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景盛 《供水技术》2011,5(4):55-56
通过剖析影响管网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通过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网水水质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实行全过程水质监控和供水管网分区分片管理、梳理并消除管网水水质盲点、合理加氯进一步保障管网水水质、建立管网水水质评价体系、开展供水设施现状调查及评估等.通过推行精细化的片区管理方式,提升了供水营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杭州市某污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污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掌握污水管网实时水质情况,是缓解下游污水处理厂进厂水质超标、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以杭州市某污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为实例,介绍了监测点的选择方法、检测仪表的选型以及监测点工程设计方案,为类似污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管网会对流经的自来水水质产生影响,并最终导致整个供水系统的水质变坏,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管网水质的因素,如规划设计、施工并网、调度、气候、二次供水、原水管渠、非法接入等,提出保障管网水质的途径,如可通过加强规划设计、严格材料和施工管理、严格运行和二次供水管理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供水现状和管网特点的分析,认为供水管网庞大且管线长、供水量分布不均、管线老化是造成出厂水水质在管网中下降的主要原因。文中介绍了本公司在管网水质管理方面的工作,如取样点选择、管网水质检测、用户投诉管理、管网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此外还对管网水质管理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保证城市供水水源水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供水水质特别是配水管网水质,保证到户龙头水水质合格,是当前全面落实《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重要任务.阐述了影响配水管网水质的主要因素、管网水质监测的主要指标、管网水质监测的现实意义、管网水质监测技术手段和管网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并从水质仪表的选型以及水质监测点的合理选择方面分析了管网水质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供水企业管网水质监测与水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管网水质监测系统有助于为开展管网建模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完善供水企业的水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供水水质,要求供水管网水质污染少,水力条件好。但自来水在管网的输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水质的恶化,水质恶化的程度是由出厂水水质、管材、管径、停留时间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因此要从提高出厂水水质、推广应用优质管材、加强供水管网的管理等措施入手来改善管网水质,并加强对管网水质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赖莉  张勇  何俊 《山西建筑》2010,36(24):194-195
针对供水管网存在的二次污染的情况,主要从出厂水水质、管网管材、二次供水设施、管道施工管理及管网附属设施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水质恶化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管网水质、防止二次污染的多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供水管网清洗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期性清洗管网对提高管网水质、恢复管道通水能力、抑制腐蚀发生、维护管网正常运行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管网冲洗的必要性、冲洗技术、冲洗方法以及冲洗效果评价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的数字化调控途径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信息的间隙性、被动性和延迟性特征,提出了管网水质数字化调控理念.从供水管网水质数字信息收集、管网水质信息的在线数字评估和管网水质模型构建方面对实现管网水质数字调控途径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管网水质数字化调控技术在上海世博园区供水管网优化运行信息化平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西江引水工程建成后,西江水源将全面置换广州市西北部石门、江村和西村水厂的原有水源.优质的西江水入穗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供水水质将得到全面提升.为确保西江水源置换管网水质安全,通过管网水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优化出厂水关键水质指标、建立立体化监测网络、强化管网保障措施和完善管网水质应急预案等,构建了西江水源置换管网水质保障体系,确保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水源置换(置换水量为242×104 m3/d)在复杂的供水管网中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11.
以南方某市为例,介绍了其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的建立过程。首先,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确定在线监测点的位置、数量和在线监测指标,选定在线监测仪器和在线数据传输方式。其次,基于管网水质在线监测信息建立了水质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可实现数据库连接、列表、查询、统计报表打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等功能。最后,依据统计分析与人工智能的方法建立了三种水质预测模型,并将其与水质在线管理系统集成,实现了对供水管网主要水质指标的在线监测、管理与预测。对该系统采用管网实测数据进行考核、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王福进 《山西建筑》2007,33(31):172-173
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造成供水管网二次污染的原因,并从提高管网水质稳定性和加强管网改造及维护管理两方面提出了改善管网水质的措施,以保证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污染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中介绍了提高出厂水水质及其生物和化学稳定性;推广应用新型管材;对于水质影响较大的管网,要加快改造步伐;加强管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供水管网安全优化运行的目标,在于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与水压的要求,并在此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管道漏损、降低"爆管"风险、减少管网运行与维护费用.围绕上述目标,针对我国供水管网特点和供水企业管理特点,从输配过程水质安全保障、管网信息化建设、分级分区管理、漏损监测与控制、"爆管"预防、管道优化维护与更换等方面,系统讨论了供水管网安全优化运行与污染控制的技术策略,为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优化运行与污染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给水管网的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水安全输配是保障饮用水水质的重要环节,对管网水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可为改善管网水质、建立水质模型提供基础数据。以天津市的给水管网为研究对象,沿水流路径开启消火栓放水进行测试,考察了余氯、浊度、TOC和三卤甲烷等主要水质参数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管道属性对水质有较大影响,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为防止水质恶化,应定期排放管网末梢的死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深井井群复合供水中直供井出水含沙量较高对水质造成突发性污染的问题,以泥沙的运动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泥沙在管网水输送中的沙水水质数学模型。利用EPANET-MSX模块编码对模型进行求解,动态地模拟出泥沙在管网中的运动状况,并求出了出沙对水质的影响范围、持续污染时间以及具体用户的出沙量和出沙持续时间,为水质突发性污染的应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当前,社会对供水的要求已经从量的保证转变到了质的提高方面。为满足社会对充足的优质水的需求,供水企业一直在不断地提高出厂水的质量,但仍不时收到用户对水质问题的投诉。我们通过对武汉水务集团所接受的投诉案例的调研和总结发现,有超过50%的水质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都集中在供水管网。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网水质管理体系就成了一个很有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导致供水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等问题,介绍了日本自来水管网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管网现采用的抗震设计、管压和流速的设计、供水管网布局模式等方面介绍了日本水力风险的控制策略,从自来水水质、管道事故控制对策、水质控制指标、末端水质控制策略等方面介绍了日本水质风险的控制策略,并介绍了日本最新的自来水管网管理相关研究。最后,依据日本的发展经验提出对我国管网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管网水质安全是城市供水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实际对管网水质风险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认为在风险识别分析的基础上,对主要影响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实施重点监控,可明显减少或消除这些危险因素,提高管网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20.
西江原水相对于置换前西部水厂原水水质有着质的飞跃.如何防止置换期间和置换后,由于水质变化对管网环境造成冲击,导致管网水质恶化,是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西江原水和西部原水进行腐蚀性指标分析,计算两种原水混合使用时的腐蚀情况,并通过小区管网水源置换试验,确定水源置换模式为一步置换;提出确保管网水质平稳置换的两大措施,即保持管网供水流态不变,并在置换过程中优化水厂内控指标,控制出厂水pH值在7.4~8.0,提高了水质的稳定性,也保护了供水管网.经过3个月的实践,西江原水置换后管网未出现大面积黄水浊水现象,管网水质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