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北京电网峰谷差日益增大的现状,分析了北京电网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调峰特性,研究了机组实际启动时间,机组最大、最小技术出力及出力调节速率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北京电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峰的独有特点,指出了调峰能力未来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采用尿素制氨方式进行脱硝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来说,尿素热解需要的温度条件制约了燃气轮机快速启动调峰的特性。本文介绍了尿素直喷系统首次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上实际应用特点,简要说明了在运用该技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通过合理的喷枪布置方式与专用的喷枪结构形式,保证尿素的雾化效果及炉膛内氨气分布的均匀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进行优化调整,使尿素直喷满足脱硝效率大于85%的技术要求。从系统配置、运行维护的角度与传统尿素热解炉系统对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采用尿素直喷系统,具有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运行可靠性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推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典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五个层级的能效指标体系。利用Thermoflow软件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开展机组变工况特性分析,计算全负荷范围内主要能效指标的基准值和热耗率偏差因子,分析对比各指标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主蒸汽压力、汽轮机背压和压气机效率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 ·热效率高 先进的可达52~55%,热电联产热效率可达80%以上。 ·可用率高 比普通电厂高出20%。 ·投资省 比普通燃煤电厂省1/3。 ·施工期短 一台燃机要12个月,两台燃机加一台汽轮机组成联合循环30万kW机组不超过20个月。  相似文献   

5.
就宝钢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循环效率从机组设计特点和运行中影响机组循环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涉及环境温度、高炉煤气温度、高炉煤气热值变化对机组效率的影响,从而找出机组实际运行中如何提高循环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维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班制运行的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采用每天起停运行方式,但目前却沿用常规火电机组的雏修模式,造成机组设备特别是辅机设备的可靠性差,维修被动.对此,提出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对设备的维修策略、维修周期及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适应大型燃气轮机检修维护的检修模式和检修策略.  相似文献   

7.
8.
文章介绍了某电厂PG9351燃气轮机在发生了压气机0级动叶断裂的故障之后,如何确定对该机组性能下降及确定机组性能下降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9.
受国家电力公司委托 ,国电华东公司于 2 0 0 0年 9月 2 8~ 2 9日在上海召开了“华能上海燃气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会议原则同意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也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在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发电厂预留的燃煤机组场地上建设华能上海燃气发电项目 ,可配合“西气东输”工程 ,进一步落实国家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 ,同时也是上海电力自身发展的需要。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的建设 ,可同区外来电 (三峡水电 )互补配合运行 ,缓解上海电网调峰压力 ,同时也有利于上海能源结构的调整及改善上海大气状况。工程将建设 3…  相似文献   

10.
洪晖虹  陈勇 《广东电力》2006,19(5):6-10
阐述了广东省引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必要性,以及该类型机组的燃料供应问题.通过与常规火力发电机组比较,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效率、环境保护、耗水量等方面的优越性.针对现今国际上的主导机型--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就机组性能和结构优化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F级燃气轮机适于建造联合循环机组;作为两班制的调峰机组,单轴机组比多轴机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英 《电站系统工程》2002,18(3):21-28,59
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余热锅炉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及最新技术和应用、余热锅炉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燃气轮机结构、设备和热力系统及运行控制与火电机组差异大、机组自动化技术水平比较高的特点,在机组调试过程中大胆创新,改进调试工作程序和流程及调试方法,对调试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成功解决了燃煤机组调试中不曾出现的疑难问题.经过现场的摸索、实践,解决了高海拔地区燃机调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今后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高海拔地区的应用和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第二位报告人是清华大学热工教研室副主任段秋生副教授.段教授在叶轮机械的流动计算,热力系统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等方面有多项研究成果,他的报告题目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这是实现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的新的技术,为广大电力工作者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过泉生 《上海电力》1997,10(6):25-29
宝钢三期工程为充分利用剩余高炉煤气,引进一套燃机功率为149MW、燃用低热值高炉煤气(BFG)的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机组。该机组由日本川崎重工配套,主设备由瑞士ABB公司开发制造。机组采用热电联产方式,除利用低热值高炉煤气发电外,还从中压蒸汽系统抽出蒸汽供给热网,综台效率约达45.5%。  相似文献   

15.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四川华能重庆江北电厂将引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全厂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并结合广东省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全厂控制系统的构成情况,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全厂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全厂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实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在冬季气源紧张情况下会出现机组供热出力不足,严重影响供暖质量。为此,本文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节气保供热灵活性供热技术研究,设计了适应不同天然气量和供热负荷的6种供热模式,分别为高背压供热模式、抽汽高背压供热模式、低压缸空载供热模式、单台余热锅炉耦合高背压供热模式、单台余热锅炉耦合空载供热模式和2台余热锅炉供热模式。同时研发了全供热工况控制策略,主要包括供热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及供热在线优化策略。对山西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行6种供热模式控制策略工程试验,结果表明,该灵活性供热控制策略能够实时准确地根据系统状态自动选择模式切换或运行参数优化,使供热负荷与供热需求间误差不超过1%。某860 MW燃气-蒸汽联合热电机组在300万m3/d的定气量条件下,每日最高可供热量5.2万GJ,热调峰能力提高约45%,机组灵活供热调峰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国栋  闫平  周云山  张淼 《热力发电》2005,34(12):39-43
阐述了管道应力分析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戚墅堰电厂3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管道应力分析的实际问题,在考虑常规载荷作用的同时,对管道系统在地震、风、安全阀动作等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分析,以及根据工程实际考虑了各种综合工况的同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以静态前馈为基础、PID算法进行辅助修正的负荷分配方案,对双轴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进行协调控制;基于负荷分配回路的AGC功能,实现了网调对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的直接控制;针对燃气轮机负荷响应快的特点,设计了由燃气轮机单独承担联合循环机组的一次调频任务.郑常庄电厂机组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满足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控制功能要求,能实现机组的快速升降负荷;控制方案逻辑清晰、可控性强,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适用于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20.
葛海华  刘新平 《华东电力》2012,(12):2306-2307
通过实践探索,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无烟气挡板调节)参与电网调峰运行必须综合考虑后续联合循环设备,并提出可行性的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