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Tencel棉混纺纱交织弹力织物的生产技术措施。以Tencel/棉70/30 14.7 tex×2为经纱、9.8 tex×2(44.4 dtex)精梳棉氨纶包覆纱和167 dtex(44.4 dtex)改性涤纶长丝氨纶包覆纱为纬纱进行交织,络筒遵循"轻张力、低速度、低伸长、保弹性、减磨损"的工艺原则,保证好轴率;整经严格控制单纱与片纱张力,保证各纱线通道光滑;浆纱采用"小张力、低伸长、渗透与被覆兼顾"的工艺原则,选择高浓低黏类浆料;织造控制好经纱张力,合理配置引纬工艺参数。通过工艺优化,织机效率达到92%以上,产品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5%以上,满足了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总结纯棉小提花织物的工艺设计要点。经纱采用C 14.5tex纱和C 18.2tex×2股线,纬纱采用C14.5tex纱,三织轴织造;介绍了织物上机图和穿筘规律;采用ZDA型分批整经机,整经速度600m/min;优化浆料配方,浆纱增强率达21.7%,毛羽降低率达82%;采用剑杆织机,开口时间290°,织机速度300r/min。最终织机效率达到88%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92%以上,入库一等品率99%以上。认为:通过优化设计各工序工艺可以保证产品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3.
探讨涤纶圣麻混纺纬弹织物的生产工艺.用涤纶/圣麻70/30 19.7 tex纱为经纱,涤纶/圣麻70/30 18.5 tex(44.4 dtex)氨纶包芯纱为纬纱进行交织.对织造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整经采用“小张力、低车速、轻摩擦、低伸长”的工艺,浆纱优选浆料配方,采用“被覆上浆为主、兼顾浸透”的工艺,织造采用“较大张力、早开口、大开口、迟引纬”的工艺,最终实现织机效率达92%,坯布下机一等品率达95%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总结棉粘胶双层织物的生产工艺。介绍了JC 19.4tex纱和R 19.7tex纱的质量指标;棉纱与粘胶纱按1∶1排列做表里经和表里纬;分析了产品的生产难点;优选整经工艺参数和两种经纱各自的浆料配方、浆纱工艺;选用ZAX9100型喷气织机,织机速度650r/min,上机后,织机效率达90%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92%以上。认为:合理优选工艺参数及工艺措施,可以保证双层织物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5.
总结棉石墨烯改性涤纶交织物的生产要点。以JC 7.3 tex纱为经纱,石墨烯改性涤纶55.5 dtex长丝为纬纱,开发了一款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织物。针对经、纬纱特点,优化各工序生产工艺,包括浆纱工艺、浆料配方、织机工艺等。使用DELTA110型自动穿经机。定制较细的专用钢针,大大减少了织补痕迹。通过采取各项措施,织机效率达90.6%,产品入库一等品率达99.92%。认为:浆纱和织造工艺的优化是产品顺利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探讨棉细特涤纶长丝交织物的设计及开发过程.通过分析织物的风格和性能,合理选用原料和经纬纱线密度,合理设计织物的配色、密度及布边配置,优化穿综、穿筘及上机工艺等参数,最终成功开发生产了(C 14.6 tex紧密纱+167 dtex/288F涤纶长丝)/(61 dtex/192F超细涤纶长丝)370/434 144平纹织物,织机效率达到了80%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到86%.  相似文献   

7.
总结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双层织物的设计和生产要点。以棉/芦荟改性粘胶纤维50/50 14.7tex混纺纱为经纬纱;络筒张力12cN,络筒速度1 200m/min;整经时保证经纱排列均匀;优化浆纱工艺参数;织造时,适当加大上机张力,采用早开口等。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87.3%,下机一等率提高到了70%,入库一等品率高达96%以上。认为:生产的织物色彩搭配合理,可广泛应用于服装、航空内饰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为制作高档色织衬衫,以14.7 tex芦荟改性粘胶纤维/棉50/50混纺纱为纬纱,13 tex棉/涤纶65/35混纺纱为经纱,设计生产了14.7 tex×13 tex 472×276 148的渐变色织衬衫面料,并优化了络筒、整经、浆纱、织造等工序的工艺参数。优化后,成品织造效率高达89.3%,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采用CoreLDRAW软件设计款式,富怡服装CAD-V9软件制版,通过面料剪裁、缝制、打样,最终制成成衣。  相似文献   

9.
探讨以36.4 tex棉纱、36.4 tex棉竹节纱及66.7 dtex有光锦纶丝为经纱,166.7 dtex(44.4 dtex)涤氨包芯纱为纬纱的锦纶丝闪光牛仔布开发过程及生产技术措施。通过分析络筒、整经、浆染以及织造等各工序的生产难点和关键技术,合理控制和调节车间温湿度等工艺参数,采用双织轴织造方式,最终在剑杆织机上成功开发了锦纶丝闪光牛仔布。通过一系列工艺调整和技术措施的实施,织机效率由75%提高到90%,产品质量满足了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10.
探讨在ZA205i-190型喷气织机上生产经纱为纯棉纱、纬纱为棉氨纶包芯竹节纱和棉氨纶包芯纱的生产技术要点.针对织造过程中断纬多、纬缩疵点多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竹节纱的参数、合理确定包芯竹节纱与包芯纱的配比,在络筒和整经工序采用"小张力、低速度"的工艺配置,在浆纱工序采用"重被覆、求渗透"的工艺配置,在织造工序采用"早开口、迟引纬、大张力、低后梁"的工艺配置,使织机效率达到90%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1%以上.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一种新型改性涤纶纤维与棉混纺机织物的织部工艺要点。对比了改性涤纶纤维与普通涤纶纤维的质量指标;选用改性涤纶/棉65/35 13.1tex纱为织物经纬纱;整经工序采用"小张力、慢速度"的工艺原则;浆纱工序介绍了选用的浆料成分特性,分两个方案浆纱,分别介绍了浆纱工艺和浆纱质量指标;织造工序,通过分析影响织机效率的因素,调整了上机工艺参数,最终取得了较好的织造效果,下机一等品率89.2%,织疵率1.05%,织机效率95.8%。认为:通过分析浆料特性,采用无PVA浆料配方,可以保证较好的织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细特高密防羽绒织物的生产要点。以JC 5.3 tex集聚纱为经纱,JC 3.6 tex为纬纱。生产中,控制好各工序经纱张力;浆纱时采用"小张力、低伸长、求被覆、贴毛羽"的工艺思路,使经纱增强减伸,保证浆轴质量;织造工序采用"小张力、中高后梁、小开口"的工艺路线,优化配置经位置线与引纬气压等工艺参数,织造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76%~79%。最终确保了产品的顺利生产,织机平均效率提高到72%,入库一等品率达99.8%以上。认为:在不影响引纬的前提下,优化引纬开始时间和车速能够解决纬缩现象,可保证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总结棉粘赛络双丝包芯纱牛仔布的生产要点。采用棉/粘70/30 41.6tex(44.4dtex)赛络氨纶包芯竹节纱为经纱,采用棉/粘70/30 29tex(T 83.3dtex/36F+Pu 77.7dtex)赛络双丝包芯纱为纬纱;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和工艺要点;经纱染色时,保证染色的均匀性;控制好浆纱工艺,提高织轴质量;优化织造工艺,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后整理控制好经纬向缩水率。最终使牛仔布顺利生产,织物质量指标均较好,特别是牛仔布的缩水稳定性优势明显。认为:采用弹力经纱与双芯弹力纬纱生产的牛仔面料具有稳定的弹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涤纶莫代尔混纺织物的生产要点。分析了涤纶和莫代尔的性能特点,介绍了产品设计规格。整经工序,选用D3-1000型整经机,速度500 m/min;浆纱工序,针对涤纶和莫代尔的性能,优选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参数;织造工序,采用ZAX9100型喷气织机,织机速度650 r/min,合理确定经位置线,提高开口清晰度,优选引纬工艺参数,优选边撑,保证钢筘质量。织机效率达到95.8%,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4.5%。认为:通过采取上述系列技术措施,产品质量能达到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5.
总结彩棉渐变条三层织物的设计与生产要点。选用棕色棉/白棉70/30 14.6tex纱和本白棉14.6tex纱为经纱,织物组织为三层接结组织;采用TS008型络筒机,加工色纱速度设定为700m/min,加工本白棉纱速度设定为840m/min;整经速度700m/min。浆纱机速度控制在50m/min~55m/min,上浆时浸透与被覆兼顾;采用GA718型喷气织机,开口时间310°,后梁高度-1,上机张力1 800N。通过调整各工序工艺,最终织机效率达90%以上。认为:最终生产的织物产品附加值较高,适宜用作婴幼儿服装面料和宝宝包被等。  相似文献   

16.
探讨防紫外线有色涤纶织物的生产技术要点.采用有色涤纶29.5 tex×2股线作经纬纱,设计织物主要性能和技术规格,优化织前准备及织造工艺参数.在织造过程中,整经工序采用严控整经张力,保证单纱和片纱张力均匀;浆纱工序采用拖水上浆;织造采用“大张力、早开口、高后梁、迟引纬”的工艺,最终使织机效率平均达90%以上,入库一等品率达95%以上.织物的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经纬纱细度为11.8tex的抗菌阻燃竹纤维家纺织物的设计特点,详述了其织造生产和后整理关键工艺条件;织机生产效率达到93%以上,下机一等品率95%以上,入库一等品率99%以上;产品抑菌率大于99.9%,阻燃性能好。  相似文献   

18.
总结芦荟改性粘胶纤维弹力色织物的生产要点。介绍了芦荟改性粘胶纤维9.8tex漂白纱、芦荟改性粘胶纤维9.8tex藏蓝色纱和芦荟改性粘胶纤维/Pu 11.8tex(22.2dtex)漂白弹力纱的质量指标;给出了色纱排列和织物上机图;络筒和整经工序控制好纱线张力;优化浆料配方,调整浆纱工艺参数,保证浆纱性能;织造工序以"低速度,大张力,早开口"为工艺原则。最终织机效率达91%,入库一等品率达99%。认为:芦荟改性粘胶纤维织物可广泛应用于运动服、休闲服、家居装饰及航空内饰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总结细号棉纱与Coolcool纤维交织物的生产要点。以4.2tex×2精梳纯棉股线为经纱;以166.5dtex的Coolcool长丝包覆44.4dtex的氨纶长丝组成的弹力网络丝为纬纱,生产了一款小提花织物;介绍了络筒、整经、浆纱、织造和后整理各工序的工艺要点和采取的技术措施。最终保证了产品的顺利生产,织机效率达88%以上,十万纬经停4.4次,十万纬纬停9.6次,下机一等品率86.5%。认为:生产的织物细腻滑爽,吸湿透气,可用作高档衬衫面料。  相似文献   

20.
总结一款棉锦纶弹力小提花织物的生产工艺。以C 14.5tex纱和锦纶8.3tex本白长丝为经纱,介绍了织物设计规格;GA015型络筒机速度608m/min;优选浆料配方,控制浆纱速度在55m/min~60m/min;重点对织机工艺进行了优化,包括双织轴、开口时间、进剑时间、退剑时间、剪切时间、后梁高度等。通过工艺优化和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保证了产品顺利生产,最终织机效率达88%以上。认为:开发的织物适宜于作夏季时尚面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