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解决建筑垃圾泛滥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陕北黄土高原巨量黄土资源,运用现代生土改性及建造技术,研究发展既可降解于土壤又能满足现代建筑空间需要的现代生土砌体建筑,是实现人工建筑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广义循环的有益探索。以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循环为原则,提出现代生土砌体建筑传承文脉、空间适应、因地制宜、循环利用的实施策略,并通过生物方法实现生土砌体固体废弃物的土壤还原。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9,(7)
通过对生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调研,借助相关优秀生土建筑案例的分析,从技术以及表现两个层面上,来探究生土材料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希望可以为以后的生土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生土建筑主要指用未焙烧的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作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万物生于土,而终归于土。"亘古至今,建筑亦然。以土为材,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营造传统之一。这种就地可取的自然材料资源,造就了我国各地区丰富绚烂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生土"建筑具有方便取材、易于施工、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等优点,同时它又能融于自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土建筑、建造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教席所在地"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高等建筑学院国际生土建筑中心"在生土建筑教育与推广方面的经验介绍,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回归建筑学最基本的原点。  相似文献   

5.
生土建筑     
生土建筑本世纪快速的人口增长,有限的地球资源以及城市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退化,对建筑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实的危机要求建筑设计对自然的破坏降到最低,生土材料是最理想的保持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与能量流平衡的建筑材料,因此...  相似文献   

6.
生土建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土建筑荆其敏生土建筑是一种最古老而迄今还一直被广泛采用着的建筑类型。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生土”一直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世界上有1/3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之中。传统的生土建筑的提高与发展,将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带来什么前景?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世...  相似文献   

7.
8.
生土建筑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它因具备取材方便、便于施工、造价低廉、节能环保、融于自然等许多其他建筑形式不能比拟的优势而生生不息、历久弥坚。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各种建筑材料不断涌现,生土建筑逐渐淡出过人们的视线。在注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日,生土建筑因其建筑蕴含着巨大的生态价值和发展潜力,再次受到世人的瞩目。本文通过对生土建筑的研究现状和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生土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对生土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生土建筑抗震性能及其抗震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对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的生土建筑震害进行调查,分析了生土建筑的震害机理,根据震害调查和结构抗震原理提出用生土建筑墙率评估其抗震性能的方法。然后利用有限单元法,对四个典型生土建筑进行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生土建筑延性较差,抗剪和抗弯强度均较低,抗震性能比较差,震害比其他结构要严重;所提出的生土建筑墙率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其抗震性能。最后提出了改善生土建筑抗震性能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土建筑是浙江农村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从70年代后期开始,生土建筑这一古老的建筑形式,在浙江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泥木结构外,出现了以生土墙承重的“生土——钢筋混凝土”结构(生土混合结构),使生土建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改千百年来以素土夯筑生土墙的施工习惯,现在浙江农村的不少地区夯筑成三合土墙或灰砂墙。浙江的诸暨及其邻近的肖山、义鸟、江浦等  相似文献   

11.
生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些过去被认为是象征贫穷落后的土房和窑洞,现在反而引起了第三世界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建筑界人士的广泛兴趣。近年来,联合国的科技组织和一些国际学术团体曾先后以生土建筑为课题,举办了各种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出版了一些专刊。去年,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的建筑师和其它专家还专门来我国考察窑洞和生土建筑。本文拟就国外生土建筑的情况和发展趋向作一些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生土建筑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态优势,但因其脱离了工业化的时代背景而呈现出逐渐衰败的趋势。利用现代机械生产的压制生土砌块拥有超越传统土坯建筑的优势,制作简单快捷,质量可靠,现场施工周期短,不需大量密集型劳动,在我国村镇地区具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土坯建筑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指出压制改性生土砌块(CSEB)是生土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对压制生土砌块建筑的构造体系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未来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现今冀中平原的气候特征和本地传统生土建筑的自身特点,经过一系列的深入实地调研,并对该建筑形式进行了热工、生态和生命周期等多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当地生土建筑的保护价值和一些实际数据,供大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4.
孟祥武  苏醒  骆婧 《室内设计》2019,(1):104-110
生土建筑形式多样,不仅是中国传 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也有 广泛分布。在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生土建 筑材料的生态性能又一次受到世人瞩目。我 国研究生土建筑时间较早,但相较于发达国 家,在研究探索与经验累积等方面还存在一 定差距。本文从研究机构、教育模式、规范 标准三个不同层面对国内外生土建筑研究进 行分析判断,寻找出目前国内外生土建筑发 展的现状和需要改进之处,总结国外先进研 究经验,以高校教育作为理论支撑、规范标 准作为实践场地、研究机构作为理论与实践 结合的统筹研究单位,使三方面形成集“产 学研”为一体的完整链条,为我国生土建筑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坯作为建筑材料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用土坯建造的生土建筑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使用。依据对我国豫北地区生土建筑的大量调查,对生土建筑的细部构造进行分析,为以后的构造处理及改进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生土建筑现代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土建筑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建设和维修简便、节约能源、能较好保护环境等优点。现在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危机日趋严重,在钢材水泥建造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生土建筑不但未被淘汰,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我国现有的生土建筑分布在100多县(市),居住人口达3  相似文献   

17.
走向生土建筑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生态文明时代给生土建筑带来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叙述生土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其震害特征,提出生土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秉承传统生土结构的精髓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符合当代人生活模式的生土建筑形式以及满足抗震要求的生土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中国生土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方  杨青 《山西建筑》2007,33(34):30-31
通过阅读《新乡土建筑》,认识到中国发展生土建筑的必要性,并着重介绍了我国建筑史上一些比较重要的生土建筑形式:窑洞、版筑建筑和土坯建筑,以引起大家对生土建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开篇小札1985年3月~5月我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聘请赴美执教60天,在此期间参加一次由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生土建筑研究所召开的生土建筑学术会议并参观了会议举办的生土建筑展览。归国前夕到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作短期讲学。结识了卡尔逊、麦哈瑞、候宾、史蒂林和本尼特先生等生土建筑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了作者1985年3月—5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执教60天的见闻和所涉猎的信息。在世界生土建筑动态中概括地谈到联合国提倡地下空间学术会议以及北欧、法国、澳州和中东地区的生土建筑与地下空间利用的情况。并介绍了从事生土建筑的著名建筑师哈桑·佛赛的情况和国际新趋势. 文中分别对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研究进展的最新信息作了介绍。最后希望生土建筑将成为中国“西部建筑创作”重要课题之一,——为贫困的亿万人民改善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