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碧含  由芳 《图学学报》2020,41(6):1012-1017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自动驾驶驾驶技术也得到了 快速的发展。但单纯的技术提高并不能带来人们接受度的随之增加。为了提高人们对无人驾驶 技术的接受度,对自动化接受度模型进行研究,探究如何从认知接受度提升的角度改善自动驾 驶座舱的人机交互,并从接受度模型的核心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车外人机交互用户体验问题。 通过分析半封闭场景下车外交互的使用场景及行人与无人车交互时的用户行为,归纳出行人行 为特征模型,再结合自动化接受度模型的相关研究,从信任度、协作性的角度提升车外交互的 有效性和认知接受度。基于自动化接受度 AAM 模型提出了符合行人行为特征和认知的车外人 机交互策略,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的扩展资源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布式认知理论通过协调人机对话,结合人和计算机各自的优势解决问题,在人机交互研究中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尽管分布式认知理论支持的资源模型在分析人机交互时取得了成功,但模型存在不能提供复杂用户任务支持、缺乏对模型中元素的准确定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表现形式上的混乱.使用分布式认知理论构造了扩展资源模型,建立人机交互活动中的动作和表征之间的联系,从而指导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扩展资源模型从静态结构和交互策略两个方面对界面交互动作提供支持,在交互中减少人的认知负担.该研究对设计符合人的认知特点的界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由以往的以计算机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发展,新型交互方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双手交互作为一种自然的人机交互形式,不但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和行为特征,而且能提高计算机输入的带宽.本文研究了一种红外多点触摸的定位技术,识别并描述了双手触摸式交互动作,并建立了双手触摸式交互模型,实验证明了这种交互技术比传统的鼠标操作更加自然直观,大大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交互式信息服务模型强调人机交互过程中对用户动态的反映,注重用户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结合,旨在构建支持对用户自适应的用户模型。通过提出使用模糊集的方式,对在线用户进行建模,同时描述了基于这种用户模型进行用户行为在线跟踪和用户行为预测的方法,并介绍一个系统实现构成。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然用户界面的发展,如何促进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的无意识行为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文章说明了无意识行为在人机交互中的研究意义,阐述了无意识行为的内涵与特点,并探讨了促进人机交互过程中用户无意识行为的设计维度,最后提出了促进用户无意识交互行为的设计方法。通过本文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无意识设计与自然用户界面的相关理论,并促进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自适应界面缺乏自主学习用户交互历史、难以根据用户经验有效预测用户意图的现状,基于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该文提出了基于经验感知的自适应用户界面模型,从界面静态组成元素、动态交互行为和自适应策略三个方面建立了该模型的统一描述,然后研究了自适应界面模型的实现架构、关键技术和建模方法.最后开发了一个个性化的虚拟家居定制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根据用户交互历史和上下文环境,准确预测用户意图,实时调整界面布局和交互行为以主动地适应用户.  相似文献   

7.
李锐  凌云翔  老松杨 《计算机工程》2008,34(14):274-276
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技术正快速发展,但双手交互技术和应用空间之间在认知上存在较大差距。使双手交互难以被广泛应用。该文对指挥空间进行认知级描述。根据指挥空间双手交互应用背景,按分布式认知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构建一种基于双手交互的指挥空间交互响应模型。以解析的方式描述用户背景知识与交互响应间的关系,为指挥空间内双手交互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户界面是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媒介,友好的用户界面能提高用户使用的效率.为了增强用户界面的有效性、正确性、友好性,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在研究已有用户界面设计模型、用户参与设计方式和领域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最终用户、领域专家、开发人员为设计中心的新的用户界面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9.
交互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交互方式的转变并催生新的交互理论和交互范式。隐式人机交互是一种新型人机交互范式,其特点是用户无需直接操作计算机等设备,交互系统通过分布式传感器检测,分析用户动作,在线地获取当前的动态上下文,用于理解用户的意图,作为系统的隐含输入,产生与用户意图相适应的隐含输出来为用户服务。本文分析了隐式交互对计算系统的需求,提出了通用化的面向应用的服务共享模型,以用于构建分布式视觉系统。基于该系统实现的隐式交互实例表明,上述模型是通用的服务共享模型,能够实现多种隐式交互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人机交互领域,移动平台上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对认知心理学在增强现实领域重要作用的忽视和互动信息展示形式的匮乏,导致此类软件的用户体验欠佳.该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心智模型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混合式移动导览系统.在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下,结合微观和宏观心智模型理论分析用户的需求,通过反复的可用性测试对交互界面进行迭代设计,使得系统界面的交互体验不断趋近用户的心理预期.此外,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两个空间的自由切换,用户可以获得两种截然不同的互动体验.这种新颖的交互模式丰富了互动内容的展现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交互模式的移动导览系统调动了用户主动进行交互的积极性,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易用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