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木P-RC APMP制浆废液的超滤膜浓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醚砜超滤膜对杨木P-RC APMP制浆废液进行预浓缩,旨在将浓缩液与化学法制浆黑液一并蒸发后进行碱回收处理。通过考察废液通量,总固形物、CODCr和BOD5截留率等指标,得出了废液浓缩的优化工艺: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00、压力0.3MPa、转速400r/min、温度50℃、透过比0.93。优化实验得出:废液通量为23.0L/(m2·h),废液总固形物从14.1g/L浓缩到87.6g/L,蒸发站负荷可降低86.2%。若不考虑膜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用聚醚砜超滤膜将杨木P-RC APMP制浆废液总固形物浓度从1.4%浓缩至8.7%时,蒸发站耗电量可降低约3007kWh/t浆,废水减排量约为16.8t/t浆。  相似文献   

2.
用聚醚砜超滤膜对杨木P-RC APMP制浆废液进行预浓缩,旨在将浓缩液与化学法制浆黑液一并蒸发后进行碱回收处理.通过考察废液通量,总固形物、CODCr和BOD5截留率等指标,得出了废液浓缩的优化工艺: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000、压力0.3 MPa、转速400 r/min、温度50℃、透过比0.93.优化实验得出:废液通最为23.0 L/( m2·h),废液总固形物从14.1 g/L浓缩到87.6 g/L,蒸发站负荷可降低86.2%.若不考虑膜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用聚醚砜超滤膜将杨木P-RC APMP制浆废液总固形物浓度从1.4%浓缩至8.7%时,蒸发站耗电量可降低约3007 kWh/t浆,废水减排量约为16.8 t/t浆.  相似文献   

3.
采用孔径为0.2μm、50 nm和20 n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APMP制浆废液,通过对膜孔径、跨膜压差(TMP)、体积浓缩因子(VCF)3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陶瓷膜孔径20 nm,跨膜压差0.2 MPa,操作温度80℃,体积浓缩因子7.6,在此条件下废液通量为891 L·(h·m2·MPa)-1,浓缩液总固形物(TS)浓度从22.57 g·L-1升高到58.38 g·L-1。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技术在食用油脱胶及溶剂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的混合油浓缩和溶剂回收能耗高的问题,探索了膜分离法在混合油脱胶及溶剂回收中的应用,并考察了操作压力和质量比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采用截留分子量5 000的PES5超滤膜脱除混合油中的磷脂,在0.3MPa下操作,磷脂截留率为63.5%,膜渗透通量达到40.74 L/m2·h.采用ADNF-4040纳滤膜回收混合油中的正己烷,其最大截留率为81%,对应的渗透通量为0.2L/m2·h.  相似文献   

5.
真空膜蒸馏方法处理高盐印染中间体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蒸馏方法处理高盐度印染中间体废水.考察了进料温度、流量、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温度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较大,随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显著增大,对于预处理后的印染废水,流速为50 L/h时,当温度从60℃提高到80℃,膜蒸馏通量从5.644 kg/(m2·h)增长到8.937 kg/(m2·h);流量对膜蒸馏通量无显著影响;膜蒸馏通量随进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当废水盐度高于22%时,膜蒸馏通量显著降低至2.5 kg(m2·h).经过预处理后的印染中间体废水膜蒸馏产品水COD降为400 mg/L以下,色度降为80.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血液分离膜,通过在铸膜液中引入聚乙烯醇(PVA)与戊二醛反应交联物,改善膜材料的亲水性。研究了PVDF浓度、PEG含量等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血液分离膜的亲水性明显提高,接触角从70.2。降至54.5。,水通量从85.4L/(h.m2)-1提高到189.4L/(h.m2)-1,蛋白吸附性量则从92mg/m2降至27mg/m2,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随着PVDF浓度的增加,膜的拉伸性能增强,破裂压增大,水通量和膜分离孔径减小;随着PEG含量的提高,膜的机械性能变化不大,水通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空纤维陶瓷膜用于杜氏盐藻采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空纤维陶瓷膜对杜氏盐藻的采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膜孔径、操作压力、浓缩过程等因素对通量的影响及通量稳定性,最后对污染膜进行了清洗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孔径为20 nm的中空纤维陶瓷膜用于杜氏盐藻培养液的浓缩采收过程较为合适;常温下,较优操作压力是膜组件进/出口为0.30 MPa/0.26 MPa,稳定通量达80 L/m2·h以上;浓缩10倍时,通量可达到60 L/m2·h左右;经40 h的稳定运行,膜通量衰减20%左右.采用1%NaOH+0.2%NaCIO混合溶液与0.5%HNO<,3>溶液在50℃~55℃条件下对实验用膜进行先后清洗,经清洗后,膜通量基本恢复到初始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绿色纤维溶剂回收过程中,离子交换单元为达到理想再生效果,会使用过量的酸、碱液。因此有必要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以降低成本。本文采用纳滤法对酸碱废液进行回收处理,通过小试试验测定酸回收系统平均膜通量约为22L/(m2h),碱回收系统平均膜通量约为27L/(m2h),酸碱回收率可达90%,杂质去除率96%以上,回收的酸、碱液达到离子交换再生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豆乳清废水中含有丰富的β-淀粉酶。通过超滤技术对乳清废水中的β-淀粉酶进行浓缩回收,研究了膜截留分子量(MWCO)、操作温度、料液pH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MWCO 3ku的膜,在跨膜压差2bar、温度(25±3)℃、pH7的操作条件下,膜通量由初始的44L/(m^2·h)衰减至23L/(m^2·h),平均通量达到35L/(m^2·h);3-淀粉酶的酶活力可达到101U/mL,料液的浓缩倍数为10倍,酶活浓缩倍数约为9倍,总酶活的回收率为92%,浓缩液较高的B一淀粉酶酶活力为下一阶段的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为大豆深加工废水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陶瓷膜微滤技术在牛乳除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陶瓷梯度膜用于牛乳微滤除菌的效果及其可行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8与1.2 μm孔径梯度膜对细菌高效截流,截留率达到了99.5%以上.0.8μm孔径梯度膜在温度为50℃、浓缩20倍的条件下,蛋白截流率为10%,膜通量为300L/(m2·h).  相似文献   

11.
超滤浓缩的菊糖果糖转移酶粗酶根据用途可直接使用或进一步纯化,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kDa的Pellicon-2盒式超滤膜包,对菊糖果糖转移酶超滤浓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酶解菊糖产物为DFAIII;酶收率85%以上,膜通量减少至3.2L/m2·h;单位体积酶活(U/mL)增加8.5倍,比酶活达到6.7U/mg;再生后,膜通量可以恢复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董伦  陆茵 《食品工业科技》2014,(19):168-171,176
研究了指孔状结构和网状结构的亲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的滤菌性能与膜结构、膜孔径的关系,探讨了生啤酒过滤过程中膜结构、清洗方式对除菌效果和膜过滤通量的影响规律,通过SEM和接触角测定仪表征了微滤膜的结构和亲水性。结果表明:膜的结构对滤菌效果影响不大;0.22μm数量级的PVDF微滤膜的滤菌效果达到啤酒生产要求;清水清洗和碱、清水、酸、清水连续清洗两种清洗方式对网状结构的PVDF膜影响不大,其平衡过滤通量保持在22.2~22.4L/(m2·h),但碱、清水、酸、清水连续清洗方式更有利于指孔状结构PVDF膜性能的恢复,平衡通量约为40.8L/(m2·h),而同样条件下清水清洗的平衡通量为35.0L/(m2·h)。实验数据表明用亲水性的PVDF微滤膜过滤生啤除菌,仅采用清水清洗膜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反渗透膜BW30和X-20操作压力对膜通量和脱盐率的影响、离子半径对脱盐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操作压力从0.1MPa升高到0.2MPa时,两种膜对盐溶液的通量分别从0.59 L/(m2·h)上升到1.99 L/(m2·h),从0.34 L/(m2·h)上升到1.36 L/(m2·h),而脱盐率从30%下降到20%左右,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膜的脱盐率依次增大;并研究了反渗透膜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纳滤膜对小分子有机物有很好的截留、脱盐效果明显,并且对色度、浊度有很好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4.
IC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蔗渣堆场喷淋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C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是高效的厌氧-好氧反应器,利用其处理废水的结果表明:蔗渣堆场喷淋废水首先经过IC反应器处理,水力停留时间(HRT)4~5h,CODCr容积负荷15~25 kg/(m3·d),产气率达到去除每千克CODCr产沼气0.42m3,CODCr去除率86%,BOD5去除率90%;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当CODCr容积负荷为6 kg/(m3·d)、水力停留时间(HRT)2.5 h时,CODCr、BOD5的出水浓度分别为159mg/L、38 mg/L.  相似文献   

15.
初步考察D- 异抗坏血酸钠精制过程中滤材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滤D- 异抗坏血酸钠粗品溶液中的活性炭时,采用陶瓷膜代替滤布作为滤材,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品质量,并有助于精制收率的提高。在压力0.15MPa、温度80℃、表面流速2m/s 和浓缩15 倍条件下,陶瓷膜的平均通量高达490L/(m2·h)左右;在膜通量350~390L/(m2·h)时,其余条件同上;浓缩倍数可达20 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L-苏氨酸发酵液有机膜过滤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机微滤-超滤膜分离系统,两阶段截留发酵液中残留的菌体、蛋白质和悬浮固体颗粒,建立了微滤-超滤有机膜两步法过滤工艺,解决了一步法超滤过程中的膜通量低的难题。膜通量由8.25 L/(m2.h)提高至32 L/(m2.h),色素去除率、蛋白去除率及产品回收率可分别达到58.5%、97.6%和87.0%。另外,采用0.01 mol/L NaOH、自来水和0.1 mol/L HCl间歇替换清洗可有效恢复膜通量。  相似文献   

17.
何灿  黄祁  王建兵 《中国造纸》2020,39(6):15-21
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造纸废水反渗透(RO)浓水和二级生化出水,探讨了臭氧用量、反应时间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RO浓水,当臭氧用量为75 mg/(L·h)、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COD_(Cr)去除率超过70%。采用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二级生化出水时,当臭氧用量为100 mg/(L·h)、反应时间为90 min时,CODCr去除率超过60%,出水CODCr可稳定在30 mg/L以下,满足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2795—2018 《大清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关于重点控制区域的排放限值要求。中试和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造纸废水RO浓水和二级生化出水的催化臭氧氧化处理中,工艺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吴超亮  金江 《食品科学》2010,31(12):97-100
采用0.1μm 孔径的陶瓷膜浓缩果胶液,考察操作时间、膜面压差、料液比(果胶粉:去离子水)和操作温度对过滤膜通量的影响,分析各条件下稳定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实验设备运行1h 后膜管通量开始稳定,当膜面压差为0.08MPa、料液比为1:200(g/mL)、操作温度55℃时,稳定通量维持在145L/(h·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孔径为100nm无机陶瓷膜超滤葡萄籽蛋白提取液,浓缩葡萄籽蛋白质,通过对膜过滤压力、pH、料液比三个因素分析以及正交优化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操作压力0.1MPa,pH8,料液比为1∶120,此条件下蛋白回收率、浓缩效率、膜污染率、膜通量分别为89.45%、331.07L/m2·h、7.26%、350L/m2·h;采用不同的化学试剂清洗陶瓷膜,结果表明:用0.75% HNO3清洗效果较好,膜通量的恢复率可以达到46.34%.  相似文献   

20.
将硅橡胶膜(PDMS)渗透汽化分离与酵母细胞固定床耦合构成连续发酵系统,进行了乙醇发酵实验.发酵操作连续进行了378.5h,发酵液内的乙醇质量浓度最高达到了70g/L,启动PDMS膜分离后,降低并维持在50g/L左右;实验得到固定化颗粒和发酵液内的最高细胞浓度分别为1.76×1010个/g和9.8×108个/mL;乙醇体积产率3.67g/L·h,为游离连续发酵的2.1倍,葡萄糖消耗速率11.05g/L·h,为游离连续发酵的2.5倍;膜总通量400~690g/Cm2·h,乙醇通量为80~190g/m2·h,分离因子2.5~7.2,下游产品的平均质量浓度191.57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