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同纺纱方法的成纱结构和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当前棉纺领域中5种实用的、倍受关注的纺纱方法——传统环锭纺、转杯纺、喷气纺、涡流纺、紧密纺的成纱机理、成纱结构形态、纱条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各种产品的主要应用方向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喷气纺纱与涡流纺纱的成纱机理及产品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别对喷气纺纱及涡流纺纱的成纱机理、纱线结构及其产品质量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喷气纺纱是自动化、连续化、高速高产的一种纺纱方法,但是不适合纺纯棉纱;基于喷气纺设备价格昂贵,可用其开发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涡流纺纱机适合纺纯棉纱。  相似文献   

3.
转杯纺在有些棉纺厂用作废纺 ,其纺纱原料的 6 0 %左右为各种回花下脚 ,只有 4 0 %左右的低等级原棉。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原料提高转杯纺成纱质量 ,对棉纺厂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尽管现在各工序纺纱工艺已相当成熟 ,但纺纱工艺必须与纺纱原料紧密结合 ,并随着纺纱原料的变化不断得到调整。针对转杯纺粗号纱原料的特点 ,我们在清棉与并条工序为提高成纱质量进行了工艺实践。1 开清棉工序1 .1 圆盘配棉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圆盘配棉质量如何 ,是提高转杯纺棉卷质量的重要一环 ,因为在大多数正常配棉排包情况下 ,棉包密度比较接近 ,…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喷气涡流纺纱的成纱原理,分析了喷气涡流纱的纱线结构和性能,发现喷气涡流纺纱线结构和强力更接近环锭纱,表面摩擦系数高于环锭纱和喷气纱,而毛羽却远低于环锭纱和喷气纱。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观察了转杯纺成纱质量的三大工艺参数(纱纺杯转速、分梳辊转速,喂入条子定量)对纺纱过程及成纱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最优回归方程,为工厂预测及控制成纱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开发了CJ/R/W60/30/1014.6tex三组分喷气涡流纱,并对其成纱强度、毛羽、耐磨等指标作了测试,与环锭纺CJ/R/W三组分纱进行了对比分析。由于不同纤维之间的性质差异,混纺纱具有不同纤维的性能及喷气涡流纺的特点,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半精梳纯棉喷气涡流纺针织纱的生产技术要点,包括原料选配、工艺参数以及在生产实践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并与同配棉的同号数环锭纺半精梳纯棉纱的成纱强度、捻度、条干、毛羽等成纱质量作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喷气涡流纱捻度大、毛羽少,粗节和棉结较少,但成纱强力较低、条干较差,总体质量性能优于环锭半精梳纱.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介绍了利用喷气涡流纺加工包芯纱的优势及市场需求,综述了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成纱原理,特别阐述了喷气涡流纺金属丝包芯纱的成纱过程,从装备角度阐述了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加工设备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加工设备后续的研发方向。文章可望为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加工设备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赵书国  党亚红  王振章 《纺织器材》2013,40(1):42-43,56
介绍了赐来福公司制造的U型、T型、TT型3种纺杯凝聚槽的特点,设定纺纱条件,分别采用这3种不同纺杯纺制58 tex牛仔布用纱.对比试验表明:U型纺杯纱条千均匀度相对较差,毛羽较多,强力稍差,但纺纱效率高;T型纺杯条干好,强力高,毛羽少,但纺含杂高的原棉时,纺纱效率较低;TT型纺杯成纱品质介于U型、T型纺杯之间;指出TT型纺杯较适合纺制粗特牛仔布用纱.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棉型粘胶纤维纺制转杯纱的优选工艺及主要技术参数。试验表明在粘胶纤维转杯纱纺制中宜选用薄齿、尖齿针布和强分梳工艺。指出转杯纱中纤维的缠绕状态对成纱强力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纺27.8tex纯棉纱时纺纱工艺参数及转杯纺纱机关键部件对成纱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了捻度、转杯转速、分梳辊转速的最佳工艺组合,得出了关键部件类型对成纱质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假捻盘类型、转杯直径、引纱管类型、凝聚槽类型、分梳辊类型,其最优组合为转杯直径38mm、分梳辊类型OS21、假捻盘类型为光滑、...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MVS涡流喷气纱微观结构形态,探讨了涡流喷气纱捻度概念及其测试方法.对外包纤维含量测试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可能影响外包纤维含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传统型转杯纺因单分梳技术的限制只能纯纺或者混纺性能相近的纤维原料却难以生产纤维性能差异较大的混纺纱的问题,以及基于近年来双喂给双分梳新型转杯纺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传统型转杯纺的成纱机制以及双喂给转杯纺技术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了传统型转杯纺纺纱器和双喂给转杯纺纺纱器的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和样纱试纺实验,分析比较了传统型转杯纺和双喂给转杯纺转杯内部流场分布特征,包括转杯内涡流、气流速度以及压强分布,同时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2种转杯纺成纱系统所纺纱线的成纱结构及其成纱性能,验证了双喂给转杯纺纺纱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转杯纺成纱强力低于环锭纺成纱强力的主要原因。并从原料选择,纺前准备及转杯纺工序等方面阐述了提高转杯纱强力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 ,气流是纺纱杯中的一种不利因素。这种情况在绪森 (SUESSEN)SC1 M和SC2 MSpinBox中已不复存在。一种新的气流技术将单独的平行纤维传送到纺纱杯 ,且保持了较快的转杯速度。新型气流概念的主要特点如下。1 两个可调的气流槽替代了单个气流槽  紧密纺纱杯SC1 M (用于棉纺 )和SC2 M (用于化学纤维纺 )都有着这种除杂槽。在这一除杂槽中 ,杂质以与气流进入转杯相反的方向被排出。合成纤维不需要除杂这一说法已经被事实证明是不正确的 ,因为合成纤维中也有杂质 (图 1 )。图 1 两个可调的气流槽  当纤维条被切断时 ,…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小或消除在输纤通道入口处产生的气流漩涡以降低其对纤维形态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在输纤通道长轴一侧设置旁路通道向输纤通道补气,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设置有旁路通道的气流场分布,结合纺纱试验和纤维形态测试,研究该旁路通道对改善气流场分布及转杯成纱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旁路通道进行补气可消除输纤通道入口处的气流漩涡,提高纤维剥取区的气流速度,从而提高纤维剥离牵伸倍数;设置有旁路通道的转杯纺纱器对提高成纱断裂强度具有良好的作用,对降低凝聚槽中弯钩纤维的数量有一定的效果,说明消除气流漩涡和提高纤维剥离牵伸倍数有助于纤维形态的改善,从而提高成纱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转杯纺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开发、喷气涡流纺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应用领域扩展、用创新技术开发环锭纺新型纱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主要包括转杯纺双分梳辊技术及应用、转杯纺向高支纱生产拓展、用转杯纺技术开发色纺纱与花式纱、国产转杯纺的技术进步、喷气涡流纺技术进步与发展、喷气涡流纺纱工艺的优选、喷气涡流纱的品种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气流纺纱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出现。本世纪 5 0年代 ,捷克人 JMeimberg首次提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转杯纺纱机的设计方案。 60年代经过各种努力终于在 1 967年的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了 BD2 0 0型样机。在最近的 3 5年里 ,气流纺纱机的设计、功能和应用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早期 ,使用气流纺纱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节省占地面积、降低能耗、节约人力和减少浪费以及提高卷绕效率。但通过对气流纱的成形和内部结构的研究 ,气流纱已得到了不少改进 ,这使气流纱能与环锭纱相媲美。气流纺纱机完成以下任务 :将棉条开松并牵伸至单纤维状…  相似文献   

20.
当某些特殊应用领域需高品质纱线时,瑞士立达机械公司生产的Com4纱是取得实际生产应用成功的保障。因此,对Com4纱应用的限制与条件有必要做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