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煤粒度及变质程度对煤燃烧时氯的析出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寒旭 《煤炭转化》1997,20(2):67-74
热重分析联合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联合质谱技术是一种研究煤燃烧时各种氧化气体析出特征的有效方法。本文着重考查了煤在燃烧时粒度质程度对氯的析出特征的影响,煤的粒度愈小则HCl初始析出温度Ti及最大析出峰温度Tmqxi愈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2.
煤质及粒度对层燃过程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在层燃锅炉中燃烧性能的测定,研究煤变质程度和粒度对煤炭燃烧过程中烟尘排放浓度、着火时间、燃烬时间、燃烧火焰长度、灰渣含碳量的影响规律。为降低层燃锅炉中煤炭燃烧细微颗粒物的排放、有效提高不同煤质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田日升 《山西化工》2021,41(6):67-70
为进一步提升焦炭质量,在保证炼焦工艺和设备不变的基础上,可通过对煤粒度调整得到高质量的焦炭.重点对高变质程度煤(包括有无烟煤、瘦煤以及贫瘦煤),在不同煤粒度下对应焦炭的机械强度、冷态强度和热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最终得到不同高变质程度煤的最佳煤炭粒度,对于指导提升焦炭质量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原料煤粒度对型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采用不同成型工艺和使用不同变质程度煤成型时,原料煤粒度对型煤强度的影响。无粘结剂高压成型时,随着煤的粒度的减小,型煤强度增大;有粘结剂低压成型时,无烟煤和烟煤的粒度可适当偏大,褐煤要保持较小的成型粒度。粒度分布对于型煤强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白永建  许德平  王永刚 《煤炭转化》2013,36(2):59-62,78
为了考察煤沥青与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共炭化特性,利用40kg小焦炉模拟炼焦试验,进行了单种煤5%与10%的煤沥青添加的各煤种的炭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生成焦炭的显微结构影响不同.对低变质程度的中低黏结性煤,增加了焦炭光学组织指数OTI;对黏结组分充足的中等变质程度煤的OTI影响较小;对高变质程度煤OTI影响显著.沥青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生成焦炭的机械性能影响不同.对低变质程度的中低黏结性煤,溶解作用较明显,对机械强度有较大改善;对黏结组分充足的中等变质程度煤的成焦性能影响较小;对高变质程度煤成焦性能影响最为明显,可显著改善焦炭机械性能和热性质.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变质程度的5种烟煤进行了5 kg实验焦炉炭化实验.并就单种煤的结焦性与对应焦炭的微晶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3焦煤焦炭、焦煤焦炭的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较好;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肥煤焦炭的炭结构因子(La/Lc)最小,石墨化程度最高.焦炭的真相对密度(TRD)随着La/Lc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炼焦煤变质程度对热解产品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洁净煤技术》2011,(4):82-84,100
选择4种不同变质程度炼焦煤,利用1kg热解和化产回收实验装置对其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分析讨论了煤种变质程度对其热解产品(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H2、CH4等)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适合宁东煤制备水煤浆的工艺条件,以水煤浆制备中试装置为基础,通过调整磨机装球比例、添加剂加量试验、可制浆浓度试验、磨机负荷试验,得出了钢球最佳装填量为40%。在此条件下,添加剂加量在0.45%~0.50%,该煤可制取质量分数为62%~63%的煤浆,并能保证较高的磨机生产负荷。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证明,油水界面张力大的油对煤的选择性好,能提高精煤的脱灰率。变质程度深的煤可直接进行油团聚,而年轻煤则需加入醇类改善煤的表面性质,才能达到团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MRF热解工艺,在500 ̄700℃范围内得到了3种低变质煤的粒状焦,并进行了其化学反应活性的测试。本文重点探讨了粒状焦化学反应活性与热解温度的关系,以及煤变质程度对反应活性的影响;从理论上阐述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对利用低变质煤生产高质量的粒状焦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燃煤可吸入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低压撞击器分别对某100 MW和50 MW燃煤机组锅炉的除尘器前后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了除尘器前后PM10的物理化学特性,探讨了颗粒物可能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两台锅炉产生PM10的质量粒径均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1 μm和4 μm左右.粒径小于0.377 μm的颗粒可能为气化-凝结机理形成,超微米颗粒则可能是通过亚微米颗粒凝聚、聚结和矿物质熔融、破碎、聚结形成.亚微米颗粒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硫化物为其主要成分,而超微米颗粒中主要成分为难熔性氧化物.  相似文献   

12.
刘小伟  姚洪  蔡攸敏  于敦喜  周科  徐明厚 《化工学报》2007,58(10):2567-2572
通过浮选实验先将典型烟煤分成高、中、低3个密度段,然后对3种不同密度原煤在沉降炉内进行热解和燃烧实验,研究原煤密度对颗粒物形成机理和特性的影响。实验采用低压撞击器(LPI)把颗粒物按不同粒径大小从0.03~10.0 μm共分13级,分别采集燃烧后的可吸入颗粒物。实验结果显示:低密度原煤对颗粒物形成的贡献最大,中密度次之,高密度最小,低密度原煤所含矿物质粒度最小,形成的焦的膨胀率、总孔体积和BET表面积最大,高密度原煤所含矿物质粒度最大,形成的焦的膨胀率、总孔体积和BET表面积最小,中密度原煤介于两者之间,3种密度原煤燃烧后形成的PM10颗粒物元素构成的相同点是:对于亚微米颗粒物,元素S+碱金属元素+其他元素>难熔元素,对于超微米颗粒物,难熔元素占80%以上,远远大于其他三类元素。  相似文献   

13.
利用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CCSEM)和5E-AFⅡ型智能灰熔点测试仪分别研究了A和B两种典型煤样的矿物组成及粒径分布和煤灰熔融温度。结果表明,煤灰熔融温度随粒径增大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当粒径大于100μm时,煤灰流动温度大于1 450℃。A、B煤中高岭石、石英、硅铝酸钾、蒙脱石矿物均以中小颗粒的形式存在,方解石分别以小颗粒、粗大颗粒的形式存在,铁氧化物则反之,且内在、外在矿物颗粒分布存在非均一性,这些是导致煤灰熔融特性产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不同粒度HMX的重结晶制备和机械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微团化动态结晶方法和溶剂/非溶剂滴加重结晶方法制备出中位径d50分别为0.472、6.266、36.75μm的HMX颗粒,并采用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3种试样的粒度进行了表征。测定了3种试样的撞击感度(特性落高H50)和摩擦感度(爆炸百分数)值。测试结果表明,撞击感度随粒度减小逐渐降低,并且在粒度降至亚微米级时降到最低;摩擦感度随粒度减小先升高再降低,而且粒度在10μm~50μm时最为钝感。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湿法磷酸渣酸难以利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渣酸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的工艺路线,并以产品的磷氟比[m(P2O5)/m(F)]为指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脱氟工序pH为2.8时,溶液磷氟比大于250,渣酸中的杂质离子富集于白肥中,从而达到净化杂质离子的目的,使得溶液中的各元素指标达到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的要求。采用石灰乳对脱氟后的酸液进行中和,可得到w(F)<1.8×10-3、磷氟比大于300且铬、砷、铅等杂质含量都较低的磷酸氢钙产品,满足GB/T 22549—2017《饲料添加剂磷酸氢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杨和彦  李寒旭 《应用化工》2012,41(4):559-561
选取A/B/C 3种典型煤样,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研究了煤样在不同粒径区间时其晶体矿物组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石英在A煤中其衍射强度随粒径增大呈下降趋势,而在B、C煤中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高岭石衍射峰强度在A、B煤中是先下降后上升,而在C煤中呈直线下降的变化趋势。石英和高岭石在粒径为74~100μm时,其衍射强度为较低或最低的状态,而黄铁矿、赤铁矿和方解石则在此粒径区间范围内,其衍射强度达到较大或最大峰值;白云母总体变化幅度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7.
以窑法工艺还原云南某低品位磷矿,研究了煅烧温度、碳加入量、石英用量和磷石膏用量对磷矿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矿的最佳煅烧温度是1 300℃;煅烧过程中存在碳的烧损,碳的最佳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4倍;磷石膏的加入能明显提高磷矿的还原率,磷石膏的最佳用量为占总物料质量的8%;石英最佳加入量为磷矿用量的30%。在最佳的工艺参数条件下,磷矿的还原率能达到83%左右。  相似文献   

18.
内蒙某低品位石墨矿,鳞片微细,为提高石墨精矿的品位并保护石墨鳞片,在采用浮选原则流程的条件下,对原矿粗磨的取舍、再磨段数、精选次数、再磨细度等工艺条件及参数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品位为6.31%的原矿经一段磨矿至-100目占79.17%,采用一粗一扫、两段再磨、五次精选选别后,可获得C固品位为86.55%、回收率为94.20%的石墨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