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性能优异,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行业中存在因风量不足导致的冷却塔性能低下的问题,该问题在高温季节对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在第一循环水系统中安装高效碳纤维复合材料风机,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认为采用该技术对冷却塔进行扩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从低噪声、节能化、多样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今后冷却塔风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认为降低叶轮转速、加大叶片宽度、采用“前掠型”叶片,可以降低风机的噪声。大直径、全压低的风机相对比较节能。 相似文献
3.
对冷却塔风机节能及安全控制进行研究,以实现风机运行的节能、安全自动化在线管理,通过对实际使用效果考察表明:该控制系统解决了风机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难题,实现了风机节能、安全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经济效益和设备可靠度,收到理想效果,也为加强设备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水动风机冷却塔的节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冷却塔进塔水流的能量情况,认为进塔水流富余的能量足够推动风机的运行。研制了新型水轮机来取代风叶电机,经试用,当冷却塔进水的富余水头为5~8m时,可以满足推动水轮机的要求。这种由水轮机推动的风机特别适用于大型冷却塔。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炼厂以前大多数机泵都采用流量控制和节流控制,经过生产实践,不论是变极调速、可控硅串极调速、电机滑差离合器调速等都不能达到理想的调速性能,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炼厂普遍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系统地提出了变频调速控制原理、变频器容量设计选择、变频器应用及效益,为变频器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降低能耗,对机力通风冷却塔引入水轮机作动力代替电机。分析水轮机作动力带动冷却塔风机的可行性和水轮机的选择与控制,分析节能效果及尚存在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大型机械通风冷却塔电动风机的节能改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系统地阐述了大型机械通风冷却塔电动风机节能改造的原理和优点,介绍了以微型双击式冷却塔专用水轮机取代电机(包括传动轴、减速机)的设计过程,包括原有设施简述、改造工程概况、数据计算及分析、节能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并对节能改造做出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刘文洪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3,(2):88-89,33
本文通过对风筒振动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振动的原因,并通过两个成功解决振动问题的实例,介绍了冷却塔风量测试及仿真软件对振动模拟在解决风筒振动问题上面的重要性,以此为手段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为从风筒的结构及配置合理风量来解决玻璃钢风筒的振动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款冷却塔热力性能集成测试软件的开发与实现,其开发平台为C#,本软件的特点是将评价冷却塔热力性能所需的各种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数据采集与计算方法集成化。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层次结构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及实现方法。同时介绍了将该软件应用于实塔测试的过程,并将测试结果与本软件同时进行的美国CTI协会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述工业水冷却塔验收评定测试主要热力性能参数,如水气质量比L/G、塔冷却数kav/L等的简明计算方法,以评定冷却塔原设计及改造后的能力。借经典湿球理论说明冷却塔的基本操作原理;借应用广泛的以焓差为推动力的迈克尔方程图解,比较原设计工况测试结果的性能。推荐的计算程序是美国冷却塔协会(CTI)规范要求,可免除现场测试数据经数学归纳推导出的经验关系式的繁锁与缺陷,使测试计算方法统一而规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循环水冷却塔存在的效率较低问题,采用小片间距填料进行改造。实际运行效果证明,采用20 mm片距填料改造后比原33 mm片距填料的冷却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循环水冷却塔存在的效率较低问题,采用小片间距填料进行改造.实际运行效果证明,采用20mm片距填料改造后比原33衄片距填料的冷却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玻璃钢冷却塔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证 《玻璃钢/复合材料》1995,(3):42-44,49
简单介绍了玻璃钢冷却塔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对目前产品的发展水平以及所而临的问题做了比较客观的概括和总结,对产品的发展前提出了一些观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10NH-4000×8型钢混结构逆流式冷却塔在设计及技术澄清阶段的一些优化设计的措施,以及对该型号冷却塔进行的性能测试所采取的方法、步骤、数据处理及评价.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外有关专家对辽河集团公司冷却塔的检测情况,决定对冷却塔进行技术改造和主体结构件更新。该工程现已进入安装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目前国内市场上比较认同的两种冷却塔质量评价方法,按照实塔测得的数据结果,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分析,对不同评价标准下得出的不同评定结果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我国冷却塔质量监督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