提出夏热冬暖地区采用集中空调和热水系统的酒店建筑应优先采用的技术,给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湘潭市城市中心区利用地表水地源热泵建成区域性能源系统.通过对城市中心区的整体规划,利用8万平方米水域的梦泽湖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为该区域内建筑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地表水地源热泵利用了可再生能源,且系统能效比要高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区域性能源供应站加上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的温频法进行负荷计算,针对夏热冬冷地区某居住建筑的冷热源方案进行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地源热泵方案经济性最好,比空气源热泵节省费用约7.5%,比冷水机组加燃气锅炉方案节省费用约21.2%。同时,输配能耗占总能耗比重约20%,应优化设计输配系统,降低输配能耗。采用地源热泵方案时,如能采用与冷却塔的复合运行模式,其运行能耗将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介绍寒冷地区学校建筑空调系统运行时间、空调负荷组成、冷热源选择等。寒冷地区学校建筑在非供暖季空调制热需求仍大于制冷需求,建议空调系统冷热源选用冷暖型。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当地负荷特点选取新风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新风设备。由于冬季新风负荷占比较大,建议选用带热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现有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类型和能耗的调查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冷热源型式;结合当前武汉地区能源状况,新政策以及当前的新技术,探索了武汉地区中央空调系统冷热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严寒、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性指标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状况,从用能特点出发,对建筑物和建筑用能途径进行了新的分类,给出各类的现状、问题和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7.
模拟全国4个气候分区内住宅类建筑的夏季空调冷负荷特性,并分析其生活热水使用特点,将两者对比,分析冷凝热回收型制冷机组在住宅类建筑中同时供冷和供热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冷凝热回收型制冷机组在住宅类建筑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曹青  冀兆良 《制冷》2007,26(4):74-77
本文利用居住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h,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分析了窗墙面积比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通过对一典型实际住宅的模拟计算,得出了不同朝向夏季日照情况、窗墙比以及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空调冷负荷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与大气环境存在温差的地下水或地表水,采用概念建立水的值计算模型,将水的比在T-s图上进行演示与分析,并对具体地区的低温河水的量进行计算,从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证明直接利用河水供冷的中央空调的节能机制和效果。分析表明: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在冬季,与大气环境存在温差的地下水或地表水的物理比值总是为正,利用它们作为热泵或空调的冷热源,就等于向空调系统输入了;低温河水蕴含的量非常巨大,应鼓励积极开发利用这类可再生能源,发展自然冷源空调和水源热泵机组,以达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