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电动机软起动装置(以下简称软起动装置)采用大功率双向晶闸管构成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以微处理器及信号采集、保护环节构成控制器,通过控制晶闸管的触发角,调节晶闸管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实现电动机的无触点降压软起动。  相似文献   

2.
利用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装置简单可靠,借助于速度负反馈构成闭环系统可以获得较宽的调速范围,因此广泛应用在通风机和泵类负载以及起重机等不长期工作在低速下的机械。 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三相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以作为调试电路时的参考,随后介绍仅用三片集成触发器构成的控制线路。  相似文献   

3.
周广钰 《电世界》2011,(2):23-23
高压大功率电动机的起动方式不宜采用直接起动,下面介绍晶闸管软起动方法及其应用。 1晶闸管高压软起动 晶闸管高压软起动器也可称为高压固态软起动器,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以电力半导体器件为主电路元件。是一种高性能的驱动装置,可用于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采用的是限流起动加电压斜坡的混合方案,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胡錾 《电气时代》1996,(8):11-11,10
KJZ103是小功率直流电机调速控制专用电路。该电路具有触发脉冲产生、电压负反馈、电流负反馈、电流截止负反馈及过压过流保护等单元电路。它是通过用移相控制电压改变晶闸管移相触发脉冲,从而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实现调压而达到调速目的。KJZ103电路简单、可靠性高,使用维护方便。 1.构成及原理 KJZ103电路由晶闸管触发脉冲形成电路、PI调节器、保护电路及电源电路等构成。它采用了晶闸管触发专用器件KJ004和通用集成运放F741、LM324。该电路的电原理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异步电动机的节能一般有变频调速节能和轻载降压节能两种方法.本设计采用晶闸管交流调压原理制成电动机降压节电设备,利用其特性,可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电力消耗,不仅节电效果理想,还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调压节能原理 1.损耗分析  相似文献   

6.
侯晓霞  高宁 《电气时代》2004,(4):104-104
双向晶闸管为NPNPN五层半导体器件,相当于两只普通晶闸管反并联,用于交流调压电路可使电路简化,降低成本。但因双向晶闸管工作时正、反向电流在同一芯片中流通,在电感负载时会造成换流困难。因此很少用于电感负载。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采用了图1所示主电路,用一个塑封的小功率双向晶闸管控制两只反并联单向晶闸管。这样主电路虽还是两个普通晶闸管反并联,但控制电路只需控制一只双向晶闸管就行了,故触发电路简单,工作可靠,成本降低,同样也可使用触发双向晶闸管的专用电路,如用于三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简化尤为明显。下面介绍一个单相交流调…  相似文献   

7.
杨春平 《电气时代》2005,(10):86-86,90
晶闸管调压型固态软起动器功能齐全,起动稳定性能良好,保护设置周全,应用方便。对于关键设备,当工作电流不大于400A(这样晶闸管的散热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不需要用风扇散热),安装环境又不会对电子元件造成危害的话,可以考虑选用晶闸管调压型固态软起动器。  相似文献   

8.
根据应用较为广泛的三相感应电动机调压调速的原理.本文应用现代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提出了一种仅针对Y型接法的三相感应电动机进行的调压调速方法——脉宽调压调速。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Y型接法三相感直电动机采用此方法调压调速能使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单、电动机运行时稳定、负载上的电压谐波分量小,系统响应快:可适用于泵类、风机类、起重机类等负载的拖动调速:并且此调压电路完全适用于所有的三相Y接对称性负载的调压应用中。  相似文献   

9.
电动机定子调压调速控制技术主要通过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实现行车上电动机定子调压调速,从而使行车完成平稳的起吊与平滑的移动。  相似文献   

10.
武钢某高炉配套鼓风电动机组的驱动设备为ABB公司AMS1250ALK型同步电动机,额定功率42MW,转速1500r/min,其无刷励磁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UPS(不间断电源)输出的三相380V、50Hz电压经三相交流调压器调压后送到与同步电动机同轴旋转的交流励磁机定子三相励磁绕组上。交流励磁机转子绕组感应电流经旋转整流盘整流后引至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三相交流调压主电路由6个反并联晶闸管组成,晶闸管采用相位控制方式,即通过控制晶闸管导通角来改变交流励磁机励磁电流。交流调压器负载为交流励磁机励磁绕组(△接法),晶闸管的触发板电源及同步信号均接至UPS输出端。  相似文献   

11.
王允龙 《电力电子技术》1995,29(3):37-38,51
介绍了一种零触发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晶闸管导通与关断的周波数由十进制计数器控制,工作可靠。在0 ̄220V范围内,输出电压最多可达19级。该电路可用于电热负载和某些感性负载调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晶闸管来实现电动机调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目前应用普遍,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晶闸管调速电路,如图1所示。它的特点:使用元件少、调速范围宽、转速平稳、效果好。一、工作原理整流后的直流电压经晶闸管SCR加到电动机的控制绕组(即电枢)上。改变电位器W和电容器C_2的值,移相后去触发晶闸管,则可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从而改变了输出电压,即实现了直流电动机调速。  相似文献   

13.
一种实用的单相交流脉宽调压电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针对单相交流负载进行的交流调压电路———脉宽调压电路 ,此调压电路使用一只自关断型电力电子器件对单相交流负载上的电压进行脉宽调压控制。分析了工作原理 ,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 :对单相负载采用此方法调压可使负载上的电压谐波分量小 ,系统响应快 ,电路结构简单。适用于单相感应电动机调压调速、单相电阻炉调温控制等单相交流负载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14.
一、特点调压电路采用线路比较简单的双晶闸管调压方式,保护电路运用了两个快速动作继电器,其中一个串联在主电路中担任过电流检测元件,另一个则串联在晶闸管触发回路中,通过其切断晶闸管触发电路,来达到保护晶闸管的目的。它和使用快速熔断器保护电路相比,其优点是可长期重复使用,并具备晶闸管过电流热保护及负载发生短路时浪涌保护两种特性。保护电路一经调整好,受环境气温、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极小。图1是控制4kW电炉  相似文献   

15.
交流异步电动机轻载运行节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一个交流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和节能运行的控制器,对轻载调压节能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在电机轻载运行时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且易于实现软起动、综合保护及调速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SCR的一种新的通用驱动装置 ,该驱动装置用AVR单片机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 ,既适合于控制普通晶闸管 ,也适合于控制双向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首先介绍基于AVR单片机的内置A/D及其内部闪存资源 (Flash)所设计的检测、控制、SCR触发等硬件电路的结构与基本特点 ,然后介绍如何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对不同应用对象的有效控制 ,包括对感应电动机软启动及交流调压调速的控制 ,以及用作无触点开关时对容性、感性负载的无冲击投切控制等。最后 ,结合某些典型应用介绍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SCR的一种新的通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AVR单片机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既适合于控制普通晶闸管,也适合于控制双向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首先介绍基于AVR单片机的内置A/D及其内部闪存资源(Flash)所设计的检测、控制、SCR触发等硬件电路的结构与基本特点,然后介绍如何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对不同应用对象的有效控制,包括对感应电动机软启动及交流调压调速的控制,以及用作无触点开关时对容性、感性负载的无冲击投切控制等.最后,结合某些典型应用介绍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SCR的一种新的通用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AVR单片机控制晶闸管的导通角,既适合于控制普通晶闸管,也适合于控制双向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首先介绍基于AVR单片机的内置A/D及其内部闪存资源(Flash)所设计的检测、控制、SCR触发等硬件电路的结构与基本特点,然后介绍如何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对不同应用对象的有效控制,包括对感应电动机软启动及交流调压调速的控制,以及用作无触点开关时对容性、感性负载的无冲击投切控制等.最后,结合某些典型应用介绍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SPWM逆变稳压电源利用正弦脉宽调制的原理,使得50Hz输出的24V/220V逆变电源具有高频开关电源体积小、效率高、保护功能全、自动稳压性能好等优点。其输出波形为正弦波,各种性能大大优于普通50Hz方波输出,由变压器次级抽头手动调压的逆变电源。本文介绍的单元电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广泛地用于各种直流/直流;直流/交流的变换电路。一、SPWM原理在PWM(脉宽调制)型逆变电源中,功率管工作脉宽由输出电压采样值控制,当输入  相似文献   

20.
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移相调压中产生高次谐波沿电源线返回形成“传导干扰”,同时通过电路本身向周围幅射形成“射频干扰”,统称为无线电干扰。为了抑制干扰,从分析整流二极管结电容和反向结电阻入手,提出一种新型滤波电路:在普通晶闸管阴极串接电感器,将调压电路本身改造为高通滤波器;在交流侧增加LC低通滤波电路。可有效地抑制无线电干扰,使普通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无线电干扰指标达到GB4343—84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