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烟草甲(L.serricorne)和烟草粉螟(E.elutella)在烟叶仓储中的危害情况,综述了国内外储烟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在烟叶储存养护和卷烟生产线上如何防虫杀虫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烟草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近10年来烟草甲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新进展,并对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类似酵母的胞内共生菌在烟草甲体内的作用、天然产物和物理技术在烟草甲防治中的应用以及烟草甲对PH3产生抗药性等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3.
烟草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甲在安徽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高、中龄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高峰期为5月下旬。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第1、2代成虫混合盛发期。第1代卵、幼虫和蛹的平均历期分别为7.5、58和4d;第2代卵、幼虫和蛹的平均历期分别为5.2、52和6d。另外,烟草甲在年生活史中可分为4个时期:入冬期——各虫态转为以幼虫虫态为主,发育速度逐渐变慢;冬眠期——低温引起发育停滞,死亡率大;复苏期——越冬幼虫恢复发育,后期各虫态混发;盛发期——各虫态呈高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防治与当地习惯防治相比,有翅蚜减少72.0%,地老虎断苗株率减少80.1%,烟青虫为害株率减少86.3%,上等烟比例提高近一倍,每亩增加收入80-110元。通过对害虫的测报,指导烟农合理施药,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减少用药2-3次。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综合防治与当地习惯防治相比,有翅蚜减少72.0%,地老虎断苗株率减少80.1%,烟青虫为害株率减少86.3%,上等烟比例提高近一倍,每亩增加收入80~110元。通过对害虫的测报,指导烟农合理施药,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减少用药2~3次。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实验室及实仓条件下,氮气对储烟害虫烟草甲4种虫态(幼虫、蛹、成虫、卵)的防治效果,在实验室设置20、25、30℃三个温度,以95%和99%浓度的氮气处理4种虫态的烟草甲,分别在1、2、4、6、8、10、12、14 d后取出,记录试虫死亡情况;在烟仓自然条件下,以99%浓度的氮气处理密闭烟垛中的烟草甲,分别在第9天和第30天取出,记录试虫死亡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6个组合处理对各虫态烟草甲均有一定的致死作用,且致死效果随氮气浓度的升高、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同时,氮气处理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对卵和成虫的防治效果高于其他虫态。99%浓度氮气在20、25、30℃条件下处理烟草甲卵4 d,99%浓度氮气在30℃条件下处理烟草甲成虫4 d,校正死亡率即可达100%;实仓条件下,99%浓度氮气处理密闭烟垛9 d,对烟草甲幼虫、蛹、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100%。因此,20~30℃条件下,运用氮气杀虫技术可有效防治烟仓中各虫态烟草甲,温度越高、氮气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2003~2004年期间,利用性诱剂对济南卷烟厂室内和室外烟叶库的烟草甲和烟草粉螟两种害虫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烟草甲和烟草粉螟越冬代成虫羽化起始时间在4月中下旬,春、秋季两次化学药剂熏蒸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发生量影响较大,熏蒸后的虫口密度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虫口密度逐渐增加,8月底至9月初发生量达到高峰。室外库烟草甲有两个羽化高峰,烟草粉螟有3~4个羽化高峰,室内库烟草粉螟有3个羽化高峰。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不同年份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羽化的高峰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采用点滴法,研究了11种常用食用油在不同剂量下对烟草甲成虫的触杀作用。结果表明,11种常用食用油对烟草甲成虫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并且触杀作用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在0.2μL/头剂量下处理24 h后,菜籽油、精炼茶油、花生油、米糠油、大豆油、葡萄籽油、葵花油对烟草甲成虫的触杀作用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用食用油来防治烟草甲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发有效的贮烟防护剂,试验了7种药剂对烟草甲幼虫和4种药剂对烟草甲成虫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7种药剂中97.1%氟氯氰菊酯对烟草甲幼虫的致死中量最低,对烟草甲幼虫的触杀毒力最强,其次是98.5%溴氰菊酯,27%高效氯氰菊酯,90%甲基嘧啶磷,65.9%氰戊菊酯;供试药剂中对烟草甲幼虫触杀毒力最弱的是66.67%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而对烟草甲成虫触杀毒力最强的是90%甲基嘧啶磷。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烟草仓储害虫,本实验通过熏蒸和触杀试验测试牛尾蒿和灌木亚菊挥发油对烟草甲成虫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牛尾蒿、灌木亚菊挥发油对烟草甲触杀活性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9.30μg/头和25.92μg/头,熏蒸作用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50.89 mg/L和31.35 mg/L。牛尾蒿和灌木亚菊挥发油对烟草甲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几种药剂对烟草甲的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凯安保、天然除虫菊酯、印楝素、列喜镇、高效氟氯菊酯及2种自配药剂对烟草甲幼虫的毒力和对烟草甲成虫的触杀效果。结果表明:①药剂A(凯安保)、药剂D(自配混剂)、药剂E(高效氟氯菊酯)和药剂C(自配混剂)的致死中量(LD50)较低,分别为1·3457×10-3、2·0486×10-3、2·7991×10-3和2·8672×10-3μg/头;②自配药剂C、D对烟草甲成虫的触杀作用明显,在1·05mg/m2的浓度下,24h可100%杀死烟草甲成虫;药剂A(凯安保)的触杀效果次之;药剂B(印楝素)和药剂G(列喜镇)的触杀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一些植物提取物对烟草甲虫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植物提取物在244、8和72 h后对烟草甲成虫的触杀毒力和驱避毒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巴豆乙醇提取物、巴豆丙酮提取物、巴豆乙酸乙酯提取物、巴豆石油醚提取物、草乌丙酮提取物、草乌乙酸乙酯提取物、草乌石油醚提取物、驱虫草乙醇提取物、驱虫草丙酮提取物、川乌石油醚提取物、百部乙醇提取物、百部丙酮提取物、百部乙酸乙酯提取物、百部石油醚提取物、茵陈蒿乙醇提取物、茵陈蒿丙酮提取物等对烟草甲成虫有较好的触杀毒力;巴豆乙酸乙酯提取物、巴豆石油醚提取物、天南星科植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天南星科植物石油醚提取物、百部乙酸乙酯提取物、高良姜石油醚提取物、山鸡椒乙醇提取物、山鸡椒石油醚提取物等对烟草甲成虫有较好的驱避毒力。  相似文献   

13.
微波对烟草甲的杀虫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微波不同功率和辐照时间对烟草甲杀虫效果、复烤线上微波功率和片烟流量对烟草甲杀虫效果以及对烟叶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试验机内,微波功率5 kW、辐照时间45 s时,各虫态烟草甲全部死亡;复烤线上,微波功率为30 kW时,各虫态烟草甲全部死亡的片烟流量为800 kg/h;微波辐照对片烟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烟草加工、贮存、流通等环节中烟草甲虫的为害,以10种具有不同特征气味的植物样品(辣椒、花椒、陈皮、香叶、白豆蔻、甘草、当归、白芷、罗汉果和绿茶)为材料,采用昆虫四臂嗅觉仪进行植物材料粉末及其提取物(甲醇、乙醇、正己烷单一溶剂提取物及甲醇正己烷、乙醇正己烷组合溶剂提取物)对烟草甲成虫引诱活性的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罗汉果、白芷、绿茶粉末对烟草甲成虫的引诱活性较高,引诱指数均达45%以上。在这4种植物材料单一溶剂提取物中,辣椒正己烷提取物、绿茶乙醇提取物的作用效果较好,引诱指数在40%以上。在植物组合溶剂提取物中,辣椒两种组合溶剂提取物均表现显著引诱效果,引诱指数分别为56.42%和67.46%,明显高于单一溶剂提取物;绿茶和罗汉果乙醇正己烷提取物的引诱活性优于甲醇正己烷提取物,也优于其单一溶剂提取物。  相似文献   

15.
5种药剂对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2年进行了5种药剂对烟草斜纹夜蛾的防效试验。采用“枪手”、1.8%的“永安”牌杀虫剂1500倍液、80%的“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施药后1~3d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防治烟草斜纹夜蛾时以防治低龄幼虫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千里香杜鹃枝、叶为实验材料,石油醚、甲醇、95%乙醇为提取剂,采用热浸法得到提取物,测试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烟草甲的触杀、熏蒸和拒食活性以及其对马铃薯茎线虫的毒杀活性,以此初步筛选出对赤拟谷盗、烟草甲和马铃薯茎线虫具有较好抗虫活性的提取物。结果表明:千里香杜鹃叶95%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烟草甲和马铃薯茎线虫具有明显杀虫活性(LD50分别为15.32、16.18 μg/头;LC50=0.78 mg/mL);对赤拟谷盗具有明显拒食活性,在质量浓度(2 mg/mL)测试条件下,拒食率为78.17%。各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烟草甲无明显熏蒸活性。综上,千里香杜鹃叶95%乙醇提取物对赤拟谷盗、烟草甲和马铃薯茎线虫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甘蔗虫害是威胁甘蔗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全国甘蔗生产信息监测网一年半来的有关调查数据加工分析,剖析我国原料甘蔗主产区的甘蔗主要虫害为害现状及发生规律,为甘蔗虫害的预测预警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