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破坏力最强的地震在汶川发生,一场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斗争就此展开! 5月14日凌晨,北京353名消防特勤官兵组成救援队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多日来,他们竭尽全力、舍生忘我的工作,不断救出生还者,帮助失散的家庭找到亲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让灾区人民感激不尽.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提供的信息,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等6个重灾区的20041部电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使饱受灾难之苦的民众更加举步维艰,人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电梯的安全性能,特别是电梯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5.
汶川大地震这场国殇,让四川、让中国蒙受了难以想象的苦难。身处灾区的四川省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他们以一腔热血,怀抱赤子之心,为了灾区群众,不分昼夜奋战在抢险一线!他们以平凡的身躯,在救灾战场操守建设者默默无闻,不畏艰难的职业道德!他们以敢与死神拼速度的豪情,用鲜血与汗水,书写着建设者的壮美人生!——本刊独家编发“四川省建设系统抗震救灾纪实”一文,谨此向抢险救灾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相似文献
6.
为支援中国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的救灾工作,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联同日立建机株式会社积极做出对应,向本次地震灾区提供包括本社产品在内的折合1亿日元的捐助。此外,日立建机员工还积极踊跃地为灾区人民捐款,奉献了自己的爱心。目前,向灾区捐献的8台日立挖掘机,正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第一线。日立建机除通过此次紧急捐赠支援中国的救灾工作外,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同时因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摧毁庐舍与工程设施,掩埋村落,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滑坡灾害地貌一旦生成,震后仍然留有种种灾害隐患。笔者分析了地震滑坡的地貌特征及危害的程度,提出了相对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的自然灾害及与社会的不稳定关系我国地震、干旱、洪水和台水灾害严重。自公元自206年(西汉朝)起,至1963年的2142年间,天祸总数达5150次,平均每四个月强即遭灾一次。 相似文献
10.
11.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灾难总会不期而至。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7.8级地震。经初步统计,这次汶川大地震重灾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四川确认死亡人数19509人,全省遇难人数估计在8万人以上。回想起本世纪世界陆地7级以上地震,中国有66次,占1/3,人口死亡200多万,中国有115万,占1/2。 相似文献
12.
区域生态移民——基于长远目标的汶川地震重灾区重建模式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汶川地震重灾区中某些人居条件极差的区域,提出其灾后重建工作应考虑采用生态移民的重建模式,并与其他重建模式相结合,引导灾区群众向成渝城镇密集地区有序转移,实现灾区居民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地震重灾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川渝地区健康城镇化发展等多维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的8.0级特大地震,把汶川、北川、绵竹、什邡、青川、都江堰、彭州、茂县等市县推向了苦难深重的境地,震灾波及陕西、甘肃部分地区,上海、台湾、北京、广东、香港在内的16个省市都有明显震感.据不完全统计,地震造成6万多人死亡、3万余人失踪、近30万人受伤,房屋垮塌、道路损毁、江河阻塞,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而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的心灵伤害则难以估量. 相似文献
14.
15.
高烈度地震区建筑结构选型问题的初步探讨——5.12汶川大地震陇南地区建筑结构震害考察中结构选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甘肃陇南地区的武都、成县、康县、徽县、两当等县市产生了7~8度的地震影响,各类建筑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也发现了一些抗震性能好的结构体系,现对各类不同建筑结构的震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就高烈度地震区建筑结构选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日历翻卷,距5·12汶川大地震不知不觉已经有一年了,一幕幕场景依然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无法抗拒的,作为燃气行业的从业者,是否从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树立了正确的灾难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了应急预案和体系?在灾害发生时,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灾害造成的燃气供应系统破坏降到最低,减少二次灾害的发生,这成为我们燃气行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值此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本刊特发专题报道,一方面唤起全行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经验交流,充分发挥科技及严格管理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成为化解种种风险、战胜灾害的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18.
震灾后山村家园重建的思路与技术方法——以2004年日本中越大地震后山古志村家园重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日本新溻县发生的中越大地震属于典型的山区型地震,中越地区山古志村在山村重建方面已从复旧阶段走向复兴阶段,在景观建设、产业恢复、生态修复、文化复兴等方面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利用实地考察、访谈和资料调查的方法,概括了震灾后山古志村家园重建的理念、思路、问题与内容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家园重建中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最后总结了山古志村重建经验中可为汶川大地震后家园重建过程中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柱震害初步分析——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灾区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柱震害考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12汶川大地震都江堰灾区震害调查,针对多层框架结构框架柱的震害现象,从设计、施工两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由此提出有关抗震加强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谨以此文纪念汶川5.12大地震一周年中国的自然灾害及与社会的不稳定关系我国地震、干旱、洪水和台风灾害严重。自公元前206年(西汉初)起,至1963年的2142年间,天祸总数达5150次,平均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