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竹炭粘胶纤维/彩棉/细绒棉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竹炭改性粘胶纤维、彩棉纤维和细绒棉的原料性能,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生产中注意因原料性能差异易产生条干不匀,以及竹炭粘胶纤维成卷困难的问题,提高混和均匀度.  相似文献   

2.
探讨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混纺集聚纱的生产工艺.阐述了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的性能特点,从产品定位入手,通过在原料选配、纺纱工艺配置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措施,成功纺制出精梳棉/莱赛尔纤维/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50/30/20 11.7 tex集聚纱.认为:只要合理选配原料,对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采用正确的混和工艺,合理配置各工序工艺,就可以纺制出质量满足要求的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混纺集聚纱.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Outlast粘胶纤维/草珊瑚(薰衣草)纤维/长绒棉混纺赛络集聚纺针织纱的成纱质量,介绍Outlast粘胶纤维、草珊瑚纤维、薰衣草纤维和长绒棉纤维的性能,根据纤维性能制定工艺流程及混纺方案。通过分析其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各工序的主要工艺要点,指出:纺Outlast粘胶纤维/草珊瑚(薰衣草)纤维/长绒棉混纺赛络集聚纺针织纱,应根据纤维的不同特点,优化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在开清棉和梳棉工序尽量减少纤维损伤,在精梳工序重点控制棉结和落棉率,在粗纱工序保证条干均匀度,在并条工序采用3道并条保证混纺比,在细纱工序注重钢领、钢丝圈选配和提高细纱条干均匀度,在络筒工序采取“低速度、小张力”工艺原则;该混纺赛络集聚纺针织面料透气性好、吸湿性好,抗菌环保,可根据皮肤表层温度变化进行温度调节。  相似文献   

4.
探讨粘胶纤维/改性粘胶纤维/铜离子改性腈纶纤维集聚赛络纺混纺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粘胶、改性粘胶、铜离子改性腈纶纤维的性能特点。根据各组分纤维的性能特征及混纺比例,采用先按比例在园盘抓棉机上排包、开松混和,再打包的原料混和方法,以确保各组份纤维有效混和,合理配置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纺制出粘胶/改性粘胶纤维/铜离子改性腈纶纤维64/30/6 13.1tex集聚赛络纺混纺纱。认为:所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可行,纺纱质量水平较好,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精梳棉、麻赛尔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性能特征,分析了纤维性能对纺纱工艺和成纱品质的影响。经试验和比较,最终确定原料组成和混纺比、纱线线密度和捻度等相关参数。采用流程短、质量稳定的半精纺工序,详细探索了20.8 tex×2 50/30/20 CJ/麻赛尔/粘胶混纺针织纱的工艺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各道工序的严格控制,整个纺纱过程较顺利,成纱风格独特,表面光洁、蓬松,条干均匀且附加值高,可以对企业大规模生产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棉/大豆蛋白纤维/CoolDry纤维/涤纶40/25/25/10 14.8tex混纺纱的纺纱工艺。针对几种纤维性能特点以及混纺纱质量要求,优选原料规格,采用包混、条混相结合的工艺,增加精梳预并工艺,确保了成纱混纺比;在各工序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以解决纺纱过程中的纤维损伤、均匀混和、条干均匀度、纱疵等问题,最终保证了混纺纱的顺利生产。认为:该多组分混纺纱的质量达到了产品开发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粘胶PTT赛络纺针织股线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顺利开发出粘胶纤维PTT纤维混纺纱,根据两种纤维的性能,采用短流程的清梳联工序;并条采用三道并合,确保混和均匀;粗纱捻系数偏大掌握;细纱采用赛络纺,减少成纱毛羽,且配置合适的钢丝圈;各工序温湿度控制适当,保证生产稳定,减少缠绕现象.经检测,开发的R/PTT 60/40 18.5 tex ×2针织纱满足了使 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棉、竹、涤三组分混纺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竹浆纤维与棉、涤纤维混纺后可用作夏季时装面料的针织用纱。对棉、竹、涤三组分混纺针织纱的混和方法、纺制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设计,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高端市场需求,拓展集聚纺针织纱应用范围,介绍用1.33 dtex×38 mm兰精莫代尔纤维和1.3 dtex×41 mm绢丝纤维,生产莫代尔/绢丝92/8 7.4 tex赛络集聚纺针织纱的工艺流程、各工序工艺参数设置及主要技术措施。通过对其管纱质量测试和混纺比测试,结果表明:莫代尔/绢丝92/8 7.4 tex赛络集聚纺针织纱管纱质量可达2018乌斯特公报25%以上水平,混纺比达到设计要求;采用二次盘混工艺,改善纤维可纺性、提高纤维混和均匀度,所纺纱线兼具2种纤维性能优势且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介绍蚕蛹蛋白改性粘胶混纺提花格织物的生产工艺。对比分析了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的性能。综合成本和物理机械性能指标,最终选蚕蛹蛋白改性粘胶纤维/涤纶/棉50/25/25 14.7 tex混纺赛络纱为设计织物的经纬纱,通过在各工序采用合理的工艺参数、控制车间温湿度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使得织机效率达90%以上。认为:所设计的提花格织物具有丝绸的光泽和质感,适宜制作高档衬衣、女装裙装等夏季贴身服装。  相似文献   

11.
棉竹涤混纺针识纱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纤维,与棉纤维和涤纤维混纺后可用作夏季面料的针织用纱.对棉纤维竹纤维涤纶纤维混纺针织纱的混和方法、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提高成纱质量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棉竹涤混纺针织纱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纤维,与棉纤维和涤纤维混纺后可用作夏季面料的针织用纱。对棉纤维竹纤维涤纶纤维混纺针织纱的混和方法、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提高成纱质量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纤维,与棉纤维和涤纤维混纺后可用作夏季面料的针织用纱。对棉纤维竹纤维涤沦纤维混纺针织纱的混和方法、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提高成纱质量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讨棉与黑色芦荟改性粘胶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阐述了芦荟改性粘胶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和流程,对比发现染色后纤维主体长度和强力均有所下降。通过优化纺纱工艺配置和优选纺专器材,采用环锭纺和赛络纺分别开发了棉/黑色芦荟改性粘胶70/30 14.8tex针织纱,并对成纱质量指标作了测试对比。认为:生产棉与黑色芦荟改性粘胶混纺针织纱,必须将精细化管理与工艺优化配置相结合,以保证半制品及成品的质量;赛络纺能有效提升棉与黑色芦荟改性粘胶针织纱的成纱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羊毛/竹浆纤维/棉50/30/20 14.5 tex针织纱的条干均匀度,对半精纺纺纱工艺生产的羊毛竹浆棉混纺针织纱条干CV值较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进原料的混配和喂入方式,优化各工序工艺配置,合理选用纺纱专件器材和加强运转管理等,最终使羊毛/竹浆纤维/棉50/30/20 14.5 tex针织纱的条干CV 值由14.5%下降到12.6%,提高了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多组分赛络针织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为了开发多组分赛络针织纱,分析了多组分纤维的性能和赛络纺针织纱线的主要技术特征,根据纤维的性能,对质量比电阻较大、易产生和积聚静电的纤维在投料之前,应对其进行加油给湿预处理;采用了圆盘两次混棉或圆盘混棉加棉条混棉的方法,以达到混和均匀的目的.探讨了各工序的纺纱工艺和技术措施,确保多组分纤维混纺赛络纺针织用纱的顺利生产,成纱质量达到顾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探讨阳离子改性涤纶锦纶羊毛混纺针织纱的生产技术要点。介绍了阳离子改性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性能特点。首先对锦纶纤维和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分别将阳离子改性涤纶、锦纶、羊毛三种纤维的混和料和阳离子改性涤纶分别纺制成梳棉生条,再由并条混和;通过优化工艺配置和纺专器材,顺利纺制出阳离子改性涤纶/锦纶/羊毛80/10/10 10.7tex针织纱。认为:采用包混和条混相结合的混和方式,纺纱各工序采用较大的隔距配置,可保证混和均匀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探讨改性涤纶混纺针织纱的纺纱工艺。针对高档针织面料用纱的质量要求,依据纤维特性,选用细特涤纶纤维、吸湿排汗双抗纤维、Cooldry纤维作为原料,并确定出恰当的混纺比;制定合理的纺纱工艺路线和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细纱采用赛络纺技术;优选关键纺纱器材型号,如针布、胶辊、钢丝圈,喂入喇叭口隔距等,并严格控制好各工序温湿度。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顺利生产出细特涤纶/吸湿排汗双抗纤维/Cooldry纤维40/30/30 14.8 tex针织纱,其质量指标达到产品开发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探讨粘胶莱赛尔改性涤纶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混纺各组分纤维的性能特点,分析了纤维应采用的混和方法以确保多组分纤维有效混和,通过清棉工序降低打手速度以减少纤维损伤;梳棉工序选用配套针布,优选工艺参数时兼顾纤维梳理和纤维损伤;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混并工艺,加强混和作用和确保混纺比准确;优化配置粗纱和细纱工序的定量、捻度、速度和隔距等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纺出粘胶莱赛尔改性涤纶混纺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探讨粘棉混纺赛络针织纱纺纱工艺。清梳工序粘胶纤维和棉纤维单独纺纱、两道并条混和保证混纺比准确;清梳联勤抓少抓,控制短绒率增加,梳棉合理配置锡林与刺辊速比;粗纱捻系数偏大控制;细纱后区牵伸倍数适当偏小掌握,并加装集棉器;合理控制各工序温湿度;优化络筒清纱参数,通过以上工艺技术措施的实施,最终开发出了质量合格的R/C 75/25 18.5 tex赛络纺针织纱。认为只有做好工艺优化工作才能开发出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