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提出一种高低墩减隔震桥梁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可设计各桥墩配筋率及支座参数,使纵桥向地震作用下各墩保持弹性、各支座达到相同的损伤状态,并实现地震剪力或墩底弯矩的均匀分配。以某工程背景桥梁为例进行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比较两者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对比了剪力均匀和墩底弯矩均匀这两种地震力分配方式下桥梁的地震响应。对于各墩采用相同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减隔震桥梁,当按照该方法进行设计时,推荐采用墩底弯矩均匀的地震力分配方式,该分配方式能更好的发挥材料性能、节约工程造价,但同时应保证墩高较低的桥墩有足够的抗剪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功能完善的专用抗震分析软件,从抗震动力学出发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总体介绍了桥梁的抗震设计原则,然后介绍了桥梁抗震概念设计、延性抗震设计、多阶段设计方法、减隔震结构的应用等几种当前应用较多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桥梁震害及产生原因,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在桥梁抗震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设计原则和桥梁减、隔震的有效措施,指出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成功的抗震设计可以人大减轻甚至避免震害的产生,从而很好地达到桥梁结构的防震和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现代桥梁工程的建设及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由于桥路在具体的建设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及人为的破坏,可能造成桥梁整体的性能退化和材料损坏,导致桥梁在结构上出现不达标和其他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针对这样的桥梁损失,要做到及时的维修和相应的处理,不仅是保证道路交通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而且是增加桥梁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在用桥梁的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桥梁养护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地震越来越频繁地在世界各地发生,现代桥梁建筑的抗震性能的设计问题也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桥梁建筑工程是交通网络的关键要素,因此桥梁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达到桥梁合理的抗震性能,桥梁结构设计师应通过以往的工程项目以及地震灾害等经验所获得的正确的基本设计原则及设计思想,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桥梁建筑结构上、材料以及方案上的问题,这也是桥梁抗震概念设计的精髓所在。桥梁合理的抗震设计就是使桥梁的抗震结构在强度、刚度以及延性上有最佳的组合,从而可以有效而又经济地达到抗震的目标。本文便从桥梁受到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上、桥梁抗震设计的设计原则上以及桥梁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三方面对桥梁的抗震进行探讨,从而详细地分析了现代桥梁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阜成门立交桥抗震加固设计的总结,展示了粘滞阻尼器在市政桥梁加固时的设计思路,同时与常规加固技术进行比较,揭示了该加固措施在工程造价、交通影响、可实施性等方面的优势。论文研究成果表明:在三、四跨简支、连续梁桥,采用附加粘滞阻尼器作为加固方案,不仅成效显著,而且具有造价低、可实施性强、交通影响小等优势,适于推广应用。但在减震加固设计时应具有明确的位移目标、同时应注意加固后连接构件局部地震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李建中  管仲国 《工程力学》2011,(z2):24-30,53
首先对基于强度抗震设计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梁式桥的实际特点,提出了梁桥基于性能设计的目标位移和目标延性的计算公式,研究、讨论了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桥梁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目标与性能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本燕  刘伯权  邢国华  吴涛 《工程力学》2011,(11):96-103,137
针对我国公路桥梁抗震规范中,地震作用水平相对单一且从E1地震到E2地震的重现期相差较大的现状,提出E1’地震作用水平和E2’地震作用水平,取其50年内的超越概率分别为40%和2%~3%;将桥梁结构划分为“五档”性能水平,结合4个地震作用水平,建立17个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和“四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建立桥梁构件对应其力学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大致的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市政桥梁施工安全问题的特点,对安全监理程序进行了一些探讨,为市政桥梁施工安全监理的有效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楚留声  刘静  王伸伟  赵军 《工程力学》2018,35(8):100-110
型钢混凝土(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大跨度结构及高层建筑中得以广泛应用,然而对于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较少。根据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的特点,将其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暂时使用、修复后使用、接近倒塌四个水平,采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PQ-FIBER模型对SRC柱-钢梁混合框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并采用已有的试验研究成果对PQ-FIBER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采用此方法对某8层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进行了设计,然后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法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SRC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简斌  谢县  廖平平 《工程力学》2015,32(4):138-144
以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结构隐含的性态目标的平均可靠度水准为基础,在DDBD方法中建立了相对可靠度理论体系,并提出了具体方法。在该文所提具体方法中,对于任一性态目标,均转化为以多遇地震作为预期地震风险水平进行可靠度计算,且DDBD法可靠度是通过与现有基于力抗震设计方法可靠度的比值形式体现的,既保持了与现行规范可靠度的传承,又避免了一般情况下可靠度的复杂计算。同时,论证了在多遇地震下DDBD方法所得基底剪力计算值与现行规范基于力方法基底剪力计算值理论上相等,并对其实际存在的计算误差进行修正,确定了DDBD方法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此理论思路的有效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现有混凝土桥梁的时变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仁  秦权 《工程力学》2005,22(4):90-95
在研究现有混凝土桥梁抗力和荷载的时变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现有桥梁的时变可靠度计算模型,并采用自适应重要抽样法计算时变可靠指标.同时,对变量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对于科学、经济地制定桥梁维修计划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LRB隔震桥梁减震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丽  阎贵平  孙立 《工程力学》2003,20(5):124-129
分别利用非线性水平和转动弹簧单元来模拟减隔震支座和桥墩延性塑性铰的非线性性能,首次把支座和桥梁结构纳入至一个系统中,并考虑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利用大型通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采用铅芯橡胶支座(LRB)隔震的桥梁输入了多条实际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系统地讨论了隔震桥梁的减震性能,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嘉闵高架桥为依托,利用OpenSees软件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两种不同基础体系下的规则连续梁桥的主梁、墩柱、基础等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并考虑墩高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提离设计,相较常规基础设计,会显著降低墩柱的纵、横向弯矩响应,改善墩柱的受力性能,纵向降幅为20.4%~32.0%,横向降幅为2.5%~23.8%;单桩的纵向弯矩响应减小,降幅达16.2%~40.0%;桩基最大拉力受到有效控制。基于新规范体系,评估了墩柱和基础在E2地震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提离式桩基础的规则梁桥可有效降低墩柱、基础的地震需求。在E2地震下,墩柱均处于弹性状态,单桩配筋率相较常规基础体系梁桥可随墩高增加适当降低。  相似文献   

16.
陈兴冲  高峰  吴少海 《工程力学》2007,24(3):120-125
采用波动法对季节性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的桥梁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冻土层的变化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冻土厚度、不同墩高时桥墩地震内力分布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冻土层的存在对桥梁的地震反应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基础类型桥墩受冻土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墩高在10m~22m之间时冻土层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桥墩的地震反应在冬夏两季具有显著区别,抗震设计中应考虑不同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郑文智  王浩  沈惠军 《工程力学》2019,36(4):188-195,205
基于某三跨隔震连续梁桥,分析了环境温度、隔震支座初始位移及铅芯热效应对其地震响应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隔震支座产生初始位移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36条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分别采用考虑与不考虑铅芯热效应的隔震支座模型,对该隔震连续梁桥进行了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关键部位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低温环境条件下,环境温度、初始位移、铅芯热共同作用效应会使得隔震连续梁桥结构地震峰值位移明显减小,支座、墩底峰值剪力显著增大,环境温度对隔震梁桥地震峰值响应起主导作用;当环境温度超过常温(20℃)时,由于环境温度引起隔震支座力学性能显著退化,环境温度、隔震支座初始位移、铅芯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得结构地震峰值位移显著增大,此时初始位移与铅芯热对隔震支座峰值位移、剪力、墩底剪力影响更为显著。由于部分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峰值位移显著增大,使得其峰值剪力呈现出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王东明  高永武 《工程力学》2019,36(7):165-173
科学合理地考虑地震风险评估中各环节的不确定性是地震风险评估结果可靠的基础。该文利用某城市现有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数据,综合考虑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不确定性,以结构基本类作为城市建筑群模型,并考虑地震动不确定性对建筑群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建立了同时考虑地震危险性和地震易损性不确定性的地震风险评估模型,最终给出城市结构基本类不同极限破坏状态的年平均超越概率和50年内地震风险概率。基于结构不同极限破坏状态对应的损失比,获得每一种结构基本类的地震经济损失风险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地震风险一致概率为控制点,得到城市建筑群总的地震经济损失风险曲线组合的方法,该方法可为评估城市建筑群概率地震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汶川、芦山等大地震震害经验表明:地震中建筑遭受的实际烈度经常远高于规范规定的设防烈度,这导致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虽然随着规范的改进和新的设防区划图的提出,我国建筑抗震的安全水准在不断提升,但是很多专家仍认为目前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储备偏低。因此,确定合理的地震作用对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基于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一系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地震动力放大系数、地震作用和荷载分项系数等参数的取值,对框架进行重设计,并对框架结构进行倒塌分析,研究地震作用设计参数调整对框架结构的设计控制指标、地震力、材料用量和抗震安全性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调整措施将使底层柱轴压比增大约8%;楼板和框架梁的钢筋用量提高约6%;对初始破坏始于底层的倒塌模式,调整措施能明显提高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但随着设防烈度提高,地震下抗倒塌能力的提高程度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0.
徐龙河  武虎 《工程力学》2019,36(4):177-187
为减小斜拉桥横桥向的地震响应,提出一种设置预压弹簧自复位耗能支撑的斜拉桥横向减震体系及支撑参数的设计方法。以一座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对支撑参数进行了设计,并对塔梁固结体系和采用支撑的减震体系进行地震时程分析,从关键位置的地震响应、耗能能力等方面对支撑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横桥向采用预压弹簧自复位耗能支撑的斜拉桥减震体系利用支撑良好的滞回耗能特性,有效减小桥塔位移和应变,改善桥塔受力,减小主梁的残余位移。附加预压弹簧自复位耗能支撑对斜拉桥地震响应有良好减震控制效果,是一种合理的抗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