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制造换热器管束时,管子管板的液压胀接是常用的加工工艺。在液压胀接过程中,主要经历了管子管壁屈服、管子管板间隙消失、加压到最大胀接力和卸压等过程,胀接质量主要受胀接力、间隙、清洁度和胀接长度等因素的影响。以CPR1000项目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的胀接工艺为例,对管子管板液压胀接工艺评定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胀接前及胀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核电换热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压加热器是电站设备中的重要辅机,管子管板的胀接在高压加热器制造中是较为关键的工序,随着新建发电机组功率的增大,使高压加热器管板的外形尺寸和厚度也相应增大。为此,需对大直径与超厚管板的高压加热器的管子管板胀接进行不同胀接工艺形式的比较,从而优选管子管板胀接的工艺方法。探讨不同胀接长度的单位拉脱力以确定合适的试样胀接长度,并对胀接参数做了定量的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3.
高温高压工况下的蒸发器或热交换器,多为小管径厚管板(一般厚达50~460毫米)结构。在此厚度下,要保证管子与管板的胀接质量,通常的前进式胀管器是满足不了上述设计要求的。上海锅炉厂(上海电站辅机厂的前身)在六十年代已研制出了胀接长度为230毫米的后退式胀管器,并在七十年代初应用于“0九”工程的蒸发器上。一九七八年为满足“七二八”工程中蒸发器的胀管需要,设计、制造了φ19×1.35——460的后退式胀管器,并成功地进行了试胀工作。 1.后退式胀管器的胀管原理和胀接顺序后退式胀管器是管子与厚管板的连接能达到全程一次胀接,其胀紧量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其胀接办法是:先把胀管器放到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管子管板胀接方法,提出了胀接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无论是机械胀接还是液压胀接,均在各类核电换热器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胀接后,可选取不同的胀接公式进行胀紧率的计算。在核电换热器的管子管板胀接中,换热管的壁厚减薄率可根据胀接方法及胀管要求进行选择。液压胀接具有应力均匀、胀接长度大、过渡区残余应力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换热器设备制造过程中,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工艺和制造质量是影响换热器设备使用寿命的关键。结合某国外核电站项目安全注入系统(RIS)热交换器设备管子管板胀接工艺的策划过程,对基于应力腐蚀风险工况准则下的胀接工艺的选择和实施进行介绍,同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电站辅机》1995,(3):47-50
胀接是热交换器中传热管与管板管孔普遍采用的密封连接型式,对胀管率和胀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胀接的基本要求,介绍了DZG-01型电动胀管控制仪的独特之处,将它作为一种功能齐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胀管工具,推荐给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7.
傅智勇  庄樑  陈磊 《电站辅机》2007,28(2):15-18
文章介绍了高压加热器几种管子管板胀接结构,对不同胀接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对液压胀接的原理和计算公式以及管子管板液压胀接试验过程进行了表述.介绍了液压胀管应注意的事项和运用在高压加热器上的一些情况,为今后此类产品的生产制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常需采用胀接工艺,管子管板的胀接质量直接影响换热器的密封性能。在换热器或压力容器的制造中,主要的胀管方式有机械胀管、爆炸胀管、液压胀管和橡胶胀管。经比较,提出了胀接形式的选择原则,并利用胀管实例,说明了胀接工艺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胀接是热交换器中传热管与管板管孔普遍采用的密封连接型式。对胀管率和胀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胀接的基本要求,介绍了DZG-C1型电动胀管控制仪的独特之处,将它作为一种功能齐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胀管工具,推荐给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光庆  傅智勇 《电站辅机》2007,28(4):14-15,24
管子-管板胀接在高压加热器的制造中是一道合对该技术原理的分析和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探讨了如何通过液压胀管评定,确定合适的胀管压力和适用范围.液压胀管技术的应用未全面普及,目前尚未有合适的胀接规范与之配套,因此,通过液压胀管评定来选择合适的胀管压力,是保证胀管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烟气脱硫(FGD)系统中回转再生式烟气换热器(GGH)的用途、原理及应达到的要求。针对GGH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堵灰问题,分析不同类型GGH的清洗方式及其效果,并介绍3个电厂GGH清洗装置的使用情况。根据已有的运行经验,提出了防止GGH积灰和提高清洗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换热器的管子胀接中,为便于预测液压胀接层问残余接触压力,将多孔管板结构简化为双筒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确定当量外筒直径的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液压胀接过程,所得数据回归后,得到当量外径计算公式.用实际参数比较了多孔管板模型与双筒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筒模型的理论公式其计算精度高,结构简单,也便于...  相似文献   

13.
在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常规设计方法中,需先估算传热面积后确定换热器结构设计、再进行换热和压降校核,从而导致设计过程的复杂化和结构尺寸的多次调整.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根据实际传热面积与计算传热面积比需满足裕度要求进而确定实际管长的反推法,剔除了估算面积计算这一环节的新思路,并举例进行了具体说明.该设计方法充分利用了面积裕度要求这一关键条件,有助于找准设计的关键点,使得设计思路更加清晰,提高了热交换器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水热交换器在核电站中的应用及其工作原理,并对水水热交换器的性能计算、结构布置和制造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为水水热交换器水室、管系、外壳等结构设计提供了借鉴,对未来核电的全部实现国产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发夹式换热器工作原理及结构优势,在高温高压工况条件下,冷热流体进行大温差换热,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冷态启动过程中:管内空置时,壳侧为注满低温热流体状态,高温热流体以小流量缓慢注入换热器内与低温热流体混合,研究壳侧流量对壳侧温升速率的影响;当壳侧温度达到需要高温时,管侧进入冷流体,模拟冷流体温升变化与流量的关系;强度方面通过对换热管及管板进行防冲击热应力分析,对管板以及整个换热器承受温差冲击时进行设备安全性评估;最终保证换热器在大温差情况下的启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邓成刚 《广东电力》2007,20(12):38-41
换热器是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一种装置。通过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水换热器的选型论证,详细分析管壳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可为相似工程的水-水换热器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传热管束直径较小、结构较复杂的螺旋管式换热器,使用常规方法清洁其内部管束效果较差。基于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的清洁问题,建立了螺旋管式换热器吹扫阻力计算模型,对蒸汽和压缩空气2种吹扫介质的吹扫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选择压缩空气作为吹扫介质并对其吹扫过程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压缩空气吹扫清洁度符合相关标准,采用蒸汽吹扫可能会引起管子膨胀不均,推荐首选压缩空气吹扫方式。  相似文献   

18.
VRB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温度,需要安装强制冷却装置如换热器,但现有研究集中在无附加设备的独立VRB系统的动态热建模,带有换热器VRB系统的热力学并未得到充分研究。运用热力学理论,依据钒电池的热力学属性,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VRB电堆热力学模型;将传热单元数(NTU)、功率、冷热流体的实际温度与传热有效度建立函数关系,分析了换热器在一定的换热系数条件下换热器效率的最优值,从而实现对电堆温度更好地控制,为电堆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热交换器设备是热电联产机组中最重要的辅机设备体系,介绍了全焊板式热交换器的结构特点、传热原理及其在热电联产机组中的应用,并将其与传统管壳式热交换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焊板式热交换器兼备新型可拆板式热交换器和传统管壳式热交换器两者的优点,在高温高压介质传热工况下拥有卓越的传热性能,可在多个工况中充分替代管壳式热交换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