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通过高温焙烧法、硫酸酸化法和有机季铵盐法分别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利用改性土对活性翠蓝KN-G染料废水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发现三种改性土对活性翠蓝的吸附均符合弗兰德利希型,并得到各自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公式以及三种改性方法的最佳条件,同时利用XRD和扫描电镜法对有机膨润土进行了结构分析.通过在各自最佳条件下的比较,得出结论三种改性土的吸附能力比原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有机膨润土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膨润土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膨润土来源丰富、价廉 ,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采用不同的改性方法制得的改性膨润土 ,可显著提高其对各种有机物的吸附净化能力 ,有望成为新型的污水处理材料。其改性方法和应用研究正在成为热点。通过对膨润土的基本改性方法及改性膨润土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 ,发现膨润土经改性后吸附能力可达原土的 1 0倍以上 ,能用于处理含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离子型化合物等污染物的多类污水。  相似文献   

3.
试验分别采用焙烧法、酸浸法(HCl)、盐浸法(NaCl)对辽宁钙基膨润土进行了改性处理,并利用改性膨润土对印染废水进行吸附脱色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的吸附性能优于天然钙基膨润土,其中500℃焙烧后改性的膨润土吸附效果最佳。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体系pH值1~3、搅拌时间20 min、改性土用量30 g/200 mL。经过处理的废水水样,色度去除率达到99.0%以上,化学需氧量(CODcr)为92.16 mg/L,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4.
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润土的改性方法和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文中介绍了膨润土的结构与基本性质,总结了近年来对膨润土的活化改性、无机改性、有机改性、无机/有机复合改性方法及近年来出现的新改性方法和工艺,以及改性膨润土在各种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采用不同的改性剂制得的改性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各种有机物废水的吸附净化能力显著提高,有望成为新型的废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5.
用加碳焙烧法对膨润土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提出了对膨润土进行加碳焙烧改性的方法,并通过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去除率的测定来评价改性的结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改性条件为:加碳量3%,烧焙温度600℃,焙烧时间2h,实验结果表明,与直接焙烧法相比,加碳焙烧法所制得的膨润土吸附剂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苯酚去除率提高约16%,水处理后吸附易于沉降分离,回收的吸附剂在600℃下活化后可反复多次使用,因此可作为一种成本较低,无二次污染的有机废水处理剂。同时,由于其结构稳定,比表面较大,故也可作为催化剂载体使用。  相似文献   

6.
改性膨润土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膨润土的性能及其活化改性处理的方式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金属有机骨架由于具有迷人的拓扑结构并且在气体存储和分离,多项催化,非线性光学和荧光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吸引着大批科研工作者的兴趣.MOFs材料具有较大的孔洞和比表面积,可作为吸附剂吸附染料.本文主要综述MOFs材料在染料吸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膨润土改性黄土的干湿损伤特性,设计单因素试验方案,以改性黄土的压实度作为影响因素,探究干湿损伤过程中试样表面出现裂缝的情况,并运用计算机软件计算试样表面出现的裂缝面积,以得到压实度对改性黄土干湿裂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样的时间节点,试样表面出现裂缝的面积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实度大于0.88时,试样的裂缝面积趋于相同,压实度对于试样的干湿损伤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国内外的染料废水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并对各种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综述了染料废水处理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ZIF-8为载体,FeSO4·7H2O为铁源制备的铁掺杂沸石咪唑酯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Fe-ZIF-8)对染料废水中甲基橙的吸附;考察了Fe-ZIF-8吸附剂加入量、体系pH值、体系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e-ZIF-8吸附剂适于常温状态下使用,可有效降低处理过程中的能耗。该体系对50 mL质量浓度为20 mg/L的甲基橙溶液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剂加入量为0.06 g, pH值为7,体系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甲基橙的吸附率可达92.8%。  相似文献   

11.
对某染料厂排放的染料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厌氧-混凝预处理与活性炭吸附-再生相结合是处理该废水的一种可行方法.经厌氧-混凝后,染料生产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83%,混凝出水再经活性炭吸附可满足国家废水排放标准要求.活性炭经简单再生,可重复利用,故能显著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2.
含硝基苯类衍生物的废水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铁炭微电解—双氧水氧化还原法处理含硝基苯、硝基苯胺类化合物的染料废水。探索了微电解时间,氧化还原的pH值、氧化剂投加量和氧化反应时间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电解时间45min,电解液pH=3.0,过氧化氢投加量在30~50mg·L-1,氧化反应时间控制在1.5~2.0h。此工艺条件对处理该类含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废水具有较佳的降低CODCr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浓度毛发染料中间体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发染料中间体2,5-二氨基甲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废水,含邻甲苯胺类难降解有毒污染物,研究了不同的物化处理方法及组合,发现采用“预处理-铁碳内电解-催化氧化-混凝学淀”组合处理工艺效果最佳。实验研究表明:当废水进水CODCr值为14560mg/L^-1,色度为11570倍,BOD5为1,747mg/L^-1时,能大幅度地去除有毒污染物,CODCr可降至750mg/L^-1,生化性大大提高,B/C比升至0.37,可进行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还原性染料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中试研究考察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还原性染料生产废水的规律,以期为实际处理工程提供技术经济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染料生产废水的COD质量浓度<1200mg/L时,在水解反应器、酸化反应器和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6.0、7.0和6.0h的条件下,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酸化工艺虽然COD去除率低,甚至出现负去除,但酸化后有机物更易于生物降解,加速了后续好氧处理工艺的进程.氨氮的变化规律表明,染料废水中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在水解阶段发生加氨作用,在酸化阶段发生脱氨开环作用.曝气池内微生物的生态演替规律表明,微型动物对系统的运行和水质变化具有指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膨润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膨润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膨润土在造纸废水、有机废水和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用添加助剂的膨润土处理造纸废水,COD去除率可达近80%;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膨润土成功地应用于有机废水处理;对于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的处理,膨润土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总之,膨润土作为一种环境矿物材料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以预见,随着对膨润土及其深加工产品开发,它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6.
使用改性纳米TiO2处理难降解石油化工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纳米TiO2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Ag 、Pb2 、Fe3 、La3 、Y 、Ce3 ,以ABS废水为降解对象,对比了ABS废水COD去除率和光催化前后B/C值,结果表明:改性后TiO2纳米光催化性能大大提高,COD去除率由44.7%上升到85.5%,B/C值从0.23提高到0.47,可生化性得到增强,为后续生物处理奠定了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铁炭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印染废水组分复杂、难以生物降解等问题,采用铁炭内电解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分析了铁炭质量比、废水pH值和反应时间对铁炭内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印染废水pH值为4、铁炭质量比为3.3及反应时间为100rain时,铁炭内电解法对高浓度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2.0%和59.6%。  相似文献   

18.
炼焦煤煤粉对焦化废水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开发利用洗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系统实现焦化废水大循环零排放新工艺,进行煤粉吸附处理焦化废水二级出水试验.考察了煤粉吸附主要因素:煤种、矿浆浓度、初始浓度对焦化废水COD和氨氮吸附特性的影响.原水初始浓度C0对污染物去除率和吸附容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吸附容量随C0升高而提高.初始浓度相同时,肥煤吸附COD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略高于焦煤;矿浆浓度100 g/L时污染物去除率均高于矿浆浓度80 g/L;肥煤与焦煤吸附NH3-N的吸附容量明显低于吸附COD的吸附容量,说明煤表面优先吸附有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