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上游水库建成投产,将改变下游水库的入库沙量、来沙过程、来沙级配,这些变化对下游水库的泥沙淤积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水库泥沙淤积不同,水库回水也不同,从而导致对上游梯级的影响、水库淹没范围有差别。本文以金沙江中游河段的观音岩水库为例,通过预测两种不同的上游水库投产时序的观音岩水库泥沙淤积,分析泥沙淤积及回水的影响,说明水库淤积预测中,合理分析、选用上游水库投产时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国内外水库泥沙淤积的情况及危害,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减少上游来沙、库区清淤减沙、加大下泄泥沙等3类水库淤积防治技术的划分、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旨在为以后水库淤积防治技术的选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漫湾水库拦沙对大朝山水库淤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  徐晓鹏  丁兵 《人民长江》2007,38(2):106-108
水库泥沙淤积预测是水库调度运行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需要用合理的预测模型,大量的实测数据资料,才能进行准确的水库淤积预测.利用韩其为[1]水流挟沙力公式以及戛旧站多年径流、泥沙资料,进行了漫湾水库的拦沙预测分析.对漫湾大坝下游宽级配基岩河床冲刷作了阐述.进行了上游有无漫湾水库蓄水拦沙时,大朝山水库淤积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漫湾水库对大朝山水库的拦沙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龚嘴水库悬沙三角洲洲头出库后淤积特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嘴水库悬移质淤积三角洲洲头已于1983年汛末出库,洲头出库后泥沙淤积特性主要表现为水流输沙能力的调整。悬沙淤积趋向相对平衡,推移质淤积的矛盾日渐突出,调节库容继续减少,库尾回水抬高将危及成昆铁路的安全,泥沙大量出库不仅对龚嘴大坝水工建筑物和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还加快了下游铜街子水库的淤积速度。只有瀑布沟水电工程早日兴建才能彻底解决上游的来沙问题。使龚嘴和铜街子水库长期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5.
陈跃 《山西水利》2014,(1):35+37-35
对官厅水库泥沙淤积和册田水库泥沙出入库进行了分析,侧田水库大量拦截了上游河流的泥沙输移,发挥了拦沙效果,致使下游官厅水库泥沙淤积大为减轻,为京津地区防洪起到了重要作用,建议官厅水库和册田水库实行统一联合调度,发挥两库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上游来水来沙变化及对重庆河段泥沙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峡水库按175 m方案正常蓄水运行后,处于回水变动区的重庆河段将具有水库和天然河道的双重特性,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该河段将呈现累积性泥沙淤积趋势.根据长江寸滩站和嘉陵江北碚站长系列水文观测资料分析,近年来三峡入库泥沙明显减少,而随着金沙江和嘉陵江上游梯级开发的逐步实施,上游大型水库拦沙效益将逐步显现,重庆河段的来沙量将进一步减少,可有效减缓重庆河段泥沙淤积速率,减少淤积总量和边滩淤积,增加三峡水库的兴利库容利用率,有利于重庆河段岸线及水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土高原中小型水库库区严重淤积的现状,结合晋中地区的实例,论述了中小型水库上游列入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的必要性。晋中地区开展试点治理的实践证明,开展水库上游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是从根本上解决水库泥沙淤积,改善水库运行条件,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曹强 《西北水电》2022,(2):31-35
针对巴家嘴水库淤积问题,通过对水库淤积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在水库减淤措施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将3种清淤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分析泥沙淤积物起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流排沙和高渠泄水冲刷相结合的水库清淤措施,可缓解水库淤积问题,恢复水库有效库容,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龚嘴、铜街子两水库原始库容淤积达60%以上,影响了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水库调节性能的发挥.为此,对大渡河梯级水电站来沙组成以及上游调节水库瀑布沟投产后,龚嘴和铜街子水库入库泥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利用弃水造峰的梯级水库水沙联合调度方案,并通过水库冲淤数学模型进行减淤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瀑布沟、龚嘴和铜街子三座水库水位和流量的合理控制,可有效减少龚嘴和铜街子水库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10.
张先平  钱俊  李亮 《人民长江》2012,43(23):29-32
单级水库因受库容、开发利用方式等限制,在运行调度中难以较好解决受建库影响的泥沙冲淤失衡问题。梯级水库(群)的联合优化调度能充分发挥梯级水库库容大、调度方式灵活等特点,可从宏观上对泥沙分布进行调整,改善库区及坝下游局部河段的水流流态,加强泥沙颗粒级配的分选,优化河床淤积形态,并配合生态调度进行补沙,为河流泥沙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条件。结合三峡水库及其上游梯级联合调度研究,探讨了梯级水库在泥沙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作用及河流泥沙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对巴家嘴水库各运用时期库区的冲淤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排沙运用方式对库区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蓄水运用时期库区淤积严重,年均排沙比仅为0.043%;第一次自然滞洪运用时,水库淤积仍较为严重,第二次自然滞洪运用时期的库区淤积量比第一次的减少较多;蓄清排浑运用时期水库淤积量明显减少,排沙比为62.6%~77.8%。  相似文献   

12.
两库联合排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沙河流的邻近河段上同时修建上、下两座水库,联合调节河流水沙.上库汛后拦蓄河流来水,至汛期泄空水库利用洪水冲淤,将蓄水期间淤积的泥沙排出水库;下库汛期调蓄来水,待蓄水用完,由上库供水进行冲刷排淤,再将淤在下库的泥沙排出水库,解决多沙河流单一水库排沙与蓄水调节径流的矛盾.两库淤沙与冲淤排沙达到平衡以后,虽然部分库容被淤,但是保留下来的有效库容能够长期调水调沙.  相似文献   

13.
潼关高程抬升成因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门峡水库建库后,库区冲淤变化是潼关高程变化的内在动力和条件,水库运用方式和潼关上游来水条件的改变是库区冲淤变化的潜在原因;潼关上游来沙条件是造成潼关高程上升的唯一根源,但它与潼关高程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它是介于水库运用方式和来水量之间对潼关高程起调节平衡作用的淤积体供应源;水库运用方式对潼关高程产生影响的实质是,通过抬高水流侵蚀基准面,降低水流比降和水流冲刷力,使潼关高程在年内得不到有效的冲刷而使潼关高程保持持续上升状态;潼Dian段河床变化是潼关高程变化的直观的、外在原因,它的作用就是根据库区冲淤变化,通过自身的调整,使其上游河床得到调整;潼Dian段的累计淤积量及Dian(土夺)高程对潼关高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不是影响潼关高程升降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足够的泄流规模是多沙河流水库保持有效库容,发挥长期综合效益的必要条件,确定泄流规模时应充分认识其来水来沙特性。巴家嘴水库位于高含沙的蒲河上,建成后曾多次除险加固,目前水库防洪能力不足,正在进行再次除险加固前期工作。本文通过对巴家嘴水库来水来沙条件的认真剖析,总结其多年来设计运行经验,多角度论证了各特征水位泄流规模,从而给出了多沙河流水库泄流曲线的设计典例。提出了多沙河流水库泄流规模设计不仅要确定水库最高蓄水位下总泄流规模,还要确定水库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淤积平衡后平滩水位泄流规模。各级特征水位下满足排沙、减淤、保持有效库容泄量要求的水库泄流曲线是多沙河流水库泄流曲线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5.
水库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和水库运用方式是影响潼关高程抬升的独立影响因素;潼关上游来沙条件是造成潼关高程上升的唯一源泉,是介于水库运用方式和水量之间对潼关高程冲淤变化起调节平衡作用的淤积体供应源,而水库运用方式和来水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决定了泥沙淤积的数量和部位。库区冲淤变化、潼古段冲淤变化及潼古河段疏浚清淤等是影响潼关高程抬升的间接因素。通过分析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对潼关高程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进一步阐释了潼关高程上升与渭河下游淤积发展的关系,为有关决策部门解决潼关高程缓慢上升和渭河下游淤积发展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史辅成 《人民黄河》2000,22(12):10-11
巴家嘴水库由于淤积严重,虽对坝体进行两次加高,并增开泄洪洞,但目前所余库容已不足防御校核标准洪水,属病险库。如何使该库既能继续为当地兴利,又能减少黄河泥沙,是除险加固应遵循的原则,应进行多种方案比较。黄河支流水库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目前这些水库普遍存在淤积量大、防洪库容不足的问题,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作好除险加固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置技术在水库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生态清淤及淤泥处置技术在深水水库中的应用及效果,以通济桥水库生态清淤工程为例,通过对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清淤点附近和水库取水口水质的跟踪监测,分析清淤施工对水库底泥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并对板框压滤处理后的干化土含水率和余水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清淤施工仅对距离挖泥船绞刀头20 m范围内的水体产生一定的扰动影响,且持续时间较短,对水库取水口水质基本无影响;清淤得到的高含水率淤泥经板框压滤处理后,土的含水率可降低至40%~60%,满足运输和资源化利用要求;处理后的余水指标符合达标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水库淤积控制与功能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洪  刘春晶 《水利学报》2018,49(9):1079-1086
世界上几乎所有水库都面临着泥沙淤积问题,淤积造成水库功能性、安全性和综合效益的降低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已建水库的库容长期保持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已淤损库容的有效恢复,已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水库淤积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从减少入库泥沙、水动力减淤和淤损库容恢复三个方面论述了水库淤积控制与功能恢复技术。未来需要加强水动力和人工措施共同作用下水库泥沙运动过程研究,研发淤损水库库容恢复及淤积物处理利用技术,建立水库功能影响评价模型,提出不同类型区水库功能恢复措施及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泥沙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入库水沙条件下进入取水口内水流的含沙量和颗粒级配,水库对泥沙的沉降率。通过合理控制水库泥沙淤积和水库泄空冲沙,可保证设计所需长期有效的日调节库容。设计中取消了地下沉沙池,以水库代替沉沙池进行沉沙和冲沙是可行的方案。通过试验,对原枢纽的防沙、排沙措施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峡江水利枢纽泥沙淤塞库区,避免泥沙进入电站,对取水防沙原设计方案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改进了拦沙坎的布置方案,提出拦沙坎头部上延与上游自然河湾平顺衔接,以使形成的人工弯道环流导流排沙方案为最优取水防沙方案.探讨了优化方案的取水防沙效果,提出了运行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