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某在建高层混凝土结构为背景,考虑分析工况、施工工况、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采用SAP2000对由收缩和徐变产生的竖向变形和内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变和竖向荷载是导致竖向变形的主要原因,而收缩是导致竖向变形的次要原因;对于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与核心筒的变形差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变小并趋于稳定,由变形产生的构件内力逐渐减小;施工完成后结构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变形,同时施工完成后变形随时间变化的速率逐渐变缓;由收缩与徐变结构产生的竖向变形和内力变化不会对该高层建筑结构的使用和安全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明桦  张志宽 《山西建筑》2007,33(23):71-72
对混凝土收缩、徐变分别概述了它们的定义、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当对混凝土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变形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足够的重视的建议,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收缩徐变效应随机分析,提出一种复合算法。该算法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对随机变量进行抽样,通过有限元逐步分析得到收缩徐变效应下的结构响应量,建立显式化神经网络响应面,在此基础上进行拉丁超立方抽样蒙特卡洛数值仿真和参数敏感性随机分析。算例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兼顾精度和效率,便于程序实现,能为复杂结构收缩徐变效应随机分析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为考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超高层结构竖向变形的影响,以银川绿地中心双子塔之一的南塔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南塔模型,考虑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作用,对南塔进行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施工过程中荷载随结构高度的变化以及从下至上整个的施工过程,分别对外框筒、核心筒的竖向变形和竖向变形差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竖向变形进行了外框筒预调值及核心筒补偿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外框筒、核心筒的竖向变形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二者竖向变形差满足施工要求;外框筒预调值及核心筒补偿值随结构高度变化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作为银川绿地中心双子塔安全施工控制方面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袁永明 《山西建筑》2007,33(23):66-67
介绍了高层建筑收缩徐变的简化分析方法,该法可以考虑加载龄期、加载速度、构件厚度、环境相对湿度以及截面配筋率对收缩徐变的影响,用该方法对一巨型框架进行收缩徐变分析,结果表明该法简单实用,可以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估算收缩徐变时使用。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徐变收缩分析的简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有的试验技术条件,高层民用建筑徐变收缩分析的精确方法是参照桥梁结构中比较成熟的徐变系数方法。本文根据高层建筑实际的受力特点,对高层框架和剪力墙提出了一种徐变收缩分析的简化模型,并通过算例结果表明它具有明显的简化作用和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混凝土特性的了解,对钢骨混凝土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如何分别考虑荷载、混凝土徐变和收缩对钢骨混凝土梁的变形影响,为计算钢骨混凝土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形,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CEB-FIP模型、ACI模型、BP模型和GL2000模型对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进行了计算分析,且对相同条件下各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原因,最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对某预应力梁在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作用下的真实反应进行测试并分析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有一定的起伏出现,混凝土应变与以往收缩徐变资料是一致的,按201 d的混凝土应变总量来看,前100多天内混凝土应变值占到的比例接近75%。通过与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ACI 209R-1992、中国建科院(1986)三个预测模型的对比,实测值前期接近于ACI 209R-1992模型,后期变化接近JTG D62—2004规范模型,实测修正值预测模型与两规范模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考虑施工过程的徐变收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现有的试验技术条件 ,高层及大跨度民用建筑的徐变收缩分析还只能参照桥梁结构中比较成熟的徐变系数方法进行。根据考虑延迟弹性的混凝土线性徐变老化理论 ,引用桥梁结构中徐变系数的概念 ,推导了利用徐变系数对高层建筑进行考虑施工过程的徐变收缩分析的有限元公式 ,并编制了相应程序 ,对框架和框支剪力墙结构分别选取算例进行了全过程的弹性和徐变收缩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到施工过程和徐变收缩因素对高层建筑变形和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志荣  王振宇 《工业建筑》2001,31(11):76-78
从某高层地下室梁裂缝入手 ,介绍了裂缝检测方法 ,分析了梁裂缝成因 ,从施工角度采取了处理措施 ,并提出几项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工程塔楼超过A级高度限值,属于B级高度超高层,存在着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楼板局部不连续等多项不规则的情况,属一般超限高层建筑。同时塔楼中部建筑移层手法为本项目的设计重点,在移层内凹侧,原框架柱未能延续。根据以上设计难点,本工程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在建筑移层内凹侧采用上下斜柱方式进行过渡。根据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针对本工程采用了盈建科及MIDAS两个空间结构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经过分析调整,结构设计满足规范对高层建筑的各项指标要求,结构达到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一栋在建高层建筑为工程实例,通过对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形成的时间、分布、数量、深度和宽度的调查和统计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并针对裂缝特征给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施工期间,框架结构中框架柱之间轴压比的不同以及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存在,造成了构件之间存在竖向变形差异,进而会对框架结构中梁柱内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一栋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为分析对象,分析了施工过程及收缩徐变对框架结构竖向变形及内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分析及设计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测数据,对上海中心大厦裙房逆作超大深基坑工程的围护墙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至梁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期间,围护墙侧移增量很小,垫层对围护墙变形具有明显的约束效应;在此期间,因作为垫层支撑点的圆形地墙受偏载作用引起较大的变形,导致测点P04墙体侧移增量较大;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对混凝土垫层约束效应的发挥进行说明。在混凝土结构养护期间,超长水平支撑梁板结构或大底板的混凝土收缩,引起围护墙侧移增量较大;且在大底板混凝土养护期间,西侧测点P23的围护墙侧移增量大于最后一次土方开挖所引起的墙体侧移增量;而短跨水平梁板结构混凝土收缩对围护墙变形影响可忽略。结合上述规律,给出相应的施工措施,以便减小基坑变形。  相似文献   

16.
郭珉  刘彦泉  管海梅  林彦 《建筑技术》2011,42(2):163-166
某综合楼工程空间变化多样,结构超长,属于平面、立面均不规则的较复杂的多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利用超长无缝技术、缓粘结预应力技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解决超长和大跨度问题:利用概念设计思想,通过在方案阶段和设计阶段采取构造措施,增强结构整体性和抗扭刚度,实现了较好的抗震性能,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的C80、C100高强混凝土收缩与徐变预测计算模型,分别对C80、C100高强混凝土进行标准条件下150 d徐变和28 d的收缩试验,然后分别采取CEB-FIP(1990)模型、B3模型、GL 2000模型计算收缩和徐变值。通过相对误差分析发现,只有B3模型相对较好,据此进行了模型修正。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徐变系数随龄期增长而变大,但后期的变化率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120 d后);而收缩变形则主要发生在早期(3 d内),最高可达28 d收缩量的79%,14 d后就发展较慢,但较普通高强混凝土(未掺矿物掺和料)低些;B3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基本在10%左右,因此可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某B级高度超高层为例,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结构在2~6层及13~17层设置了斜柱,且结构具有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其他不规则。文中建立了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准下的性能水平和性能目标,对斜柱层关键构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利用SAUSAGE软件对结构整体进行了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斜柱关键构件能满足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结构整体具有良好的延性,能以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且变形能满足规范限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结构高度为48.60m,剪力墙结构,是具有平面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侧向刚度不规则、局部不规则和塔楼偏置等不规则项的超限高层建筑。设计分析时采用YJK软件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计算,采用Midas Gen软件进行了小震下计算复核,采用PUSH程序进行大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后结构设计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能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段忠飞 《建筑技术》2015,46(2):155-157
某14层框架-抗震墙结构高层建筑,因改造需要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现场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了检测,并根据现场检测情况,采用SATWE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复核,从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3个层次进行了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评级,总结出鉴定结论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