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常温螺杆泵举升工艺在热采井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波  许建民  刘沫然  高健  王建 《特种油气藏》2011,18(2):111-113,141
螺杆泵作为一种新型的机械举升工艺,具有节能、投资少、管理方便等诸多优点,但由于螺杆泵定子橡胶耐温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井底温度高蒸汽吞吐开发的油井。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常温橡胶螺杆泵耐温性的研究与试验。在苏丹6区FNE38井注汽结束后直接采用PCM螺杆泵生产,获得阶段性成功。试验证明,在蒸汽吞吐井中控制温度,可采用常温螺杆泵进行举升,特别是在地层可能出砂的区块采用该技术可免去各种防砂措施,节省了大量的防砂费用,最大限度发挥油井产能,使常温螺杆泵可在温度较高的稠油油井中使用,拓宽了螺杆泵在稠油开采上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螺杆泵杆式驱动密封系统 杆式驱动的螺杆泵密封系统是开采出砂井、气井或稠油井的经济有效的人工举升方法。  相似文献   

3.
渤海油田油藏原油密度大、黏度高、凝固点高、流动性差且易出砂,井筒流动期间由于热损失过快或者地层能量不足,原油无法到达地面导致测试作业失败,而常规DST+螺杆泵抽加热联作测试工艺不适合在大斜度稠油井测试作业中应用。通过优选电潜泵罐装系统与井下压力监测装置,创新使用全井筒加热保温工艺与优化完井测试一体化管柱等电潜泵与螺杆泵水循环加热联作测试关键技术,成功完成旅大区块大斜度稠油井测试作业,从而为类似稠油油田大斜度井的测试作业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游梁式抽油机和潜油电泵等人工举升技术在三元复合驱结垢井、出砂严重井以及稠油冷采井等结垢磨蚀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地面驱动单螺杆泵举升技术通过调整泵的结构参数、优化工艺技术,有望成为结垢磨蚀环境下经济高效的举升方式。从分析螺杆泵在结垢磨蚀环境下的目标函数入手,优化了螺杆泵的结构参数;并从材质改性和优化运行的角度,探讨了提高单螺杆泵抗垢耐磨性能及延长运转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鲁克沁油田是埋深大的稠油油田,储层胶结疏松,随着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储层出砂严重.针对该稠油油藏的特点,在系统认真分析前期井筒举升工艺的基础上,研究试验了螺杆泵配套环空掺稀降粘井筒举升工艺,首次成功应用螺杆泵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携砂采油、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稠油冷采螺杆泵深抽配套工艺技...  相似文献   

6.
海洋深水稠油储量巨大,但由于深水低温使得稠油流动性更差,给深水稠油油田的开发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巴西等国家的深水稠油油田已经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开发,并形成了一系列配套开发技术,我国的深水稠油开采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了解国际上深水稠油开发技术进展,对推动我国海洋油气开采技术进步,保障能源供给安全意义重大。概述了国外深水稠油开发关键技术,主要从深水稠油开采的钻完井技术、测试技术、人工举升方法和关键设备以及流动保障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给出了我国深水稠油开发技术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是一个复合油田,以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稠油油藏为主。针对该油田稠油区块油井检泵周期短、出砂严重、热采工艺无法有效开展的问题,对采油工艺进行了改进。连续杆螺杆泵、压裂防砂、原油降粘等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效延长了稠油区块油井检泵周期、控制了油井出砂、提高了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孔102井馆陶组稠油,大港油田先后采用了螺杆泵举升工艺、油层化学吞吐+螺杆泵举升工艺、油层防砂+有杆泵电加热举升工艺3种冷采工艺方式,由于油稠、出砂等原因,均未获成功。为此,进行了蒸汽吞吐热采先导性试验,使该井恢复了正常生产,使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介绍了该井试油和采用冷采工艺方式试采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蒸汽吞吐的施工过程和效果。该井实施蒸汽吞吐的成功不仅对大港油田稠油油藏的热采开发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而且对国内类似稠油油藏的开采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南海海域稠油油藏测试井普遍非自喷,常规DST测试管柱无法在半潜式平台上实现测试作业.对测试管柱、射孔工艺、工作制度及地面稠油计量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优化,研发出一套适用于半潜式平台稠油测试的螺杆泵电加热、隔热油管保温、高效轻型井口补偿系统,应用于南海X井浅层疏松稠油井测试实践中,有效提升地面井口温度至53℃,实现了油井自...  相似文献   

10.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及其现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ESPCP)是稠油冷采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井下潜油电机直接驱动螺杆泵举升液体,综合了无杆采油系统、井下电机驱动和螺杆泵的优点,与有杆泵相比节能可达30%~60%,并可突破有杆泵下泵深度,可应用于稠油井、出砂井、含气井、斜井和水平井.对避免因出砂导致的泵砂卡、抽油杆断脱、卡杆等现象效果显著.同时,ESPCP不会对油层产生激动,具有防砂、降低含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塔河油田超深超稠油油藏具有"两超五高"的特点,人工举升困难,目前存在深抽能力不足、杆断严重、井筒掺稀降黏成本高和井下抽油泵故障率高等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攻关研究了大型皮带抽油机、大排量抽稠泵、减载深抽和高温抗稠油电动潜油泵等技术,形成了掺稀气举举升、稠油复合举升和稠油螺杆泵举升等工艺,并针对油藏开发的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建议,为塔河油田超深超稠油油藏高效、经济开发指明了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12.
超深稠油螺杆泵举升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油藏特点,在分析前期井筒举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螺杆泵配套环空掺稀油降粘井筒举升工艺,成功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增大油井生产压差、提高产量的目的。初步形成了稠油冷采螺杆泵深抽配套工艺技术,该技术为鲁克沁超深稠油油田采用螺杆泵开采奠定了基础,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三塘湖油田牛东区块属裂缝-孔隙型火山岩油藏。此文分析油藏试采阶段油井的试采特征,利用节点分析方法开展了油井自喷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和人工举升接替时机的预测,评价了有杆泵、螺杆泵以及电潜泵三种举升方式在牛东区块的适应性,系统优选了牛东区块的人工采油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WZ油田人工举升方式优选问题,基于油井自喷期末储层特征及生产要求,通过分析井下特征、油藏特性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工艺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系统层次模糊优选模型选取电潜泵为WZ油田最优人工举升方式。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优选人工举升方式,评价结果全面可靠、可操作性强,可为同类油田现场采油方式优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苏北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埋深浅、岩性松、油层薄、夹层多、易出砂、油质稠的特点,开展了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工艺技术研究。介绍了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平井防砂完井工艺技术、泡沫酸化解堵工艺技术、螺杆泵举升工艺技术和乳化降黏工艺技术。自2009年以来,共开展稠油水平井开采工艺技术现场试验12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6.
哈法亚油田位于伊拉克东南部,含油层系较多,不同层系在生产中存在生产气油比高、含硫、出砂、沥青析出等诸多生产问题,给人工举升方式的选择带来了较大挑战。为了针对不同层系特性选择相适应的人工举升方式,综合考虑油藏特征、流体物性、井筒条件、举升设备特点及资金成本等众多因素,采用多级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哈法亚油田目标层系人工举升方式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模型,结合油田生产现状,计算各类举升方式的决策因子,分层系优选出了最佳的人工举升方式。油田先导性试验表明:优选结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技术上适应性良好,经济上成本控制合理,为油田后期全面转人工举升开采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螺杆泵举升技术在稠油排砂冷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砂冷采是一项新的稠油开采方式,除要求特定的地质条件外,在举升工艺上要求采用具有高携砂性能的螺杆泵。通过在套保油田多口井应用该工艺,总结出具体设计这种螺杆泵技术参数的方法,即泵排量、转速、扬程和地面驱动功率,同时阐述了如何配套油管、油杆、锚定器和定位销等井下工具。根据总结设计方法,在开发40多口井现场应用后,其举升工艺基本满足了排砂冷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杨帆 《石油石化节能》2021,11(4):5-8,I0002,I0003
稠油的流动性差,黏度大,稠油举升工艺的关键问题是降黏、改善其流动性。某油田根据不同油藏的条件选择了多种降黏开采方式,逐步建立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热采技术以及地面节能配套工艺技术。介绍了油田举升工艺现状,分析了电热杆举升工艺、泵上掺热水降黏伴输举升工艺、空心杆热流体密闭循环加热举升工艺和化学剂降黏举升工艺等四种举升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稠油不同举升工艺试验应用情况,经研究分析,最后得出某油田大部分稠油井采取光油管化学滴加降黏工艺+少部分特别稠油井由电加热螺杆泵举升工艺的最佳稠油举升适用性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9.
海上稠油开采面临井筒降黏技术优选及举升工艺配套的问题。围绕渤海L油田明化镇组高黏稠油开采难度大的问题,结合井筒降黏方式室内实验结果,推荐采用稠油掺稀油的井筒降黏技术及配套的射流泵举升工艺。同时,对稀油动力液的地面处理流程及注入参数进行了研究。现场应用表明,稠油掺稀油井筒降黏技术及配套的射流泵举升工艺效果明显,单井平均产量比ODP配产方案增加了80%,为该油田及类似油田稠油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