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满族服装极具民族特征,其中女子服装缘饰更是独具特色。服装缘饰是对我国传统服装衣缘进行装饰以及加固的一种工艺,不同时期的缘饰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服装而言缘饰非常重要,在缘饰发展和演变中它不仅具有极强的装饰性,还有着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传统服饰缘饰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中国纤检》2007,(12):60-63
缘饰是我国传统服饰衣边的处理方式,不同时期的缘饰有着不同的特色。对于服装而言缘饰非常重要,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便装上的缘饰更多表现的是其实用功能属性和审美属性,而礼仪服装的缘饰则是冠服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具备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传统缘饰为切入点,通过对古今文献的辨析及现代服装品牌案例分析,得知传统缘饰拥有多样性、装饰性和功能属性,具备与现代服饰设计相结合的基础,但对于部分设计师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限制了他们对缘饰改良创新的能力。为让文化变为流传而不是流行,让传统技艺不再是记忆,我们应当树立文化自信,注重缘饰的非中式传统化及后现代手法解构手法的运用,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4.
今日的旗袍沉淀了中国历经千年的服装精髓,其形、其色、其料、其饰、其内涵、其韵味都饱含了中国味道,延续了传统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旗袍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也应当在旗袍产品中注入新的生命力。使现代旗袍设计有机结合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可做到扬长避短,让中国旗袍展现传统文化韵味的同时,又能够满足人们的现代审美需求。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将中国文化和现代思想融入到旗袍设计中,赋予旗袍现代创新设计对旗袍走向国际有着重要的意义。旗袍是中国社会的标志性服装,它在浓厚的文化背景下起源与发展,在当代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内涵与审美价值,是现代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旗袍最能衬托中国人的气质,为创造自己的民族品牌文化和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发展打好了有力的根基。当代是快速发展的时代,应让旗袍这一浓郁东方韵味的经典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在服饰文化领域,将旗袍作为经典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创新设计研究,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迎接更多的挑战机遇,为推动中国旗袍走向全世界做出努力,使中国旗袍让全世界为之痴迷。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实物分析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服饰云肩其形制结构的剖析,归纳云肩缘饰工艺的特点,以及特殊边缘装饰的功能与审美价值,并探讨其丰富缘饰背后蕴含的民俗寓意。  相似文献   

6.
王巧  宋柳叶  李正 《丝绸》2020,57(5):96-101
清代女性服饰经历了从满汉各异到满汉交融的历史发展阶段,缘饰艺术发展至顶峰。文章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探究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的清代女性服装,以缘饰为切入点,以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复原设计等形式进行缘饰艺术特征、文化内涵研究。研究表明:清代女性服装所特有宽窄缘饰的错落镶嵌中具有以如意云纹、镶滚工艺与花式绦子边为代表的程式化符号,共同奠定了服装的基本骨架,它不仅具有吉祥文化内涵,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人的线性审美思维,能够为当今服装的文化及设计研究提供思维借鉴与艺术载体。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女装缘饰材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清末民初妇女服装缘饰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的角度出发,对衣缘的概念及该时期的妇女服装的缘饰所使用的材质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服装上的一个元素的变化透析了这场从晚清到民初的中国的传统服装重大的变革前后的服装区别及发生的原因,为中国古、近代服装的研究提供了详细的确实可信的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居敏  崔荣荣  王志成  牛犁 《丝绸》2022,(10):99-107
贴布绣是中华传统服饰装饰艺术的重要构成,是刺绣与贴补技艺巧妙结合衍生的一项特色装饰技艺,彰显民间百姓质朴、巧拙的艺术理念及审美追求。文章从国内服饰博物馆及相关服饰传习馆等馆藏的上千件服饰品中,筛选出248件饰有贴布绣的藏品为研究材料,通过实物标本观测与文献史料、田野考察的互证,对传统贴布绣的历史发展及表现形式进行整理归纳。并通过实践研习对其缘饰针法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其缘饰针法特征及应用情况,进而解析其由缘饰针法衍生的典型工艺特征。研究表明:传统贴布绣的缘饰针法类型丰富、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直针、锁针、钉线、缲针及特色针法5类、10余种,既继承又区别于传统刺绣针法,其针法与绣线的选择更加灵活多变、鲜受约束,在完成对贴片的固定与装饰时,衍生出因“地”制宜的针法组合与搭配、由针法及线迹催生的“线”型装饰效果,以及缘饰材质本身兼有的审美与实用等工艺特征。以期通过弥补和扩充传统贴布绣技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传承与创新传统贴布绣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旗袍市场调研,分析了当前旗袍的市场现状与流行趋势,对旗袍服装设计的要素进行梳理,提出旗袍服装设计定制系统开发策略,试为旗袍定制型企业或工作室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旗袍线上销售尚无法达到实体店的体验效果及统一的旗袍款式限制人们的购买欲等问题,采用虚拟模特试穿旗袍和旗袍各部件模块化设计方法,探索旗袍的虚拟展示和线上个性化定制旗袍的路径;以圆曲襟旗袍为例,运用ET服装CAD软件制作旗袍纸样,并对旗袍的领、门襟、袖及裙摆等主要部件进行了纸样的模块化设计,通过旗袍纸样的模块化实现旗袍虚拟展示的款式变化;同时根据服装号型国家标准中160/84A的人体各部位尺寸,调整试穿模特的人体数据;最后利用服装三维虚拟展示软件CLO3D进行试穿效果模拟,并对旗袍进行了归拔工艺细节的处理。试穿表明成品旗袍穿着合体、虚拟展示效果逼真,实现了旗袍虚拟展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现代旗袍进行了定义和分类,提出了现代旗袍创新设计的原则,在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采用移用、分割、夸张等设计方法对现代旗袍的整体造型与局部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与分析,探讨了如何在保留传统旗袍精髓的基础上对现代旗袍进行突破与创新,如何运用现代创新设计方法设计出新颖、现代的旗袍样式等问题,为现代旗袍造型的创新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润道再次为德诚集团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具有"东方婚恋喜饰创品牌"之称的黄金珠宝品牌——鑫囍缘珠宝。润道为鑫囍缘珠宝展览设计的构思,以"囍缘新生"为主题,意味作为黄金珠宝行业巨擘的德诚集团的全新升级品牌,以全新的面貌剑指婚庆市场,开启婚恋喜饰的新时代。展场的布局以婚恋喜庆的红色为主色调,融入现代风格的同时,尽显东方美学韵味。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旗袍历史沿革、旗袍的渊源及演变、现代礼服的重要特征等基础上,诠释了中国各时期历史服饰的特点及其对旗袍发展及演变的影响。介绍了旗袍元素定义、旗袍元素的组成部分及其优越性,并对旗袍元素中廓形、立领、胸襟、盘扣、刺绣、开衩等所体现的美感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从审美视角出发,论述了旗袍各种元素在现代礼服中的典型应用,并描述了旗袍元素与现代礼服的碰撞与交融的典型运用案例,介绍了将旗袍的廓形、领襟、面料、工艺等元素应用在现代礼服设计的相关方法与技巧,并总结了旗袍元素在礼服制作运用中的前景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女人的一生,似乎和衣服有着纠缠不清的缘。可是,对我来说,尽管现在的服装市场像个万花筒般缤纷眩目,但,最让我心存怀念的,还是唯有那让我情有独钟的旗袍。"一位长者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传统旗袍和改良旗袍造型设计、结构设计的特点;结合图形详细介绍了传统旗袍和改良旗袍的结构设计方法,并通过比较深入分析了传统旗袍与改良旗袍结构设计的不同;总结了改良旗袍相对于传统旗袍所做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张中启 《国际纺织导报》2012,(4):64-64,66-68,70,71
通过对丝绸旗袍造型特点的介绍,分析了旗袍的图案,重点从领型、衣身结构、袖型、下摆4个方面对旗袍款式进行论述,对丝绸旗袍的时尚和创新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结构上分析了清代"大裁"旗袍和民国"新式"旗袍的结构设计的方法,介绍了清代旗袍和民国旗袍的造型设计特点,同时通过对比找到清代旗袍与民国旗袍结构和造型设计的不同点,总结了民国旗袍相对于清代旗袍所做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旗袍造型设计不仅运用丝绸面料,传承了中国的传统元素和民族服饰韵味,更开始扩展中式休闲风格的发展,展现了更多现代旗袍的风貌。在现代旗袍造型的创新设计中,运用染整工艺对丝绸面料或旗袍成品进行后染整处理,加强了现代旗袍的中式休闲风格,更具现代感。染整工艺是现代旗袍创新中的重要设计元素,灵活地运用染整工艺,让现代旗袍呈现更丰富的设计效果,也是探讨旗袍现代化传承和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旗袍的历史沿革和现代旗袍的艺术特点.通过对北京奥运礼仪服饰的剖析,阐述了旗袍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探讨了旗袍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罗旻 《西部皮革》2024,(1):114-116
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有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之誉。旗袍不仅能突出东方女性形体之美,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的审美趋向更加多元化,改良旗袍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旗袍的结构基础,旗袍彻底脱离旧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华丽性感的造型。文章在对传统旗袍与改良旗袍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从领部、肩袖部、开襟、开叉、下摆五个层面探究了旗袍结构改良设计,并阐述了旗袍结构改良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